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电大考试资料--20xx最新电大民族期末复习指导手册题目与答案全内容摘要:

题:一是自治机关的( 设立和建设 );二是自治机关的( 自治权的行使问题 )。 3.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分为 自治区 、 自治州 和自治县(旗)三个行政级别。 4.自治权不仅包括管理 本民族内部事务 的权利,也包括管理 本地区内部事务 的权利。 5.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制度和( 民族区域自治 )制度、( 人民代 表大会 )制度一同表述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三大形式。 二、单项选择题 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 C )。 A.自治机关的设立和建设 B.自治机关的民族化 C.自治权的行使 D.自治机关的民主化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关键是( A )。 A.自治机关的设立和建设 B.自治机关的民族化 C.自治权的行使 D.自治机关的民主化 3.目前,我国已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有( C )个。 A. 135 B. 145 C. 155 D. 165 4.我国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有( C )个。 A. 28 B. 35 C. 44 D. 55 5.我国处理民族自治机关与上级国家机关关系的基本原则是( B )。 A.中央集权制 B. 民主集中制 C.地方自主制 D.政治协商制 三、多项选择题 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原则是( ABCDE )。 A.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 B.坚持民族团结的原则 C.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D.维护国家统一的原则 E.尊重民族自治权利的原则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主要有( BCDE )。 A.有利于国家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 B.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和平等 权利 C.有利于建立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D.有利于调动少数民族的积极性,推动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 E.有利于巩固祖国的统一 3.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是( ABCDE )。 A.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的正确结合 B.经济因素与政治因素的正确结合 C.历史因素和现实因素的正确结合 D.民族自治权利的广泛性 E.自治机关的两重性、民族化 4.民族自治机关建设要注意的民族特点包括( ACE )。 A.民族干部 B.民族文化 C.民族语言文字 D.民族风俗 E.民族形 式 5.处理好民族自治地方内的民族关系,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有( ABC )。 A.切实保障各民族的平等权利 B.坚决维护各民族的团结 C.坚持民族自治地方各民族共同发展和繁荣 D.充分尊重各民族的自主权 E.积极促进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 四、辨析题 1.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政府。 错。 除此之外,还有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 2.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问题就是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 错。 除此之外,还有民族自治机关的自治权的行使问题。 3.民族自治地方的自 治权不仅指自治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 对。 自治权不仅包括这,也包括管理本地区内部事务的权利。 4.民族自治机关的自治权特指行政管理权。 错。 还包括地方性立法权等。 这是由自治机关包括两部分 人民政府和人民代表大会所决定的。 5.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为解决民族问题所创造的一个重要原则。 错。 是马克思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多民族民主国家的一般普遍原则。 五、论述题 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 其主要内容和实质是什么。 P43 第 九 章 民族干部政策 一、填充题 1. 少数民族干部所具有的 特点,使他们能够在实际民族工作中,依靠( 自身优势 ) 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2. 少数民族干部具有汉族干部所无法取代的优势和作用,培养和任用少数干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 历史意义 )。 3. 1950 年,中央人民政府根据少数民族地区建党建政、进行社会改革、推动民族区域自治等中心工作急切需要干部的情况,确实了以“培养( 普通政治干部 )为主,迫切需要的专业技术干部为辅”尽量吸收培养( 知识分子 ),以及“既要培养少数民族出身的干部,以要培养适当数量的汉族干部”的原则。 4. 迅速大量地培养( 科技 )专业人才,是民族地区经济腾 飞的希望所在。 二、单项选择题 年 11 月 24 日,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 ( A ) ,规定了“普遍而大量地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方针。 A. 《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对西北少数民族工作的指示》 2. 新中国成立 60 年来,少数民族干部从 1950 年的 1 万多人发展到现在的 ( D )。 A. 260 多万人 B. 270 多万人 C. 280 多万人 D. 290 多万人 3. 培养和任用足够数量的少数民族干部,是 ( B ) 和实现民族平等的标志。 A. 彻底解决民族问题 B. 真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C. 贯彻党的民族政策 D. 进一步加强党对各民族的领导。 三、多项选择题 1. 少数民族干部是 ( ABCDE )。 A. 党和政府联系各少数民族群众的桥梁 B. 各少数民族人民自己当家作主的标志 C. 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D. 把千百万各族群众组织起来从事革命和建设的骨干力量。 2. 当前,迫节需要调整少数民族干部的结构比例,其中主要包括 ( ABCDE )。 A. 数量结构 B. 文化知识结构 C. 专业结构 D. 分布结构 E. 年龄结构 3. 随着民族地区社会改革的基本完成,经济文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开展,中国共产党又提出了除培养少数民族的政治干部以外,还必须在少数民族中加速培养( AB ) 的方针、原则。 A. 科学技术干部 B. 理论干部 C. 军事干部 D. 管理干部 E. 文化干部 四、辨析题 1. 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任用是体现民族平等团结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民族平等团结的主要标志。 错。 这只是主要表现形式之一,还有许多内容。 2. 目前少数民族干部中最缺少的是管理干部,最多的是党政干部。 对。 少数民 族干部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中起着桥梁作用、组织保证作用、骨干作用和带头作用。 他们在解决民族问题、处理民族地区局部利益与国家的整体利益关系、维护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群众的合法权益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干部培养方针已经用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少数民族干部工作不断走向法制化。 对。 1982 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 1984 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等许多法律都对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和配备做出了规定。 五、论述题 当前重视和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应采取哪些措施。 P44 第十章 民族经济发展政策 一、填充题 1.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中,要坚持统筹( 城乡发展 ),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坚持因地制宜。 2.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中,要坚持国家帮助和( 少数民族自力更生 )相结合的方针。 3.在国家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建设和开发利用少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的时候,必须坚持( 国家利益 )和( 当地民族的实际利益 )相结合的原则。 4.要突出抓好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工作,坚持( 开发 )式扶贫。 5.民族 地区应转变过去那种主要靠高投入、高消耗的外延式经济增长方式,应采用( 集约型 )的、( 素质和效益较高 )的经济增长方式。 二、单项选择题 1. 21 世纪新阶段我国的民族工作主题是( D )。 B.平等、团结、互助 C.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D.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2.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A )。 A.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B.帮助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 C.带动和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D.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 共同繁荣发展 3.国家和有关部门在民族地区开发资源,兴办工厂企业,建设各种项目和基地,都要树立的指导思想是( C )。 A.有利于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 B.帮助和扶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C.带动和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D.发展民族特色经济和优势经济 4. 1979 年以来,国家已组织北京支援内蒙古、河北支援贵州、江苏支援广西和新疆,山东支援青海,天津支援甘肃,上海支援云南和宁夏,全国支援西藏。 后又确定在坚持全国支援西藏的同时,四川、浙江、上海、天津四省市重点支援西藏。 这一行动叫做( D )。 B.手拉手行动 C.阳光工程 D.对口支援 三、多项选择题 1.决定了加速发展(包括帮助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必要性的因素主要是( ABCE )。 A.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落后状况 B.少数民族经济的重要地位 C.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战略地位 D.少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的丰富 E.民族问题的重要性 2.发展和完善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内容有( ABC )。 A.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 B.转变和调整经济增长方式、道路 C.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 D.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经济 E. 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四、辨析题 1.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主要靠国家的帮助。 错。 虽有国家大力帮助,但归根到底要依靠民族地区各族人民进一步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断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 2.当前,为了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秩序,应由上级国家机关统一制定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方针、措施。 错。 应根据国家的总体发展布局和规划,由民族自治地方自主制定经济建设方针。 3.民族地区经济的繁荣需要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因此应大力发展民族地区乡镇企业。 错。 乡镇企业属于公有制。 五、论述题 党和国 家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方针、政策有哪些。 P44 第 十一 章民族 文化教育发展政策 一、填充题 1. 民族教育是一个民族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的 ( 标志 ) 和反映,同时又是民族经济文化将来发展的可能性的预示,也是实际发展的( 前提 )。 2. 民族教育政策、法制是指我国 ( 民族教育专门法 ) 和宪法、( 民族区域自治法 )以及其他法律、法规、决定、命令等,就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性质、地位、任务、方针、学制、( 办学形式 )、内容、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管理等诸方面的规定及其制度。 3. 民族教育政策、法制是为民族教育发展提供 人力、( 物力 )、( 财力 )保障的法律规定,使民族教育发展得到相应的物质保证。 4. 少数民族文化主要是指精神文化方面,包括语言、( 文学 )、科学、( 艺术 )、哲学、( 宗教 )、风俗、节日等。 5. 民族文化既是民族发展的内容之一,又是民族发展的 ( 条件 ) 之一,而且文化发展常常是政治发展和经济发展的( 先导 )。 二、单项选择题 1. 我们通常所说的民族文化主要是指 ( B)。 A. 物质文化 B. 精神文 化 C. 制度文化 D. 民俗文 化 2. 由于民族地区教育发展落后,培养不出大量急需人才,因而造成民族地区缺乏大量的 ( A ) ,造成教育落后,导致出现经济发展迟缓的状态。 A. 科技人员和教员 B. 科技人员 C. 教员 D. 研发人员 3. 民族教育政策、法制是民族教育发展的 ( D )个。 A. 基本前提 B. 必然要求 C. 必然结果 D. 必然要求和必然结果 4. 任何民族文化的发展,最终都体现在 ( A ) 上。 A. 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 B. 民族语言的发展 C. 民族文学艺术的发展 D. 民族文化结构的改善 三、多项选择题 1. 民族教育 ( ABCD )。 A. 是提高民族素质的有效途径 B. 是民族经济起 飞的前提条件 C. 是少数民族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D. 有利于协调和完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E. 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法制。 2. 我国民族教育具有以下特点 ( BCDE )。 A. 民族教育与宗教的联系紧密 B. 民族教育的基础差,发展不平衡 C. 民族教育受民族因素影响制约很大 D. 民族教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文化、物质条件不足 E. 民族教育体制有待改善 3. 少数民族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中创造并传承下来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 ( BCDE )。 A. 形成了不同民族的经济结构 了不同民族的文化类型与结构 C. 构成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心理 D. 构成了不同民族的价值观念 E. 构成了不同民族的思维模式 四、辨析题 1. 少数民族文化素质对我国目前在民族地区实行的改革开放具有重要意义,是使之在民族地区深化和发展的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