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报告工作流程内容摘要:

性 洗手 个人卫生 着装 口罩 手套 安全注射 预防环境传播 洗手设备 病房及各诊室设置非手触式流动水洗手设施 肥皂及擦手巾保持清洁、干燥,提倡一次性擦手 纸 洗手方法 用清洁剂认真搓揉掌心、指缝、手背、手指关节、指 腹、指尖、拇指、腕部,时间部少于 10~15 秒,或用酒精溶液快速消毒 指甲 应 清洁、剪短,不带假指甲 、 戒指、手饰,头发短 或束起,不留胡须 对于低危险性,可以穿着自己的衣服,外面穿工作服 对于中度危险性,穿着避免血液体液污染的适当保护性装束 在特殊区域如重症监 护病房,穿工作裤和短工作衣 在无菌病房和手术室,穿特质的工作衣和工作裤 在进行侵入性操作时须戴帽子,将头发全部遮住 在手术室工作或护理免疫能力低下的病人或进行侵入性操作时要戴口 罩 护理经空气传播的感染病人或做气管镜或类似检查时,必须戴口罩 经空气传播的感染病人在隔离室时,必须戴外科口罩 对 高危险性病人进行护理操作时戴无菌手套 可能被污染或接触黏膜时,戴消毒手套 护理经空气传播的感染病人或做气管镜或类似检查时,应戴消毒手套 取消不必要注射,使用一次性安全注射器 锐器在用后立即放在防水、耐刺的容器内进行无害化处理 头手套或更换手套时应洗手,不重复使用一次性手套 保证医院环境从视觉上看是清洁,没有灰尘 对可能的污染采取合适的方法进行必要水平的消毒 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医院感染预防情况进行检查,并检查结果纳入考核的一部分 标准控制工作 流程 实施部门 院感部 流程编号 YG013 流 程 单元 院感部 节点 A 制定医院感染控制标准预防措施 落实具体的预防措施 洗手 在医疗活动前后等情况都要认真洗净双手 手套 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及破损的皮肤黏膜时应戴手套,在两个病人之间一定要更换手套,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面罩、护目镜、口罩 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等传染性物质时应戴口罩及护目镜 隔离衣 在容易被传染性液体或大量传染性材料污染时使用隔离衣, 并在脱去隔离衣后立即洗手 可重复使用的设备 确保在下一病人使用之前清洁干净和使当地消毒灭菌,一次性使用的部件应集中处理 环境控制 保证医院有适当的日常清洁标准和卫生处理程序,在彻底清洁基础上,适当消毒床单位、设备和环境的表面 被服 触摸、传送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 染的被服时,避免清点扰动操作 职业健康安全 人为去除针头时,有准备、有计划地保护针套 用后的针头和尖锐物品弃于耐刺容器内 在特定区域放置可代替口对口复苏的设备 隔离室 房间内保持负压,每小时换气在 6~12 次,空气在排除室外或流向其他区域之前应经高效过滤处理 ,有病人在房间时房间门保持关闭 确保院内所有人员熟知并落实医院感染标准预防措施 、暴发报告与调查、控制 流程 实施部门 院感部 流程编号 YG014 流 程 单元 院感部 节点 A 加强医院感染流行及暴发的管理 及时报告 出现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院感部应在 24 小时内报告主管院长,并通报医务部等相关部门 证实出现医院感染流行时,医院在 24 小时内报告所在地 卫生局和所在地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委员会,及属地卫生行政部门 传染病在医院内传播,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进行报告 主管院长接到报告,应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协助医院院感部开展理性病学调查与控制工作,并予以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保证 出现时积极采取相应措施 识别暴发 调查暴发 及早发现,找出暴发来源,减少传播 制定计划 通知发生问题的科室,建立调查小组,并指定其职责和范围 检查初步信息可能的感染病例、可利用的微生物学检查、问题的严重程度和人群、地点、时间的三间分布的统计学资料,证实是否发生了暴发。 定义感染病例 根据国家已有的诊断标准 进行定义 制定资料收集表格 包括人口统计学特征,如年龄、性别、入院原因、主要诊断、既往手术日期、入院前抗微生物药物的使用等 包括临床资料,如症状和体征的出现、与暴发有关的临床特征的频率和持续时间、治疗、器械的使用等 其他可能相关的资料,包括对感染病人、接触者、可疑传染源、环境、物品、医务人员及陪护人员等进行病原学检查 描述暴发 描述包括人群、地点、时间。 病例描述还包括其他特征,如性别、年龄、入院日期、从其他病房转入 等 描述性分析结束时,形成感染类型的假设(外源性、内源性);暂定发现感染来源和途径;建议和实施初步的控制措施 建议并且检验假设 包括发现暴发的潜在暴露(类型和途径),并采用统计学方法检测假设,如病例对照研究 实施控制措施 制定和组织落实有效控制措施,包括对病人做适当治疗、进行正确的消毒处理、必要时隔离病人甚至暂停接收新病人等 交流沟通 分析调查资料,描述感染病例发生的科室、人群、时间分布;分析流行或暴发的原因,推测可能感染源、感染途径或因素,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和采取控制措施的效果 综合做出判断,及时将最新信息与医院管理者和公共卫生行政部门进行交流,对某些病例还应公布于众 总结报告 对暴发调查进行总结报告,描述暴发、敢于措施和效果,总结参与调查的每个成员的贡献,同时制定建议预防类似暴发再发生 流程 实施部门 院感部 流程编号 YG015 流 程 单元 全体医务人员 节点 A 医务人员手的消毒 外科手消毒 卫生手消毒 消毒刷洗手臂法 在用肥皂流动水洗手的基础上,去无菌小刷接取洗手液涂擦手、臂,从指尖至肘上 10cm,两手交替刷,包括指甲沟、指尖(间)、腕部等处,按顺序进行无遗漏地刷约 2 分钟 丢弃小刷,以无菌水冲洗 干净后,另取无菌刷接取洗手液刷手、臂 2 分钟 无菌水冲洗干净后待干,或取无菌擦手巾擦干 先刷洗后消毒手臂法 取无菌刷接取肥皂液,按顺序无遗漏地刷洗手臂三遍,先刷指尖,然后刷手、腕、前臂、肘部、上臂下 1/2段,每遍 3分钟 每遍刷完用流水冲净,冲洗时,水由手、上臂至肘部淋下,手不能放在最低位,以免臂部的水反流到手 刷洗完后,用无菌小毛巾有手向肘部擦干,手、臂不可触碰他物,如误触他物,必须重新刷洗 双手和前臂刷洗完毕,用无菌水冲洗干净,待自然干或无菌擦手巾擦干后,将胍类(氯已定等) 醇类(乙醇类)消毒液 3~5ml涂擦于手和前 臂,过 1分钟左右晾干,然后戴上无菌手套 各种治疗、操作前消毒 用抗菌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如手被感染性材料污染,应在使用消毒剂搓擦 2 分钟后,用流动水和皂液洗净并擦干 连续治疗和操作前消毒 每接触以一个病人后都应用抗菌皂液和流动水洗手或用必泰 乙醇快速手消毒液搓擦 2 分钟 接触传染病病人后手消毒 为特殊传染病人检查、治疗、护理之前,应戴一次性手套或无菌乳胶手套,每接触一个病人应更换一副手套,操作结束后用抗菌皂液及流动水洗手 若双手直接为传统病病人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病人污染之后,应将污染的双手使用消毒液揉搓消毒 2分钟后,再用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在接触污染源之前,应戴好 一次性手套或乳胶手套,然手进行操作,操作后脱手套用皂液及流动水洗净 接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