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桥梁工程支架法现浇梁施工作业指导手册_secret内容摘要:

要确保管道内无杂物,管口处用塑料胶布封堵。 4)波纹管连接时,接头波纹管的规格比孔道波纹管的规格大一级 ,其长度一般为 5— 7倍 d,波纹管直径比原波纹管大一级,旋入后接头要严,两接头处用塑料胶布缠裹严密,防止漏浆 ,波纹管接头处的毛刺要磨平 5)波纹管与普通钢筋有矛盾时,可适当挪移普通钢筋,但不可任意切断,实需切断时,在浇筑该部分混凝土时钢筋必须恢复。 6)施工中波纹管要重点保护,施工人员不得对其进行踩踏或用工具敲击波纹管,若发现波纹管局部被砸扁,要进行更换处理,用钢锯将该处割掉,换大一级波纹管进行套接,并用塑料胶布缠严密,防止漏浆。 7)波纹管在波峰的高处留设排气孔,在进行固定端 P锚安装时,注意排气孔的留设。 波纹管安装 1)锚垫板安装前要检查锚垫板几何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2)锚垫板要牢固地安装在钢筋网片上,锚垫板定位螺栓要拧紧,锚垫板要与孔道严格对中并与孔道端部垂直。 3)锚垫板上的注浆孔要采取封堵措施,可用同直径丝封堵,在锚垫板与模板之间加一层橡胶垫,严防混凝土浇注时混凝土浆漏入孔道或将注浆孔堵死,给施工造成困难。 、编束 1)钢绞线束下料长度=工作长度+ 1640mm,工作长度为两端锚具之间的预应力筋长度。 2)钢绞线下 料场应平坦,下垫方木或彩条布,不得将钢绞线直接接触土地以免生锈,也不得在混凝土地面上生拉硬拖,磨伤钢绞线。 3)钢铰线的盘重大、盘卷小,弹力大,为防止在下料过程中钢绞线紊乱并弹出,事先应制作一个简易的铁笼。 下料时,将钢绞线在铁笼内抽出,较为安全。 4)钢铰线下料宜采用砂轮锯切割,不得采用电焊切割,在切口的两侧 5厘米处,预先用绑丝扎牢,防止泥土污染钢铰线。 束: 管的接口极易破损,所以要缓慢进行,束的前端应扎紧并裹胶布,以减少对波纹管接口的冲击,以便钢绞线顺利通过孔道。 安装完成后,应进行全 面检查,以查出可能被损坏的管道。 如发现波纹管被损坏,用胶带缠裹紧密,不得发生漏浆。 、千斤顶安装 安装顺序:完成张拉机具的检验工作 安装工作锚板  安装工作锚夹具 安装限位板 安装千斤顶 安装工具锚 安装工具锚夹片。 安装技术要求: 钢束外伸部分要保持干净,不得有油污、泥沙等杂物,施工人员不得随意踩踏。 锚环及夹片使用前要用煤油或柴油清洗干净,不得有油污、铁屑、泥沙等杂物。 工作锚必须准确放在锚垫板定位槽内,并与孔道对中。 工作锚和工具锚孔中各装入两个 夹片,用胶圈套好,可用长约 30 厘米的铁管穿入钢铰线向前轻轻将夹片顶齐,注意不可用力过猛,夹片间隙要均匀,可用改锥认真调整。 每个孔中必须有规定的夹片数量,不得有缺少现象。 夹片安装完后,其外露长度一般为 45mm,并均匀一致,若外露太多,要对所用夹具及锚环孔尺寸及锥度进行检查,若发现有不合格者则要进行更换。 穿入工作锚,工具锚的钢束要顺直,末端要对号入座,不得使钢束扭结、交叉。 安装千斤顶时不要推拉油管及接头,油管要顺直,不得扭结成团。 工具锚安装前,钢束穿入工具锚时,位置要与工作锚钢束位置一 一对应,不得交叉扭结。 为了能使工具顺利退下,应在工具锚的夹片光滑面或工具锚的锚孔中涂润滑剂,润滑剂采用石腊。 工具锚的夹片要与工作锚的夹片分开放置,工具锚夹片的重复使用次数不得超过 10 次,若发现夹片破损,应及时更换以防张拉中滑丝、断丝、飞片。 预应力张拉 在进行第一孔梁张拉时需要对管道摩阻损失、锚圈摩阻损失进行测量。 根据测量结果对张拉控制应力作适当调整,确保有效应力值。 张拉时钢束理论伸长值计算如下: Δ L= P —— 预应力筋张拉力 ,取固定端(一端张拉)扣除孔道摩擦损 失后的拉力平均值,即: P=Pj(1e(kx+μθ ))/(kx+μθ ) Δ L—— 预应力钢束理论伸长值( mm) AP— 预应力筋的截面积 Lt—— 预应力筋的实际长度 Es—— 预应力钢束的弹性模量(取 ),检测结果出来后 ,以检测结果为准 ,调整计算值。 Pj—— 张拉控制力( KN)。 u—— 孔道摩擦系数(取 ) k—— 孔道偏差系数(按规范取 ) θ —— 孔道曲线累计转角之和 (弧度 ) x—— 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米) 实际伸长值测量方 法如下: 钢绞线总伸长量应为所测出的伸长量之和,并应加上初始张拉力时推算伸长值。 张拉时首先张拉至 CON 并用直尺测出千斤顶的油缸伸出读数 l1,然后再张拉至 CON 同样测出千斤顶的油缸读数 l2,最后张拉至设计应力σ CON 测出油缸读数 l3。 实际伸长值的计算 张拉结束后应进行实际伸长值的计算,实际伸长值按下列公式计 算: L实 =2( l2l1) +l3l2,当计算的实际伸长值不在规范误差范围内应停止张拉,查找原因,如无法解决时及时与设计联系 当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80%时,进行第 一批张拉。 当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100%且弹性模量达100%时,进行第二批张拉。 第一批预应力张拉(即初张拉)顺序及张拉值为: N6( 50%σ k) → N2a( 50%σ k)→ N1( 50%σ k)→ N2c( 50%σ k)→ N3外侧( 50%σ k)→ N7( 50%σ k)→ N10( 50%σ k)→ N2d( 50%σ k)。 双线箱梁张拉布置图(一) 双线箱梁张拉布置图 (二 ) 第二批预应力张拉(即终张拉)顺序及张拉值为: N9→N8→ N2d→ N5→ N4→ N2b→ N10→ N7→ N6)→ N3→ N1→ N2c→N2a。 按设计图的规定及张拉顺序张拉钢绞线。 张拉时应左右对称,最大不平衡束不超过一束,锚外控制应力为 ~。 预应力筋张拉程序为: 0→ k(作伸长量标记)→设计值(持荷 5min,测伸长值)→锚固(张拉顶油压回零,测量总回缩量及夹片外露量)。 32 米现浇箱梁的张拉顺序及张拉参数如下: 预拉阶段 张拉顺序 钢束编号 二 期 恒 载 : 100 ~120KN/m 二 期 恒 载 : 120 ~140KN/m 二 期 恒 载 : 140 ~160KN/m 二 期 恒 载 : 160 ~180KN/m 张拉控制应力( Mpa) 钢束总 深长值( mm) 张拉控制应力( Mpa) 钢束总深长值( mm) 张拉控制应力( Mpa) 钢束总深长值( mm) 张拉控制应力( Mpa) 钢束总深长值( mm) 初张拉 1 2N6 930 930 930 930 2 2N2a 930 930 930 930 3 2N1 930 930 930 930 4 2N2c 930 930 930 930 5 2N3 930 930 930 930 6 2N7 930 930 930 930 7 2N10 930 930 930 930 8 2N2d 930 930 930 930 终张拉 1 2N9 1286 193 1187 178 1187 178 1187 178 2 2N8 1187 177 1187 177 1187 177 1187 177 3 2N2d 1286 190 1286 190 1286 190 1286 190 4 2N5 1286 190 1286 190 1187 176 1187 176 5 2N4 1187 175 1187 175 1187 175 1187 175 6 2N2b 1286 189 1286 189 1286 189 1286 189 7 2N10 1286 193 1187 178 1187 178 1187 178 8 2N7 1187 177 1187 177 1187 177 1187 177 9 2N6 1286 190 1286 190 1187 176 1187 176 10 2N3 1187 175 1187 175 1187 175 1187 175 11 2N1 1286 190 1286 190 1286 190 1286 190 12 2N2c 1286 190 1286 190 1286 190 1286 190 13 2N2a 1187 175 1286 190 1286 190 1286 190 张拉程序:安装锚具、千斤顶→拉到初应力 (设计应力的 10%)→测量初始长度→张拉至设计应力→持荷 5分钟→量伸长量→回油锚固→量出实际伸长量并求出回缩值→检查是否有滑丝、断丝情况发生。 ①按每束根数配套安装相应的锚具,戴好夹片,将钢绞线从千斤顶中心穿过。 张 拉时当钢绞线的初始应力达 k时停止供油。 检查夹片及钢绞线情况完好后,画线作标记。 预拉顺序为首先张拉中间一根,再对称张拉其余各根。 ②向千斤顶油缸充油并对钢绞线进行张拉。 张拉值的大小以油压表的读数为主,以预应力钢绞线的伸长值加以校核,实际张拉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应控制在 6%范围内,每端锚具回缩量应控制在 6mm 以内。 ③油压达到张拉吨位后关闭主油缸油路,并保持 5分钟,测量钢绞线伸长量加以校核。 在保持 5分钟以后,若油压稍有下降,须补油到设计吨位的油压值,千斤顶回油,夹片自动锁定则该束张拉结束,及时作好记录。 全 梁断丝,滑丝总数不得超过钢丝总数的 %,且一束内断丝不得超过一丝,也不得在同一侧。 压浆 终张拉后 ,采用一次压浆工艺。 用自制灰浆拌合机 ,以HB63灰浆泵压浆 (M40级素灰浆 ,水灰比 )。 压浆前 ,应设置好梁的压浆螺栓和密封件。 密封件为 :两端带有连接管的旋塞阀 ,一端连接压浆管 ,另一端通过扣在紧贴于锚圈 U型胶圈上的扣碗与锚塞预留压浆孔相接。 当梁一端压浆另一 端冒出浓浆后 ,封闭另一端出浆口并保压 以下, 2 分钟。 压浆顺序自下而上逐孔进行 ,一片梁应连续压完。 压浆选择在 预应力筋终张拉完成后 48h内压浆完成。 从水泥浆搅拌至开始向孔道压浆,间隔时间不得超过40min。 在压浆前,水泥浆应不断搅动,以防流动性降低。 孔道压浆应按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水泥浆压注工作应在一次作业中连续进行,并让出口处冒出浓浆,直至周围不含水沫气体的浆液排出,其稠度与压注的浆液稠度相同时即行停止。 然后应将所有出浆口封闭,压浆端的水泥浆压力应最少升至 ,且最少维持 10 秒。 为保证钢束全部充浆,进浆口应予封闭,直到水泥浆凝固前,所有塞子不得打开。 进行压浆过程中,应填写好压浆记录。 封 锚 封端混凝土采用无收缩混凝土 C50,配合比设计由工区试验室完成,抗压强度不应低于设计要求。 封端前应对锚具、锚垫板表面及外露钢绞线用聚氨酯防水涂料进行防水处理。 防水涂料应符合 GB/T2965规定。 绑扎封端钢筋之前,先将穴内梁体凿毛,用一端带弯钩一端带螺纹的钢筋旋入锚具垫预留孔上,做为固定封端的钢筋网片,将钢筋网绑扎在这短钢筋上,进行封端。 另固定封 端模板的钢筋好焊在锚具板上,其未端应套一 216。 30mm 左右木质套管,长度应大于保护层,待拆模后,凿除木套筒,用 M50水泥浆封堵密实,确保钢筋保护层厚度大 于 35mm。 封锚混凝土要加强捣固,要求混凝土密实,无蜂窝麻面,与梁端平齐,封端混凝土各处与梁体的错台不超过 2mm。 加强养护,充分保持混凝土湿润,防止封端混凝土与梁体之间产生裂纹。 养护结束后,采用聚氨酯防水涂料对接缝处进行防水处理。 综合接地施工严格按照京沪桥通 22 进行安装,接地钢筋采用桥梁结构钢筋 Q235 或 HRB335,钢筋直径不小于 16mm。 当单根结构钢筋得直径小于 16mm 时,可将相邻两根结构钢筋并接施用,施工时为了保证不锈钢接地端子采用GBOOCr17NiMO2,其外露面应保证与混 凝土表面平齐,条件允许情况下,接地端子外露面可高出混凝土面 1~ 2mm,接地端子和连接钢筋要求进行锌铬涂层防锈处理。 墩台和梁之间采用 50 4mm 的扁铁进行连接,扁铁连端预留 18mm螺栓孔。 每孔简直梁上共设 8 个接地端子,接地端子设置在北京方向,其中有两个设置在梁底,其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