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中规院城市总体规划统一技术措施内容摘要:

); (17) 工业用地规划; (18) 仓储用地规划; (19) 绿地系统规划; (20) 城市景观规划 (或称之为城市风 貌规划,包括重要地段的高度控制、文物古迹、历史地段、风景名胜的保护范围和保护措施 ); (21) 城市旅游规划; (22) 城市土地分等定级及出让使用原则; (23) 给水工程规划 (包括城市水资源分析 ); (24) 排水工程规划 (污水和雨水可分开 ); (25) 供电工程规划; (26) 电信工程规划; (27) 燃气工程规划; (28) 供热工程规划; (29) 环境保护规划; (30) 环境卫生规划; (31) 防洪工程规划 (防江河洪水、防山洪、防海潮、防 泥石流、防风 ): (32) 抗震工程规划; (33) 消防工程规划; (34) 人防工程规划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 (35) 郊区规划; (36) 近期建设规划; (37) 远景发展构想 (研究城市发展门槛及合理布局结构 ); (38) 实施规划的措施及政策建议 (包括遗留的未解决问题 )。 特定情况下根据需要受甲方委托可增加规划说明内容。 规划说明可包括“现状概况”、“问题分析”、“规划原则”、“对策措施”四部分。 规划说明可根据需要合并或简化。 省、市人民政府对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文件、规划过程中历次汇报评审的会议纪要和其他有关规划的历史性文件收入附件。 城市总体规划图纸应根据不同规模城市的具体要求而定。 为增加图纸的信息量,在不减弱其表观深度的前提下,部分相近内容的图纸可合并在一张上表示,规划图纸所表达的内容与要求应与规划文本一致。 “城市用地现状图”和“城市总体规划图”二张图的表现方法和深度应当统一。 其中对各项用地进行规划时。 应执行《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GBJl37— 90)。 规划表达可分为两种深度进行。 第一 种深度的表达以大类为主。 部分做到中小类 (大城市、特大城市、比例尺为 1/ 2. 5 万至 l/ l万 )。 第二种深度的表达以中类为主,部分做到小类 (中小城市、比例尺 l/ l万至 l/ 5 千 )(见下表 )。 按哪一种深度进行规划,应视城市的规模、图纸比例、对规划的要求及各种具体条件确定。 “近期建设规划图”与“城市总体规划图”的表现方式应基本一致, 4. 为充分表达规划设计意图或为了满足城市特殊需要:可增加编制各种分析图、评定图、示意图、方案图等。 城市总体规划图纸均应绘制在近期编绘的有地形、地物的浅色地形图上 ,图纸构图要美观.字体要清晰.彩色图纸涂色应透明。 图纸须注明图名,比例尺,表观风向、风速、污染系数的风玫瑰.图例.绘制时间.规划单位:墨线图正面和彩色图背面附本院的图签。 城市总体规划成果可用手工绘制,条件允许时应采用计算机绘制。 城市总体规划图深度要求表 表 序号 用地类别 代号 第一种深度 第二种深度 大类 中类 小类 大类 中类 小类 01 居住用地 R ▲ ▲ △ 02 公共设计用地 C ▲ △ ▲ △ 03 工业用地 M ▲ △ ▲ 04 仓储用地 W ▲ ▲ △ 05 对外交通用地 T ▲ ▲ △ 06 道路广场用地 S ▲ ▲ 07 市政公用设施 U ▲ △ ▲ △ 08 绿地 G ▲ ▲ △ 09 特殊用地 D ▲ ▲ △ 10 水域及其它用地 E ▲ ▲ 注:① ▲ 为全部采用. △ 为部分采用。 ②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等范围的界线须在图上单独标出。 ③ 大城市 220 千伏、中小城市 ll0 千伏以上高压线需在总图上表示, ④ 大型区域性基础设施干管(输水、输油干管 )需在总图上表示。 城市总体规划图纸目录表。 附件:表 l、《城市总体规划基础资料目录表》 表 《城市总体规划文本各类指标统一使用单位》 序号 图名 比例 应表示的主要内容 适用范围 备注 特大城市 大中城市 小城市县城 建制镇 01 城市地理位置图 1/100万~ 1/20万 城市位置、周围城市位置、主要交通线、城市规划区界线 ▲ ▲ ▲ ▲ 02 市域城镇分布现状图 1/20万~ 1/5万 行政区划、城镇分布、城镇规模、交通网络、重要基础设施、主要风景旅游资源、主要矿产资源、城市规划界线 ▲ ▲ ▲ 03 市域城镇职能结构规划图 1/20万~ 1/5万 行政区划、城镇职能分工 ▲ ▲ ▲ 可合一为《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图》 04 市域城镇等级规模结构规划图 1/20万~ 1/5万 行政区划、 城市等级、城镇规模 ▲ ▲ ▲ 05 市域城镇空间布局结构规划图 1/20万~ 1/5万 行政区划、城镇分布、主要发展轴(带)和发展方向 ▲ ▲ ▲ 06 市域基础 1/20 行政区划、交通网络、 ▲ △ △ 设施规划图 万~ 1/5万 基础设施分布等级,主要文物古迹、风景名胜、旅游区布局、风景旅游,环境保护,重要资源分布 07 城市用地现状图 1/万~ 1/5千 用地性质、用地范围(具体深度见第 条)、各类开发区办线、主要地名和街道名 ▲ ▲ ▲ ▲ 08 城市用地工程地 质评价图 1/万~ 1/5千 建设用地工程地质分类和适用性评价、地质构造界限、洪水淹没范围、地下矿藏、地下文物埋藏范围、地面坡度的范围、潜在地质灾害空间分布、活动性地下断裂带位置、地震裂度及灾害异常区 ▲ ▲ ▲ △ 09 城市历史沿革图 1/万~ 1/5千 不同时期城市发展的用地范围界线 △ △ △ △ 10 城市规划区范围界定图 1/10万~1/ 万 城市规划区界线 ▲ ▲ ▲ △ 11 城市总体 1/ 用地性质、用地范围 ▲ ▲ ▲ ▲ 规划图 万~ 1/5千 (具体深度见第 条 )、主要地名、主要方向、街道名、标注中心区、风景名胜、文物古迹、历史地段范围 12 居住用地规划图 1/万~ 1/5千 建成居住用地、规划居住用地、居住用地结构、配套设施(中小学)、人口容量(居住人数)、居住用地面积、居住用地分类 ▲ ▲ ▲ 小学只定配置数。 中学可定位。 13 公共设施用地规划图 1/万~ 1/5千 公共设施位置、级别(包括大型市场) ▲ △ △ △ 当总图用地分类以大类为主时画此图 14 道路交通规划图 1/万~ 1/5千 各类对外交通设施的位置 、范围、街道名、道路走向、性质、级别、断面形式、红线宽度、广场、站场、加油站、停车场位置范围、重要交叉口形式(灯控、渠化、立交)、各类交通枢组▲ ▲ ▲ ▲ 点(换乘点) 15 公共交通规划图 1/万~ 1/5千 公交线路、站场、起讫点 ▲ △ △ 16 绿地系统规划图 1/万~ 1/5千 绿地性质、范围、市区级公共绿地、苗圃、专业植物、防护林带、林地范围、河湖水系范围、市区内风景名胜区范围 ▲ ▲ ▲ △ 17 景观(风貌)规划图 1/万~ 1/5千 城市出入口、标志性建 筑、景观点(带、走廊、区)、景观保护区、建筑高度 △ △ △ △ 可合并 18 文物古迹、历史地段、风景名胜分布图 1/万~ 1/5千 名称、范围(位置)、级别 △ △ △ 可并入《绿地系统规划图》 19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图 1/万~ 1/5千 保护区、影响区、控制区范围、保护单位位置范围、建筑高度控制、景观视线保护、保护整修项目的位置 ▲ ▲ ▲ △ 国家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20 旧区改建规划图 1/万~ 1/2千 改建范围、重点处理地段性质、改造分区、打通或拓宽道路、交△ △ △ 通控制 21 岸线规划图 1/万~ 1/5千 岸线性质、航线、主航道、锚地、回船区、陆域范围疏运通道 ▲ ▲ ▲ △ 沿江沿海城市 22 土地分等定级评价图 1/万~ 1/5千 土地的分等与定级 △ △ △ 可合并 23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图 1/万~ 1/5千 污染源分布、污染物扩散范围、污染物排放单位名称、排放浓度、有害物质指数 ▲ ▲ △ 由甲方提供资料 24 环境保护规划图 1/万~ 1/5千 大气水体的环境质量控制范围与指标(规划环境标准、环境分区)、治 理污染的重要措施 ▲ ▲ ▲ △ 25 环境卫生规划图 1/万~ 1/5千 环卫设施的位置、范围、性质(垃圾中转站、处理场、环卫车场) ▲ ▲ △ △ 可与《环境保护规划图》合并 26 给水工程规划图 1/万~ 1/5千 水源地、水厂、泵站、储水站的位置、供水能力、给水范围、给水分区、供水量、输配水干管走向、加压泵、高位水池规模及位置 ▲ ▲ ▲ ▲ 27 排水工程规划图 1/万~ 1/5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