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全国名校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第三期:f单元化学反应与能量内容摘要:

x 平衡 1( mol): 1x 33x x x 开始 2 a 3a b b 则由题意可知: ( x+x+1x+33x) /( 1+3) =, 解得 x=, 根据恒温恒容条件下的等效平衡的思想则有开始 1 和开始 2 为完全等效,即 a+b=1,要使反应始终向逆向进行,则 b> x,故 a 的范围为: < b≤1; ( 4)由图 2 可知,在 0~ 15 小时内,甲烷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为 △ n( Ⅰ )< △ n( Ⅲ )< △ n( Ⅱ ),故在 0~ 30h 内, CH4 的平均生成速率 v( Ⅱ )> v( Ⅲ )> v( Ⅰ ); ( 5) ① 根据图象 3 可知,当温度大于 300℃ 时,线的斜率变化较大,也就是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较大,故答案为: 300℃ ~ 400℃ ; ② Cu2Al2O4 拆成氧化物的形式: Cu2O•Al2O3,与酸反 应生成离子方程式:3Cu2Al2O4+32H++2NO3=6Cu2++6Al3++2NO↑+16H2O, 【思路点拨】 本题主要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电极反应的书写、化学平衡的计算及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综合性较强,有一定的难度 . 【题文】(化学卷 2020 届江西省鹰潭一中(鹰潭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 F2 11.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 ( )。 A.已知 2H2(g)+ O2(g)===2H2O(g) ΔH=- kJmol- 1,则氢 气的燃烧热为 kJmol- 1 B. 已知 NaOH(aq)+ HCl(aq)===NaCl(aq)+ H2O(l) ΔH=- kJmol- 1,则含 g NaOH 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 kJ 的热量 C.已知 2C(s)+ 2O2(g)===2CO2(g) ΔH= a; 2C(s)+ O2(g)===2CO(g) ΔH= b,则 ab D.已知 C(石墨, s)===C(金刚石, s) ΔH0,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知识点】 热化学方程式,反应热和焓变 【答案解析】 D 解析: A、燃烧热为 1mol 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化合物所放出的热量,故氢气的燃烧热应为 kJmol - 1,故 A错误; B、醋酸为弱酸,放出的热量小于 kJ,故 B 错误; C、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高于不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焓变是负值,故 ab,故 C错误; D、已知 C( s,石墨) ═C ( s,金刚石) △H > 0,石墨能量小于金刚石,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故 D正确。 故答案选 D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燃烧热、中和热的概念、物质稳定性以及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知识,注意教材知识的掌握是解答的关键。 【题文】(化学卷 2020 届江西省鹰 潭一中(鹰潭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 G5 F2 18. (8 分 )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1) 工业上一般采用下列两种反应合成甲醇: 反应 Ⅰ : CO (g)+ 2H2(g) CH3OH(g) ΔH1 反应 Ⅱ : CO2(g)+ 3H2(g) CH3OH(g)+ H2O(g) ΔH2 ① 上述反应符合 “原子经济 ”原则的是 ________(填 “Ⅰ ”或 “Ⅱ ”)。 ② 下表所列数据是反应 Ⅰ 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 (K)。 温度 250 ℃ 300 ℃ 350 ℃ K 由表中数据判断, ΔH1______0(填 “> ”、 “= ”或 “< ”)。 ③ 某温度下,将 2 mol CO 和 6 mol H2充入 2 L 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 c(CO)= molL- 1,则 CO的转化率为 ________,此时的温度为 ________(从上表中选择 )。 (2)下列各项能作为判断反应 Ⅰ 在 2 L 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的 是 _______(填序号字母)。 A.容器内 CO、 H CH3OH 的浓度之比为 1∶ 2∶ 1 B. 2v(H2)(正 ) = v(CO)(逆 ) C.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3)已知在常温常压下: ① 2CH3OH(l)+ 3O2(g)===2CO2(g)+ 4H2O(g) ΔH1=- 1 kJmol- 1 ② 2CO(g)+ O2(g)===2CO2(g) ΔH2=- kJmol- 1 ③ H2O(g)===H2O(l) ΔH3=- kJmol- 1 写出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知识点】 考查平衡状态判断、平衡移动、平衡常数、反 应速率计算、热化学方程式 【答案解析】 (每空 2分 ) (1) ①Ⅰ ( 1分) ② < ( 1 分) ③ 80% ( 1 分) 250 ℃ ( 1分) (2) C ( 1 分) (3)CH3OH(l)+ O2(g)===CO(g)+ 2H2O(l) ΔH=- kJmol- ( 3 分) 解析 :( 1) ① 产物更加集中,更加符合 “原子经济 ”性。 ② 升高温度,反应平衡常数减少,说明向逆反应方向进行,所以逆反应方向为为吸热反应,正反应方向为放热反应 ΔH0, ③ 达到平衡后,测得 c( CO) =,则参加反应的 CO的物质的量 =2L=,故 CO 转化率 =100%=80%, 对于可逆反应: CO( g) +2H2( g) ⇌CH3OH( g) 开始( mol/L): 1 3 0 变化( mol/L): 平衡( mol/L): 所以该温度下平衡常数 k=*=,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故该温度为 250℃ ( 2) A、浓度之比不能作为反应平衡的判据,故 A 错误, B、任意时刻两者的速率关系均为 2v(H2)(正 ) = v(CO)(逆 ),故 B 错误, C、该反应反应前后压强变化,当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C正确,D、反应前后质量与体积均不变,故密度不变,所以,密度不能作为反应平衡的判据,故D错误,所以正确答案为 C。 ( 3) 根据盖斯定律, ① ② +③ 4 得 2CH3OH( l) +2O2( g) =2CO( g) +4 H2O( l),该反应的反应热 △ H=•mol1( •mol1) +4( ) =887kJ•mol1 故该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为: CH3OH( l) +O2( g) =CO( g) +2 H2O( l) △ H=•mol1 【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平衡状态判断、平衡移动、平衡常数、反应速率计算、热化学方程式、原电池、化学平衡图象等,是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综合题目,难度不大,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 3)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为难点、易错点,可以先写出较为简单的正极反应式,利用总反应式减去正极反应式即为负极反应式. 【题文】(化学卷 2020 届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二零诊模拟考试 ( )) 1下表中列出了 25℃ 、 101kPa 时一些物质的燃烧热数据 物质 CH4 C2H2 H2 燃烧热/ kJ/mol 已知键能: C—H 键: kJ/mol、 H—H 键: kJ/mol。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C≡C键能为 kJ/mol B. C—H 键键长小于 H—H 键 C. 2H2(g)+O2(g)=2H2O(g) △ H=﹣ kJ/mol D. 2CH4(g)=C2H2(g) +3H2(g) △ H=﹣ kJ/mol 【知识点】 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F2 【答案解析】 A 解析: B. C 原子半径大于 H原子半径,故 C—H 键键长 大 于 H—H 键 ,错误;燃烧热指的是 1mol 可燃物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所放出的热量,故 H2 的燃烧热是H2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 C 错误; ① CH4(g)+2O2(g)=CO2(g)+2H2O(l) △ H1= — kJ/mol ② C2H2(g)+5/2O2(g)=2CO2(g)+ H2O(l) △ H2= — ③ H2(g)+1/2O2(g)= H2O(l) △ H3= — kJ/mol ④ 2CH4(g)=C2H2(g) +3H2(g) ④ =① 2— ② — ③ 3 △ H=2△ H1— △ H2— 3△ H3=— kJ/mol,故错误。 【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 化学键键长的比较,化学键键能的计算,燃烧热的定义及盖斯定律的应用,热化学常考到的知识点在此题中都有,综合性较强。 【题文】(化学卷 2020 届黑龙江省哈三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 F2 1200℃时,天然气脱硫工艺中会发生下列反应 H2S( g) + O2(g)=SO2(g)+H2O(g)△ H1 2H2S(g)+SO2(g)=S2 (g)+2H2O(g) △ H2 H2S(g)+O2(g)=S(g)+H2O(g) △ H3 2S(g) =S2(g) △ H4 则 △ H4的正确表达式为 A.△ H4=( △ H1+△ H23△ H3) B.△ H4=( 3△ H3△ H1△ H2) C.△ H4=( △ H1+△ H23△ H3) D.△ H4=( △ H1△ H23△ H3) 【知识点】 盖斯定律 【答案解析】 A 解析: 根据盖斯定律,④ =① +② 3③,故 A正确; 故 答案选 A 【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 盖斯定律,只有仔细把方程式进行加合即可得到目标方程式,难度不大。 【题文】(化学卷 2020 届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14.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 2H2(g)+ O2(g)===2H2O(g); △ H=- kJ/mol, 则氢气的燃烧热为 kJ B.已知 C(石墨, s)=== C(金刚石, s) △ H> 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含 NaOH 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 kJ 的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NaOH(aq)+ HCl(aq)===NaCl(aq)+ H2O(l); △ H=- kJ/mol D.已知 2C(s)+ 2O2(g)==2CO2(g); △ H1 ; 2C(s)+ O2(g)=2CO(g) △ H2。 则 △ H1> △ H2 【知识点】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F1 F2 【答案解析】 C 解析: A、 氢气的燃烧热指 1 摩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故 A 错误 ; B、能量越低越稳定 ,石墨转化为金刚石吸热,石墨能量低,应该石墨稳定,故 B 错误; C、 NaOH 的物质的量是 1/2 摩尔,与稀盐酸完 全中和,放出 kJ 的热量,可知 1 摩尔 NaOH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 kJ 的热量,故 C 正确; D、前者比后者放热多 ,则 △ H1< △ H2,故 D 错误; 故答案选 C 【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 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D 中比较 △ H1 与 △ H2 时连同负号一起比较,是本题的易错点。 【题文】(化学卷 2020 届辽宁省五校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 氢气和氟气混合在黑暗处即可发生爆炸而释放出大量的热量。 在反应过程中,断裂 1molH2 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 Q1kJ,断裂 1molF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 Q2kJ,形成 1molHF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 Q3kJ。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 Q1+ Q2< 2Q3 B. Q1+ Q2> 2Q3 C. Q1+ Q2< Q3 D. Q1+ Q2> Q3 【知识点】化学能与热能 F1 F2 【答案解析】 A 解析: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共断裂 1molHH键、 1molFF键,吸收能量( Q1 + Q2) kJ; 化学键形成放出能量,共形成 2mol的 HF键,所以放出 2Q3KJ能量;反应为放热反应,故断键吸收的能量<成键放出的能量,即 Q1+ Q2< 2Q3,故 A正确。 【思路点拨】本题从化学键角度考查了化学能与热能的关系,需要注意两点①成键和断键的量与物质本身的量的关系②判断反应的吸放热还可从物质能量角度考虑,勿混淆。 【题文】(化学卷 2020 届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 18.在下列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ΔH0 表示放热反应, ΔH0 表 示吸热反应 B.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可以是分数 C. 1 mol H2SO4与 1 mol Ba(OH)2反应生成 BaSO4沉淀时放出的热叫做中和热 D. 1 m。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