最新整理)土地整理(血防)项目规划、施工图设计报告内容摘要:

10; GBJH1GBJH15。 项目规模 项目总建设规模为 公顷。 项目总投资 万元,单位面积投资 为 万元 /公顷,即为 1317 元 /亩。 项目建设工期 项目工程建设期限为 6 个月,预定 2020 年 11 月开工,至 2020 年 4月完工。 项目任务目标 9 (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彻底改造中低产田,提高耕地质量,最终达到保护耕地的目的。 ( 2)综合评价规划方案,进行规划 方案效益评价。 ( 3)项目区总建设规模 为 ,其中耕 地 公顷。 通过农田的整治改造,零星居民点的拆迁集并,废弃坑塘水面的填埋,形成合理、高效、集约的土地利用结构,可实现净增耕地面 积 公顷,增加耕地比率 为 %。 新增耕地耕作层在 米以上,符合标准基本农田要求。 ( 4)通过对农田的整理、改造,机械化程度达 80%左右,农业的水利化水平达 85%以上。 防止水土流失,改进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文景观,逐步缩小城乡差别,构建和谐社会 ,实现共同富裕。 ( 5) 项目区主要工程配置与布局。 通过项目区内的农田、道路、沟渠、林网依地形重新规划,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进行配套建设,达到旱能灌、涝能排,实现农田高产、稳产。 ( 6)按市农业规划的建设要求,建设城郊农业、立体农业、精致农业、为实现农业产业化打下基础。 ( 7)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充分、合理、高效利用土地资源,形成一整套结构合理、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 项目的实施,为今后彻底根治旱涝灾害积累经验,为推广农业新科技探索新路子,为实现农田方格化、标准化和农业机械化,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实现农业产业化 打下基础,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好宣传,搞好典型引路。 2.项目概况 10 、新滩镇 简 况 黄家口镇、新滩镇地处湖北省中部偏南,长江中下游地区,江汉平原腹地,跨江带湖,是江汉平原上的一颗明珠,黄家口 镇项目片经纬度坐标范围 : 113?34?33?113?30?50?, 30?01?33? 30?04?41?;新滩项目片 经纬度坐标范围 : 113?49?26?113?53?34?, 30?06?22?30?09?45?。 本项目涉及黄家口镇、新滩镇共二个镇,项目区共涉及 22个行政村,所涉及村现有总人口 20449人,项目区总人口 10040人,人均占耕地约 公顷。 此次项目的总建设规模面积 ,拟净增耕地面积 顷。 黄家口镇位于洪湖市中北部,东邻小港管理区,南邻汊河镇,西邻万全镇,北抵东荆河,与仙桃市隔河相望,全镇共辖 31个村, 1个居民委员会,总面积 ,其中耕地 ,总人口 32439人,人均耕地。 新滩镇位于洪湖市东北部,东邻燕窝镇,南抵燕窝镇,西邻大同湖管理区,北邻东荆河,全镇共辖 32个村, 1个居民委员会,总面积 ,其中耕地 ,总人口 37302人,人均耕地。 本项目涉及黄家口镇辖区内的西湖村、十河村、岗塔村、郑兴村、新建村、黄家口村、天坛村、坝潭村、鸭场农业队、新场村、街道农业队、杨墩村等 12个行政界村;涉及新滩镇辖区内的霍家地村、北岸村、鲍北村、八家村、荻障口村、上湾村、中湾村、下湾村、张家地村、庙湾村等 10个行政村。 这些区域存在着部分中低产田,地势低洼,易旱易涝, 血吸虫滋生严重,水患频繁,排灌设备 11 老化,粮食产量低,土地产出率也逐年下降,生 态环境逐步恶化。 长期以来,这些问 题始终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明显偏低,经济收入增长空间狭小,影响了群众种田的积极性,该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 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头等大事。 项目区位于江汉平原腹地,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四季分明,冷暖有节,雨水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雨热同季。 年平均气温 ℃ ,年降雨量 ,年日照时数 ,太阳辐射期年总量为 /平方厘米,无霜期 ,就农业生产讲,属多宜性地区,具有发展农、林、牧、渔的优越条件。 概 况 位置与范围 项目区分 二 片 :即黄家口镇项目片和新滩镇项目片; 黄家口镇项目片位于黄家口镇 中 部, 四至为:东邻杨墩村水田 ,南邻坝潭村农田,西邻西湖村农田,北邻黄家口村农田、坝潭村农田。 经纬度坐标范围 : 113?30?50?113?34?33?, 30?01?33? 30?04?41?;涉及 西湖村、十河村、岗塔村、郑兴村、新建村、黄家口村、天坛村、坝潭村、鸭场农业队、新场村、街道农业队、杨墩村共 12个村。 新滩镇项目片位于新滩镇 东 部, 东邻内荆河 ,南抵汉洪公路,西邻白斧池村、霍家地村,北邻红旗村、红光村 ;经纬度坐标范围 : 113?49?26? 113?53?34?, 30?06?22?30?09?45?。 涉及 霍家地村、北岸村、鲍北村、八家村、荻障口村、上湾村、中湾村、下湾村、张家地村、庙湾村等 10 个行政村。 12 地形地貌 项目片属江汉平原腹地,总体地势平坦,但沟坎纵横,地表部分区域地势较低,地貌为冲积平原, 地势低洼平坦。 黄家口项目片地形 是东低西高、南高北低。 海拔高程在 ,耕地最低生产线为。 新滩项目片地形东南高,西北低。 海拔高程在 ,耕地最低生产线为。 地质及水文 项目区 地质构造属于扬子准地台区,为新华厦第二沉降带南沿部分,整个构造体系由断块凹陷和几个相互平行的断裂带组成。 项目区地基承受力为 610t/m2。 项目区降水丰富,地表水资源年均流量为 2152万立方米,耕地亩均水量 1872立方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2063立方米)的 %。 项目区内诸水汇集,地下水与江河水贯通互补,洪水期地下水上升甚至溢出地面;枯水期有江河湖水调节补给,具有庞大的储水空间。 项目区 地下水位高,地势 较 低, 地下水位距离地表在 — 米之间, 洪湖市水资源丰富,项目 区周边和内部主要河流有东荆河、内荆河、南港河和中府河等,东荆河多年平均径流量 ,内荆河下段多年平均径流量 ,南港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中府河黄家口段多年平均径流量 ,上述四条河流总年均径流量。 洪湖市绝大部分都属过境客水,河网密度每平方公里为 , 因此可利用的地表水完全可满足项目区的用水需求。 13 长江干堤洪湖段、东荆河堤洪湖段经受 98 年特大洪水的袭击后,由国家大量投入资金对其堤段进行了整险加固工程,现在防洪能力已提高到百年一 遇。 气候 项目区位于江汉平原腹地,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四季分明,冷暖有节,雨水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雨热同季。 年平均气温 ℃ ,年降雨量 ,年日照时数 ,太阳辐射期年总量为 /平方厘米,无霜期 ,就农业生产讲,属多宜性地区,具有发展农、林、牧、渔的优越条件。 自然灾害 项目区主要自然灾害是低温冻害(倒春寒和秋寒)、秋旱和暴雨涝灾以及伏旱,龙卷风与冰雹也时有出现。 ( 1)暴雨:由于受季风的影响, 59月下降暴雨或持续时间较久的 大雨形成涝灾,根据多年的资料,由暴雨或久雨导致的洪涝灾害 6年一遇,内涝 4年一遇, 1996年、 1998年两项目区曾受到暴雨导致的涝灾。 ( 2)低温冻害:低温有春寒和秋寒,对春播和夏熟作物均有危害。 ( 3)龙卷风与冰雹:龙卷风多出现在 57月,龙卷风出现时,多半有雷暴雨和冰雹,危害极大。 土壤 与主要 农作物 项目区土壤类型比较单一,主要为水稻土和潮土类。 水稻土这 14 类土壤是在长期水耕熟化过程中发育起来的,占项目区土地面积的80%以上,潮土类土壤是在长期旱耕熟化过程中发育起来的,土层深厚,耕作层大于 60厘米 , PH值 ,有机质 %,含氮 %,含磷 %,速效磷 ,含钾 %,速效钾。 该项目区属于人工植被区,主要包括农作物植被和水生植物植被。 农作物植被主要是蔬菜、稻、棉、杂粮、麦、油、豆等,水生植物植被主要是莲、菱角、芦苇等,项目区被农作物植被和水生植物植被四季覆 社会经济条件 黄家口镇、新滩镇是洪湖市重要的粮棉油和其他经济作物的综合产区。 截止 2020年底黄家口镇农业粮食作物产量为 19897吨,产值为 2786万元;新滩镇农业粮食作物产量为 22802吨,产值为 3192万元。 项目区 共涉及的 22个行政村,人均耕地面积 , 2020年粮、油产值分别为 1789万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