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重大安全风险管控工作安全风险预警防控实施方案内容摘要:

最大限度地抽采。 矿井生产计划 与瓦斯抽采达标煤量相匹配,采掘生产活动始终在抽采达标区域内进行。 掌握瓦斯基础参数,吨煤瓦斯含量、前的瓦斯含量,达到 AQ10262020 标准要求。 防治水管理。 准确掌握井田及其周边地表水系、地下水和采空区积水等分布情况,掌握当地历年降水量和最高洪水水位情况,评估地表水和各地下水系的风险。 防治水管理符合以下要求: ( 1)坚持 “ 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 ” 的十六字方针,编制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年度防治水计划,制定 “ 防、堵、疏、排、截 ” 的综合防治措施; ( 2)井下防水、排水系统合理,能力满足实际需要 ; ( 3)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针对主要含水层建立地下水动态观测系统,进行地下水动态观测、水害预报; ( 4)每年雨季前对防治水工作进行全面检查; ( 5)防治水设施完善、设备齐全; ( 6)井下掘进工作面坚持 “ 有掘必探 ” 防治措施; ( 7)防治水专项应急预案完善。 防尘管理。 建立健全防尘系统,有效降低各作业地点的粉尘浓度。 防尘系统符合以下要求: ( 1)主要进回风大巷、主要运输巷、带式运输机巷、采掘工作面所属各巷道、转载点设置防尘洒水管道; ( 2)在采煤工作面进回风顺槽(水幕距工作面上下出口不得大于30m)、 掘进巷道(在距迎头 50m200m 范围内 )、多巷掘进在回风巷风流汇合处下风侧 200m 范围内、运输顺槽的溜煤眼(转载点)上口及破碎机处、采区回风巷在与其相连的采掘工作面回风巷口下风侧 50m范围内、主要进回风大巷等地点设置净化水幕,水幕灵感可靠,封闭全断面,使用正常; ( 3)防尘基础管理完善,及时清扫巷道洒落的煤矸、浮煤,巷道积尘按冲洗周期定期冲洗。 定期测定全尘和呼吸性粉尘浓度,且不超标。 预防和隔绝煤尘爆炸措施完善。 综合防尘管理制度完善,技术资料齐全。 防灭火管理。 建立并保持防灭火管理程序, 以消除和控制矿井火灾风险。 防灭火管理符合以下要求; ( 1)防灭火设计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 2)内外因发火管理和火区管理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 3)防灭火基础管理达到有灭火管理制度、矿井放灭火系统图,有防火密闭管理台账、火灾预测预报管理台账、采空区技术管理档案,井上、下有灌浆、均压、注氮等防灭技术措施,所有地面建筑物、煤堆、矸石山、木材厂等处的防火措施和制度符合国家有关防火的规定,及时对地表塌陷裂隙进行回填。 监测监控管理。 建立健全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对矿井各重要场所 “ 一通三防 ” 相关数据进行实 时监测,及时掌握各种数据变化情况,并现实对矿井相关设备的自动化控制。 监测监控管理符合以下要求: ( 1)监测监控系统的中心站、分站、传感器等设备齐全,安装设置符合规定要求,系统运行不间断、不漏报; ( 2)瓦斯传感器按期调校,其报警、断电、复电值准确,监控中心能实时反映监控场所瓦斯的真实状态; ( 3)当瓦斯超限时,能够及时切断工作场所的电源,停止采掘等生产活动,人员撤至安全地点,并及时按程序进行汇报; ( 4)定期对各种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并做出趋势判断; ( 5)相关记录、报表内容应与实际相符。 采掘管理。 建立 并实施采煤、掘进管理程序,消除和控制采掘系统和作业中的危险源。 采掘管理符合以下要求: ( 1)采掘设计应结合系统危险源辨识的结果,充分考虑潜在的风险,并体现安全高效的原则; ( 2)作业规程编制应考虑最大限度的降低作业中的风险,且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 3)巷道施工应符合设计要求,各类尺寸在允许误差范围内,施工及地质条件变化时有补充措施,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收尾、搬家倒面、过构造、过冲刷带、过富水区、过空巷等应制定专项措施; ( 4)支护方式、支护参数选择合理,支护设施可靠有效; ( 5)监测采掘工作面顶板,进行 趋势分析和判断; ( 6)矿井、水平、采区和采煤工作面安全出口畅通; ( 7)开采冲击地压煤层时编制专门设计,并制定专项防治措施。 同时做好预测预报工作,冲击地压发生后,应做好调查及数据收集与分析工作。 爆破管理。 建立并保持爆破管理程序,以控制爆破 材料 储存、运输和爆破作业过程中的风险。 爆破管理符合以下要求: ( 1)爆破 材料 和爆破设备购置渠道正规,有合格证和说明书 ,并进行入库检验和登记; ( 2)有专门的爆破器材存放地点,存放点周围环境、存放分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相关规定,存放地点有明显标志; ( 3)发爆器及发爆器钥匙有放炮员随身携带;爆破材料运输方式符合《煤矿安全规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