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职业道德和诚信问题-会计-论文内容摘要:

不偏不倚地把现实经济活 动反映出来,忠实地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服务。 “诚”对于会计从业人员来说就是忠诚于自己所承担的会计事业,热诚勤勉地做好会计工作,精益求精,追求卓越。 “信”就是讲究信用,树立会计信誉,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不屈从和迎合任何压力与不合理要求,不提供虚假会计信息, 8 不以职务之便谋取一己私利,提高会计的公信力。 所以,从整体看,会计诚信的内涵包括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职业操守、精湛的会计技术和会计技能、完善的会计信息质量和优质的会计服务。 会计诚信的重要性 加强社会教育机制,启发行为人的良知。 诚信在多大 范围和什么程度上为人们所接受,取决于诚信的宣传和教育。 要让人们认识到,诚信是重要的并且有益的,诚信是必然趋势,不诚信的人终究要倒霉。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义之财,取之有害”。 非诚信行为是占小便宜吃大亏,是饮鸩止渴,为眼前利益牺牲长远利益。 会计诚信教育的主要对象,应当是掌握着会计诚信水平支配权的强势集团,包括企业负责人,能够控制企业负责人的政府官员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伙人,而不仅仅是一般的会计人员。 我们长期以来企图通过提高会计人员地位和业务水平,来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事实上收效甚微。 用提高会计 人员的道德水准来减少会计造假,是隔靴搔痒,作用将十分有限。 会计诚信的基本要求 诚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更是衡量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标准,要确保会计人员和会计工作的诚实守信就要做到其基本要求: ( 1)会计人员应当做老实人、办老实事、说老实话,廉洁奉公,不欺上瞒下,不弄虚作假,如实反映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情况。 ( 2)会计人员应当谨慎执业,保持职业审慎的态度。 9 ( 3)会计政策的选择、会计事项的判断、会计方法的确认,应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不偏不倚。 ( 4)在处理会计业务时,坚持准则,不为他人所左 右,不因个人好恶而取舍,如实记录反映,有独立自主人格。 ( 5)会计人员应该珍惜、爱护职业信誉。 2. 会计职业道德失范和会计职业诚信缺乏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诚信缺失的现状 随着人们对会计工作重要性认识的提高以及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逐步确立,业绩考核、评价机制和行业自律机制的不断完善,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意识和素质正在不断提高。 但不可否认,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发生了很大地变化,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的表现比较突出。 我国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严重 失真,会计造假案频发,会计行业面临诚信危机的严峻挑战。 在现实中,一些会计人员在国家、社会公众利益与单位利益发生冲突时丧失立场,违反会计 法律 制度规定,伪造、变造虚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提供失真的会计信息,人为地制造了大量会计舞弊案件。 以上行为造成会计信息大量失真,会计行为扭曲,会计假账丑闻不断。 10 现在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 就是不少会计师事务所和会计人员造假账 , 出具虚假财务报告。 许多贪污受贿、偷税漏税、挪用公款等经济违法犯罪活动 , 以及大量腐败现象 , 几乎都与财会人员做假账分不开。 这已成为严重危害市场经济秩序的一个“毒瘤”。 在市场经济下,一些会计人员经受不住物质利益诱惑,贪图享乐,为了满足日益膨胀的物质要求,一些人不顾道德约束,伪造、变造、隐秘、毁损会计资料;甚至利用职务之便贪污受贿、挪用公款、化公为私、出卖集体和国家的商业机密,以身试法,走上犯罪道路,给国家和集体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中国 证券 市场连续不断的发生深原野、琼民源、鄂猴 王、郑百文、银广夏、黎明股份、麦科特等事件,以及美国安然公司会计假账案、世界通讯公司最大破产案、施乐公司财务欺诈案、安达信审计丑闻案等,给资本市场和 投资 者造成巨大伤害,也为会计行业及会计人员本身带来巨大灾难。 注册会计师违背审计准则 一些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在执行独立审计业务时 , 没有严格执行独立、客观、公正的职业道德准则 , 出具不恰当的审计报告 , 客观上认同会计造假行为 , 充当了被审计单位会计失真的保护伞 , 给国家和股东的利益造成严重损失。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失范和诚信缺乏的原因 分析 导致诚信缺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利益驱动的因素,也有制度缺陷的影响,同时还存在道德层面的问题。 11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不够完备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完备程度是指形成和维持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准机制的完善程度,这一机制的要素包括:会计职业道德准则、教育等。 从我国目前情况看,我国仅有适用于注册会计师的《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而无适用于其他会计人员的具体职业道德准则,一些职业道德要求只是散见于 各有关的法规和制度中,会计正常教育和继续教育尚无足够的职业道德内容,机制尚未有效形成。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滞后 目前各类设有会计专业的学校,没有单独开设《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师在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