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t0447—1996埋地钢质管道环氧煤沥青防腐层技术标准内容摘要:

,厚度不小于 1mm,平整,无裂纹。 防腐层厚度:符合本标准表 的规定。 制备方法: 用砂布打磨钢板至见金属光泽,用无水乙醇擦净。 试件的防腐层结构和涂敷工艺按本标准执行,要求防腐层外观平整,厚度均匀,无缺陷。 每组试件不少于 5 个。 电 极 电极材料为黄铜或不锈钢。 试件与电 极配置见图 (单位: mm)。 仪器设备 仪器设备包括: (1)高压试验设备:应符合《固体绝缘材料工频电气强度试验方法》中第 5章的要求; (2)电火花检漏仪:检漏电压 ~ 3kV; (3)磁性测厚仪:量程 0~ 2mm,精度为读值的 5%。 试验步骤 试验条件: 环境温度为 23℃ 177。 2℃ ,相对湿度为 50%177。 5%。 试验检漏:防腐层固化后,用电火花检漏仪检漏,检漏电压按本标准第 条的规定执行,无缺陷的试件方可使 用。 试验步骤: 按《固体绝缘材料工频电气强度试验方法》第 7 章规定的试验步骤进行。 试验结果 工频电气强度计算; Eb=Ub/ t () 式中 Eb—— 工频电气强度, MV/ m; Ub—— 工频击穿电压, MV; t—— 防腐层厚度, m。 以每组试件 5 个计算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电气强度。 如有任一个计算结果超过平均值 15%,应再做一组试件,然后以 10 个计算结果的平均值作为电气强度。 附录 B 环氧煤沥青防腐层体积 电阻率试验方法 本方法等效采用《固体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试验方法》,适用于环氧煤沥青防腐层体积电阻率试验。 方法概述 对环氧煤沥青防腐层试件施加直流电压,测定体积电阻,计算出体积电阻率。 试件制备 试件尺寸及制备方法同本标准附录 A 的第 ~ 条。 每组试件不少于 3 个。 电 极 电极尺寸: 电极为三电极系统, 其尺寸应符合《固体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试验方法》 中第 节的规定。 电极材料及技术要求应符合《固体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试验方法》第 7 章的有关规定。 试件配置:试件与电极配置见图。 仪器设备 高阻计:应符合《固体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试验方法》第 5章的规定。 电火花检漏仪:检漏电压 ~ 3kV。 磁性测厚仪:量程 0~ 2mm,精度为读数的 5%。 电源:应符合《固体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试验方法》第 4章的规定。 试 验步骤 试验条件:环境温度 23℃177。 2℃ ,相对湿度 50% 177。 5%。 试件的检漏方法同本标准附录 A 的第 条。 试验按《固体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试验方法》第 11章规定的步骤进行。 试验结果 体积电阻率计算: tARVv / (— 1) 式中 v —— 体积电阻率, Ω m; vR —— 体积电阻, Ω ; t—— 防腐层厚度, m; A —— 测量电 极的有效面积, m2。 4/)( 21 gdA  () 式中 1d —— 测量电极直径, m; g —— 测量电极与保护电极间隙宽度, m。 试验结果取每组试验数值的几何平均值,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取二位有效数字。 附录 C 环氧煤沥青防腐层 吸水率试验方法 本方法等效采用《绝缘漆漆膜吸水率测定法》,适用于环氧煤沥青防腐层吸水率试验, 方法概述 将试件浸入保持一定温度的蒸馏水中,经过一定时间后,以其质量增加的百分数表示试件的吸水率。 仪器设备 仪器设备包括: (1)天平:感量 ; (2)鼓风干燥箱: 100℃ 177。 l℃ ; (3)恒温水浴: 25℃ 177。 1℃; (4)浸泡槽; (5)干燥器。 试件制备 底板选用马口铁, 120mm 50mm,厚 ~。 底板用砂布打磨,无水乙醇清洗,在干燥箱内 100℃ 177。 l℃恒温 30min,放入干燥器内 30min,称量。 试件的防腐层结构和涂敷工艺应符合本标准相应规定。 试件中的玻璃布四边应距底板 边缘 5mm,并用面漆封边。 试件表面应清洁,平整、光滑, 涂敷好的试件室温放置 24h,在干燥箱内 100℃ 177。 1℃ 恒温 30min,放人干燥器内 30min,称量。 每组试件不少于 3 个。 试验步骤 将试件垂直地全部浸入蒸馏水内, 其表面不应有气泡。 试件之间和试件容器壁之间不应接触。 在 25℃ +1℃ 浸泡 24h。 将试件用镊子取出,迅速用滤纸吸干防腐层表面水分。 立即称量,每块试件从水中取出到称量完毕的时间不得超过 2min。 试验结果 防腐层吸水率按式 ()计算。 )/()(100 112 MMMMW  () 式中 W—— 防腐层吸水率,%; M —— 底板质量, g ; 1M —— 浸泡前试件质量, g ; 2M —— 浸泡后试件质量, g。 以三次测定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取二位有效数字。 平行试验结果之差不应大于平均值的 20%。 附录 D 环氧煤沥青防腐层 耐油性试验方法 本方法等效采用《煤焦油环氧树脂涂料》的第 5. 15 节,适用于环氧煤沥青防 腐层的耐油性试验。 方法概述 将防腐层已充分固化的试件在煤油中室温浸泡 7 小检查防腐层外观,判断其耐油性。 试件制备 钢试板:碳钢板; 150mm70mm1mm, 3 片。 用砂布打磨钢试板至见金属光泽,用无水乙醇擦净。 在室温条件下,在钢试板单面涂刷面漆 2 遍,间隔 24h,耗漆量 2ml/100cm2。 24h 后在试片四周涂面漆封边至少 3 遍,封边宽度 5mm 以上,放置 6d。 用低压湿海绵检漏仪检漏或用电火花检漏仪 1000V 检漏,应无漏点。 试验步骤 将 3 片试件垂直全部浸入装有灯用煤油的试验槽内,试件之间及与槽壁均不应接触,试验槽加盖密封, 20℃177。 5℃浸泡 7d。 取出试件, 目测观察防腐层变化情况。 试验结果 3 片试件中至少有 2 片漆膜不出现皱褶、破裂、溶胀或脱落,认为耐油性试验通过。 附录 E 环氧煤沥青防腐层 耐沸水试验方法 本方法等效采用《钢质水管道环氧煤沥青内外防腐层标准》的第 条,适用于环氧煤沥青防腐层耐沸水试验。 方法概述 将防腐层已 充分固化的试件浸入沸水 24h,检查防腐层有否起泡或剥离,判断其耐沸水性。 试件制备 钢试板:碳钢板, 100mm100mm, 2 片。 对钢板的一面喷砂处理至近白级 ( 212aS 级 )。 涂底漆至干膜厚度 ~ ,室温固化 4h。 涂面漆至干膜厚度~ ,在 24177。 l℃空气中固化 150h,然后 54℃加热固化 24h。 用低压湿海绵检漏仪检漏或用电火花检漏仪 1000V 检漏,应无漏点 . 试验步骤 在防腐层 上钻直径 孔,钻至钢板内约。 将 2 片试件垂直全部浸入装有自来水的试验槽内,试件之间及与槽壁均不应接胜,将水加热至 98℃177。 2℃,保持 24h。 取出试件,冷却至室温,用自来水冲洗防腐层至无污物和铁锈。 目视检查防腐层有无起泡。 用锋利小刀从钻孔处开始划两道切口呈“ V”形,用刀尖小心挑剥,观察是否能将面漆层从底漆表面剥离或整个底漆、面漆层从钢板上剥离。 试验结果 防腐层不起泡、不剥离,认为耐沸水试验通过。 附录 F 本标准用词说明 执行本标准条文时, 对于要求严格程度的用词说明如 以便在执行中区别对待: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 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 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 正面词采用“宜”或”可 反面词采用“不宜”。 附 加 说 明 本标准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名单 主编单位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科学研究院 参编单位 :中闰石油天 然气管道职工学院 主要起草人 :汤星朝 廖宇平 林 建 附件 埋地钢质管道环氧煤沥青 防腐层技术标准 条文说明 修 订 说 明 本标准是根据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 (95)中油技监字 35 号文的要求,将原SYJ 28— 87《埋地钢质管道环氧煤沥青防腐层技术标准》和原 SYJ 4047— 90《埋地钢质管道环氧煤沥青防腐层施工及验收规范》合并修订为一项标准。 修订工作由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科学研究院负责,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遭职工学院参加。 在修订过程中,编制人员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认真总结了近 10 年来国内大规模使用环氧煤沥青防腐层的实践经验,按照规范市场、提高工程质量、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的原则,提高了涂料的技术指标,改进了施工方法。 在广泛征求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内外各有关单位意见后,经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规 划设计总院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希望各单位在施行过程中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交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科学研究院 (地址:河北省廊坊市,邮编: 102849), 以便今后修改时参考。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科学研究院 1996 年 4 月 1 总 则 环氧煤沥青涂料在国外自 60 年代起已成为一种高性能防腐涂料,在钢制储罐,油轮压载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