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说明文阅读(一)内容摘要:
陆,带回 386千克的月球岩石。 “ 阿波罗 ”13 号的受挫使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担心再次遭到失败,于是计划中的最后 3次登月飞行被取消了。 ④90 年代,月球探测再度增温。 这主要因为现代航天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进一步探测月球的可能性。 与此同时,月球独特的自然环境和资源始终吸引着人类。 月球上没有大气干扰,是进行科学实验天文观测的理想之地。 ⑤1998 年 1月 6日,美国发射了 “ 月球探测者 ” 探测器。 “ 月球探测者 ” 的主要任务是探测月球上是否存在水,并绘制月 球表面的引力图。 3月 5日,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宣布, “ 月球探测者 ” 传回的数据表明月球上存在水,估计月球两极存在 1100万吨至。 此后美国航天局披露了一项在月球建立居民点的宏伟计划。 这项计划包括在月球南极建立开发中心,所需材料直接取自月球。 由于月球土壤中含有丰富的铝和铁以及硅,只要解决技术问题,则建筑材料和能源均不成问题。 ⑥ 目前,俄罗斯也在实施新的月球计划,其最终目的是在月球上开采氦同位素氦 3。 氦 3是一种核燃料,地球上极为贫乏,而在月球上却极为丰富,几十吨的氦 3就能满足全球一年的能源需求。 ⑦ 总而言之,月球这块净土很快就会被打破沉寂,那时等待我们的是什么景象,这仍然是一个诱人的待解之谜。 1. 本文以 为顺序,主要介绍了。 分析与点评: 本题考查对文章的整体感知,理清说明顺序,明确说明内容。 时间顺序;人类飞向月球的历程。 2. 文段 ① 画线句子中, “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 ” 形象地说明了 ; “ 但人类不会永远生活在摇篮里 ” 则形象地说明了 分析与点评: 本题考查对 语句内涵意义的理解。 地球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人类要向地球以外的太空发展(人类要飞向太空)。 3. 说说你对文段 ② 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答: 分析与点评: 本题考查对语句内涵意义的理解。 “ 一小步 ” 是写实,说这一步的距离很短; “ 一大步 ” 是比喻,指人类登上月球表明人类科学技术的巨大突破。 4. 文段 ⑤ 画线句子中加点的 “ 估计 ” 一词不能去掉,原因是什么。 答: 分析与点评: 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这只是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未经实际测算,不是确数,所以必须有 “ 估计 ” 一词,表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5. 说明文语言也可以生动、形象,试将文段 ② 中加点的句子 “ 向月球飞去 ” ,用几个短句来表述(可以选择恰当的动词或运用修辞格),使之更富有表现力: “ 土星 ”5 号火箭载着 “ 阿波罗 ”11 号飞船。 分析与点评: 本题考查扩写能力,用描述性语言在说明文中可以增加文章的文学性、可读性。 示例:吐着耀眼的火舌,划破长空,满载着人类的希望和梦想,向着美丽的月宫飞去。 6. 根据你对本文的理解,再加上你的联想和想象,请用简练的语言写出人类探测月球的目的有哪些。 答: 分析与点评: 本题考查筛选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以及相关课外知识的积累。 开发矿物资源;进行科学实验和太空观测;为解决地球人口膨胀而移民月球;在月球进行工农业生产;开发月球旅游资源 „„ 【 实战模拟 】 一、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荷花之谜 荷花何以出淤泥而不染。 是因为荷花的表面十分光滑,污垢难以停留。 不是。 科学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荷花的花瓣表面像毛玻璃一样毛糙,尽是 20 微米大小的 “ 疙瘩 ”。 这一被称为 “ 荷花效应 *” 的发现给人意外的启示。 它启发人们去研制涂料和油漆,使墙面像荷花一样不受污染,永褒鲜艳色彩。 荷花能自身加热,即使外界温度降到 10℃ ,它也能保持花朵内 35℃ 的温度。 一株盛开的荷花可提供 1 瓦的功率。 这一能量来自荷花细胞内能发热的线粒体 ——细胞的 “ 动力机构 ”。 荷花的自身加热有利于花粉传播。 荷花有一种潜藏于莲子的旺盛的生命力。 科学家用一颗 1288 年以前的古老莲子培育出新的健康荷株。 沉睡了近千年的莲子竟然在 4 天后长出嫩绿的新芽。 科学家从千年古莲中离析出一种酶,发现是这种酶在修理细胞本身的蛋白质损坏造成的缺陷。 倘若能从莲子中分离出负责修理 “ 衰老损坏 ” 的基因,不也可以把这种基因移植到其他植物乃至人身上,让人类的不老梦想成真吗 ? *效应:物理的或化学的作用所产生的效果。 1. 文中说到 “ 荷花效应 ” ,根据有关文字对 “ 荷花效应 ” 作出解释: 答: 2. 荷花有一种潜藏于莲子的旺盛的生命力,其原因是什么。 文中加点的 “ 竟然 ” 一词,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答: 3. 这段文章说明了荷花的哪几个特点。 请一一概括回答: 答: 4.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两项是( ) A. 荷花之所以能出淤泥而不染,是因为它花瓣表面尽是疙瘩,十分毛糙。 B. 因为荷花细胞内有能发热的线粒体,所以荷花的花朵能保持较高的温度。 C. 文章用 “ 古莲发芽 ” 这一例子,说明荷花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D. 负责修理 “ 衰老损坏 ” 的基因,就是指能修理细胞本身蛋白质损坏造成的缺陷的 “ 酶 ”。 二、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能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之一。 20 世纪以来,全球的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大大增加了对能源的需求。 在各 种能源中,化石燃料中的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的主要一些能源。 据世界能源委员会统计,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可采储量,按 1992 年各国的产量计算,分别只能开采 44 年和 50 年;虽然可采储量还可能会有新的发现,但社会需求也在增长,特别是考虑到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发展,油气燃料可供开采的时间不会很长。 在化石燃料中,尽管煤炭的蕴藏量最丰富,但燃煤造成的严重污染使其不大可能成为世界范围的主要能源。 虽然核聚变反应可提供清洁的能源,在海洋中蕴藏着约 42 万亿吨核聚变的主要物质氘,但核聚变堆研究的难度很大。 估计要到下一世纪后期核聚变 电站才有可能实现商品化。 因此,在展望 21 世纪能源问题的前景时,可能不得不面对油气资源面临枯竭、核聚变发电又未能商品化的一段时期。 为保证这一时期内人类有充足的清洁能源供应,利用太阳能来发电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太阳能是最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地球上的各种能源无不与之密切相关。 事实上,太阳在地球的演化、生物的繁衍和人类的发展中,起了无比重大的作用,也为人类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能源。 太阳内部不断进行的高温核聚变反应释放着功率为 10 26兆瓦的巨大辐射能,其中只有二十亿分之一到达地球大气高层;经过大气层时,约 30%被反射, 23%被吸收,仅有不到一半的能量 810 16兆瓦到达地球表面。 尽管如此,只要能够利用其万分之几,便可满足今日人类的全部需要。 选自( 1999 年 4 月 19 日《人民日报》,作者徐建中,有删改) 1. 本文主要运用的两种说明方法是什么。 答: 2. 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说明的。 答: 3. 找出第一段的中心句,写在下面: 答: 4. 结合选文说出太阳能发电的主要优势是什么。 答: 5. 结合文中两处加点的词语概括说出本文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答:。中考复习说明文阅读(一)
相关推荐
元的低薪工作。 我曾遇到一位强忍泪水的父亲,他也因此丢掉了工作,没有了经济来源,不知怎样才能为儿子支付得起每月 4500 美元的高昂医药费用,本可救命的医疗保险对他而言却遥不可及,我们应该为他们做点什么;在东圣路易斯市,有这样一个年轻女孩,她品学兼优 ,成绩出色,却因为没有钱,无法完成学业,与大学无缘,而像她这样的孩子还有千千万万,我们应该为他们做点什么。 请正面理解我的意思。 我在城市与乡镇
栏 设计每个习题的意图分别是什 么 : 教后反思: 1,亮点 : 2,不足: 二中 九 年级 语文 导学案 时间 2020319 课型 复习课 第 1 课时 主备人 复备栏 教学内容: 专题二 字形 审阅人 语文组 使用人 教学流程及时间预设: 要点归纳 (知识点、方法规律、易错点等 ): 课程标准的要求 : 1 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 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 2
) 、友爱、助人为乐,整体氛围很好 ,好坏参半 图表显示,认为现代社会道德氛围一般,好坏参半的学生占 %,笔者认为这也是当今社会的现实状况。 毕竟,社会中容纳着多种多样的因素,我们很难去把所有的情况都协调好,但是我们身为中学生,标志着国家未来的发展前景,因此还是要注意做好自身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 认为现代社会到的氛围和 谐、友爱、助人为乐,整体氛围很好的占 %,笔者认为
)。 系统压力调试 系统的压力调试应从压力调定值最高的主溢流阀开始,逐次调整每个分支回路的压力阀。 压力调定后,须将调整螺杆锁紧。 1溢流阀的调整压力,一般比最大负载时的工作压力大 10%20%。 2调节双联泵的卸荷,使其比快速行程所需的实际压力大 15%20%。 3调整每个支路上的减压阀,使减压阀的出口压力达到所需规定值,并观察压力是否平稳。 4调整压力继电器的发信压力和返回区间值
置措施 A、在将事故受伤学生送往医院救治后,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必须组织有关人员随侍观察,并及时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帮助医院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对一些受伤较重需要住院治疗的学生如果其父母或监护人不能陪侍学生的,必须有应急领导小组安排人员陪侍学生。 B、对不能安排在同一个与院救治的,每个救治点必须落实一名临时负责人,具体负责有关的救治联系工作。 临时负责人必 须及时将本救治点的有关情况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