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最新版内容摘要:

, 防护靴。 从上风处进入现场。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 泄漏物 流入下水道、排洪沟 、 交通道路 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 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 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 处理 系统。 大量泄漏:构 筑围堤或挖坑 收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消除方法 : 可用大量的碳酸钠,氢氧化钠,石灰水 等溶液中和 稀释,直至稀释液 PH值达到 89。 第七部分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 处置 注意事项: 具有强腐蚀性。 应 加强设备检修,密闭操作,注意 通风。 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产品名称: 硫 酸 SDS 编号: DDLH0032020 修订日期: 20200807 第 5 页 共 10 页 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 (全面罩) ,带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 橡胶耐酸碱 工作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 、易燃和可燃物 ,工作场所 严禁烟火,使用防爆型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 泄漏 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还原剂、碱类、碱金属接触。 搬运时应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容器破损。 搬运作业时要注意个人保护。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 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 有害物质,残留物有腐蚀性。 稀释或制备溶液时,应把酸加入水中,避免沸腾和飞溅。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库温不超过 35℃ ,相对湿度不超过 85%。 远离火种、热源。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 易燃或可燃物、 还原剂、碱类、 碱金属 、 食用化学品 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罐区应设有围堰,储存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适宜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 分 接触控制 和 个体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 : 中国 MAC: 2mg/m3;前苏联 MAC: 1mg/m3; 美国 TLVTWA: ACGIH 1mg/m3 ; TLVSTEL: ACGIH 3mg/m3。 监测方法:氰化钡比色法。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尽可能 采用 机械化、自动化。 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施。 生产全过程中均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对使用、运输、维修等亦同样必须严格执行有关的安全制度,对生产作业人员应进行经常性的安全生产教育;加强管路、设备的密闭管理和定期维修,防止跑、冒、滴、漏,全程密闭,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或 可能接触其烟雾时 ,建议佩戴 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 (全面罩) 或空气呼吸器。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佩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 手防护 :戴橡胶耐酸碱手套或防化学品手套。 眼睛防护 :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时不需要特殊防护,如果未佩戴产品名称: 硫 酸 SDS 编号: DDLH0032020 修订日期: 20200807 第 6 页 共 10 页 全面罩防毒面具,可戴化学安全防护眼睛。 皮肤和 身体防护 :建议穿着 橡胶耐酸碱服。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工作前避免饮用酒精性饮料,主要接触岗位附近应设置用于 眼和皮肤清洗的喷淋装置,工作后淋浴更衣。 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 保 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执行现场作业环境定期检测 制度和职工上岗及定期健康检查制度。 第九部分 理化特 性 外观与性状 : 无色的澄清粘稠油状液体。 气味 : 无臭味 , 有 酸 味。 PH值 : 显 酸性, 15。 熔点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