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种行政公文内容摘要:

同分为两类: ①对重要事项 做出 安排的决定。 主要有表彰决定、惩处决定、机构设置决定、人事安排决定、授权决定及发布法规性事项的决定等。 其正文包括两部分,一是说明 做出 “决定”的根据和执行名称;一是分条写明决定事项。 ②对重大行动 做出 安排的决定。 这是一种事先对某项重要工作的开展进行布置的决定,指挥性极强。 正文通常包含两层意思,即通过或制 发决定缘由和决定的事项。 ( 4)结尾:重申要求,明确工作步骤或申明要求发出号召。 写作决定的注意事项: ( 1)要作好调查研究。 ( 2)要做到观点鲜明。 三、 公告 公告的用途 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的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公告的写作: ( 1)标题: ①发文机关 +文种,如:《中国人民银行公告》。 ②发文机关 +事由 +文种,如:《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改革外汇管理体制的公告》。 ( 2)正文:大都只限于宣布具体事项。 也有的公告正文相对复杂一些,即包括缘由或根据、事项和结语三项内容。 其常用“特此公告”作结 或省去结语。 四、 通告 通告的用途 通告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为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通告的写作: 标题: ( 1)发文机关 +事由 +文种,如:《市电话号码升八位号前割接试验通告》。 ( 2)发文机关 +文种,如《监察部的通告》。 ( 3)事由 +文种,如:《关于招标的通告》。 ( 4)只写公文名称,也就是只有“通告”二字的标题。 正文:一般包括发布通告的目的或根据,通告事项及结语三方面的内容。 写作公告与通告的注意事项: ( 1)要写得通俗。 ( 2)要写得具体。 ( 3)要写得清楚。 五、 通知 通知 的用途 通知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 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 通知的写法: ( 1)格式: 用公文的一般格式。 ( 2)标题: 发文机关 +事由 +文种,如:《省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蔬菜产销工作的通知》。 事由 +文种,如:《关于召开省属高校档案工作会议的通知》。 ( 3)正文: 1)批示性通知 批示性通知含“颁发”型通知、“转发”型通知和“批转”型通知三种。 a)“颁发”型通知 “颁发”型通知又称“发布”或“印发”型通知,是指用来颁发行 政法规和规章或印发有关文件的通知。 其正文部分,一般首先说明制订所发布的规章的目的、根据,然后写明发布事项,最后是提出执行要求。 b)“转发”型通知 是指用来转发上级机关、同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的通知。 其正文有两种写法,一种正文包括两部分:开头部分先写明转发文件的名称,表明态度,提出原则要求。 最后以“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请结合具体情况,参照执行”、“请研究执行”等惯用语句提出执行要求。 一种正文只写转发决定和执行要求,十分简洁。 c)“批转”型通知 是指转发下级机关发来的公文的通知,其写法与 “转发”型通知基本相同。 正文一般先写明转发文件的名称,表明态度,宣布转发,阐明意义,提出要求。 2)指示性通知 是指上级机关宣布要求下级机关办理或执行的事项,但限于发文机关的权限,或因其内容不命(令)或指示的。 这类通知又称规定性通知或布置性通知。 其正文包括:概述情况和问题,写明通知事项,提出工作要求,或用“特此通知,望认真执行”等结语。 3)告知性通知: 是指告知某一具体事项,这类通知是机关日常工作经常会用到的公文文种。 其正文先写明发文机关的决定事项及 做出 该决定的目的,“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是常用的过渡 句。 然后写明对有关事宜的安排,应知事项等。 最后用“特此通知”结束。 会议通知是告知性通知的一个重要类别,其正文部分应写明召开的会议名称,须知事项两部分,须知事项包括会议名称、议题、时间、地点,与会人员,报到时间、地点,需带的材料,食宿安排,联系方式等内容。 4)任免通知 任免通知的正文一般比较简单,直接写明任命谁什么担任什么职务,或者免去什么人的什么职务即可。 六、 通报 通报的用途 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 通报的特点: ( 1)严肃性。 ( 2)教育性。 ( 3)典型性。 ( 4)时间性。 通报的写法 ( 1)格式: 用公文的一般格式。 ( 2)标题: 发文机关 +事由 +文种,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表彰奖励中国女子足球队的通报》 事由 +文种,如:《关于学校相继发生食物中毒事件的通报》 ( 3)正文: 1)表彰性通报 正文包括介绍先进事迹、宣布表彰决定、发出学习号召和提出希望要求等几项内容。 2)批评性通报 正文包括叙述错误事实,指明危害,分析错误性质,申明通报决定,提出引以为戒的要求和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等几项内容。 3)情况通报 正文写法主要有两种,一种先写发布通报的缘由,然后写 明通报事项,最后提出要求和希望;一种是将内容按问题分类,分成若干个部分来写。 七、 议案 议案的用途: 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议案的写法: ( 1)格式:按公文的一般格式 ( 2)标题:发文机关名称 +事由 +文种,如:《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设立海南省的议案》。 ( 3)正文:写明提交议案的缘由及提交审议的事项,结尾是“现提请审议”。 ( 4)落款:发文单位;发文日期。 3.写作议案的注意事项: ( 1)要依照国家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行文。 ( 2)要 言之有理。 八 、 报告 报告的用途 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报告种类: ( 1)按性质可分为综合报告和专题报告。 ( 2)按行文目的分为:呈报性报告和呈转性报告。 报告的写法 ( 1)格式: 用公文的一般格式。 ( 2)标题: 发文机关 +事由 +文种,如:《中央慰问团赴云南慰问地震灾区的情况报告》。 事由 +文种,如:《全国物价大检查总结报告》。 ( 3)正文: 呈报性报告: 开头:概括情况,提起下文。 主体:具体陈述情况,指明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提出意见和打算。 结尾:常 用“以上报告妥否,请指示”、“特此报告,请审阅”。 呈转发性报告: 开头:概括介绍情况,说明原因。 主体:汇报工作或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建议,并写明具体的措施和办法。 结语:常用“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执行”等。 九、 请示 请示的用途 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请示的写法: ( 1)格式: 用公文的一般格式。 ( 2)标题: 发文机关 +事由 +文种,如:《公司关于请拨设备改造资金问题的请示》。 事由 +文种,如:《关于要求解决地区严重积水问题的请示》。 ( 3)正文: 1)请示指示的 请示:此请示是针对工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向上级机关申明情况,请求予以答复和下达处理意见,其正文的重点放在情况的陈述和问题的强调上,一般未提出具体建议。 最后以“请核示”之类的语句结束。 2)请求批准的请示:此请示是就某一问题或事项,提出本机关的处理意见,请求上级机关给予批准或表明态度。 其正文的重点放在意见和办法的说明上,最后提出批准请求,即以请示批准的语句“以上意见当否,请审核指示”“以上请示,请批复”作结束。 写作请示的注意事项 ( 1)要正确选用文种。 ( 2)要尽量做到一文一事。 ( 3)要避免多头请示。 ( 4)要避免越级请示。 请示与报告的区别 ( 1)具体功用不同:报告是呈阅性公文,主要作用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陈述的特点明显,在报告中不能夹带请示事项。 而请示是呈批性公文,主要作用是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或批准。 在请示中虽然也可以陈述情况,但这是次要的,是为请示事项的提出服务的。 ( 2)内容含量不同:报告往往要涉及多个事项或一个事项的几个方面,即使是专题性报告,也往往要涉及一个事项的几个方面,内容含量大,报告比较复杂,篇幅较长;而请示的撰写强调一文一事,内容单一,篇幅较短的比较多见。 ( 3)行文时机不同:报告可以在工作进行之前行文,也可以在工作进行当中行文,而更多的是在工作完成之后行文;而请示则必须事前行文,不能“边干边请示”,更不能“先斩后奏”。 十、 批复 批复的用途 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 批复的写法: ( 1)格式: 用公文的一般格式。 ( 2)标题: 发文机关 +事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