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化工分离工程课程设计模版内容摘要:

6 ( 1 0 .9 5 ) 0 .0 0 2 6 3AYY       (其中 A 为吸收率 ) 进塔惰性气体流量为: 2 4 0 0 2 7 3 ( 1 0 . 0 5 ) 9 3 . 2 5 /2 2 . 4 2 7 3 2 5V k m o l h     该吸收过程属于低浓度吸收,平衡关系为直线,最小液气比计算如下: 121m in 2YYL YVXm   对于纯溶液吸收过程,进塔液体组成为 X2=0 m i n0 . 0 5 2 6 0 . 0 0 2 6 3 3 3 . 2 90 . 0 5 2 6 03 5 . 0 4LV    取操作液气比为: m in  )( L= = 1 2 1 21() ( 6 63 ) 1434 V Y Y L X XX   7 四、填料塔的工艺尺寸计算 塔径计算 气相质量流量为: 240 0 57 301 /vw k g h   液相质量流量可以近似按纯水的流量计算,即: 434 8 18. 02 783 21. 77 /Lsw L M k g h     Eckert 通用关联图的横坐标为: 0 . 5 0 . 57 8 3 2 1 . 7 7 1 . 2 5 7( ) ( ) 0 . 9 2 13 0 1 6 . 8 9 9 8 . 2VLVLww     由公式 0 . 2 0 . 5l g [ ] ( )VVF F LLL V Luw AKgw   (查《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P175 表 43得到 A=,K=) 查《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P176 图 45 可知 2 0 .0 2 3VFFLLu g    查表 44(见《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P176)可得 1170F m  smLVFL /     取 /Fu u m s    4 4 2 4 0 0 / 3 6 0 0 1 . 0 8 73 . 1 4 0 . 7 1 9sVDmu    常用塔径 (mm)为 400、 500、 600、 700、800、 1000、 1200、 1400、 1600、 20 2200 等。 由 圆整塔径,取 D=。 泛点率校核: 由公式 D(见书《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P177)式中: u— 液体喷淋密度, m3/(m2 s)。 Lh— 液体喷淋量, m3/s; D— 填料塔直径, m. 计算可得到 224 00 / 36 00 9 / 85 9 57 .45 % 50 % 27Fu m suu   8 填料规格校核: 1200 3 1 .5 8 838D m md m m   液体喷淋密度校核,取最小湿润速率为: 3m in( ) 0. 08 / ( )WL m m h 查填料手册得: m i n2223m i nm i n32 )/()(/UDWUhmmaLUmmaLLtwt 经以上校核可知,填料塔直径选用 D= 合理。 填料塔高度计算 *11*223 5 . 0 4 0 . 0 0 1 1 0 . 0 3 8 50Y m XY m X    脱吸因数为: 3 5 . 0 4 9 3 . 2 5 0 . 7 5 24 3 4 6 . 3 8mVS L    气相传质单元数为 : *12*221 1 0 . 0 5 2 6 0l n [ ( 1 ) ] l n [ ( 1 0 . 7 5 2 ) 0 . 7 5 2 ] 7 . 0 2 61 1 0 . 7 5 2 0 . 0 0 2 6 3 0OG YYN S SS Y Y           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采用修正的恩田关联式计算: 2 20 . 7 5 0 . 1 0。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