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城县峰峰煤焦化有限公司弘扬煤矿冬季一通三防安全技术措施及应急预案内容摘要:

序: 15 预警条件: 主要通风机单回路供电、及遇 雷雨大风等恶劣天气时。 预警方法: 由 机电科 在主要通风机单回路供电前向 调度室 报告, 调度室 在主要通风机单回路供电及遇雷雨大风等恶劣天气时进行二级预警,并通知各井下单位加强戒备。 信息发布程序: 调度室 通知机电矿长、总工程师、机电副总、 通防 矿长 、 通防 科、 安监 科 及各井下单位,并发出二级预警。 〈三〉、三级预警条件、方法及信息发布程序: 预警条件: 主要通风机停运超过 10 分钟。 预警方法: 机电科 在主要通风机停运达 10 分钟时立即向 调度室 报告, 调度室 进行三级预警,并立即通知各井下单位采取撤人、切电 措施。 信息发布程序: 调度室 通知矿长、总工程师、各副矿长、各副总、 通防 科、 安监 科 及各井下单位,并发出三级预警。 主要通风机停运达 10 分钟以上时, 调度室 要立即向公司调度室汇报。 (三)、信息报告程序: 信息报告方法: 任何人发现工作地点突然出现无风、微风时,应立即向矿 调度室 汇报。 汇报电话: 8008002 事故报告的内容: 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 事故的简要情况,直接原因的初步判断; 事故的报告单位、报告人、报告时间 信息报告程序: ( 1) 调度室 接到事故电话后,必须立即向 机电科 进行 核实,确认后立即矿值班人员汇报。 ( 2)矿值班人员必须立即向矿长、各副矿长、总工程师、各副总汇报,并通知 通防科 、 16 安监 科 及各井下单位,并立即召集救灾成员到 调度室 集合。 ( 3)主要通风机停运超过 10 分钟, 调度室 要立即向公司调度室汇报。 六、应急处置: (一)、响应分级: 发生 一级预警时,由 通防科 、各井下单位加强检查,加强戒备; 发生二 级预警时,由矿组织救灾成员到矿,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发生 三 级预警时,矿立即成立抢险救灾指挥部,控制事态发展, 调度室 要立即向公司调度室汇报。 (二)、响应程序: 发生 一级预警时,由 调度室主任 负责应急指挥,协调组织各单位加强戒备; 发生二 级预警时,由总工程师负责应急指挥,组织制定措施并落实; 发生三 级预警时,由矿长负责应急指挥,各副矿长、总工程师、各副总、 检查科 及各单位正职为救灾成员抢救事故。 调度室 负责落实抢险救灾方案和措施的落实。 (三)、 主要通风机停运应急预案: 一旦主要通风机停止运转时,主要通风机司机必须首先向矿 调度室 和单位领导汇报,同时查明原因再次向 调度室 汇报。 做好停机的记录; 调度室 要立即命令停运主要通风机系统内各单位值班人员组织将井下本单位所有人员撤至井下进风大巷待命(当主要 通风机超过 10分钟不能启动时,安排人员升井),命令 机电科 切断停运主要通风机系统内所有电气设备电源、并立即通知矿领导和矿总工程师。 矿机电部门领导必须立即赶赴现场查明原因,组织人员进行处理,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主要通风机运行。 一旦主要通风机停止运转时,指挥部成员、所有应急救援人员、事故单位的所有管理人员要全部处于紧急救援待命状态。 〈一〉主要通风机一旦停运,执行以下规定: 由 调度室 立即命令 A9+2244 西翼、 A9+2244 東翼地 区所有人员立即沿避灾路线撤到 轨道 上山 ;命令 A3+2239 顺槽 的所有人员 立即沿避灾路线撤到 A3轨道 上山 ;命令 后山 2301 地区 的所有人员立即沿避灾路线撤到 地面 ;命令其它地点所有人员就近撤至附近主要进风大巷;人员撤出后, 调度室 要安排专人站岗和收听电话。 各单位、各地区在撤人时,必须将各自所在地区、所在岗位电气设备停电,将开关手把全部打到零位。 各地区的电修工负责检查所管辖地区的电气设备的停电情况,发现未停 17 电的设备,必须及时将手把达到零位。 由各地区瓦斯员负责,在撤出人员后,将各开掘工作面独巷口及大瓦斯回采工作面各进风通路口设置栅栏,揭示警标,然后向 调度室 和 通防科 汇报,听候指令。 各单位的班组长在撤人时,必须认真清点人员,不得漏人,将人员撤出并清点人员后,要立即向 调度室 汇报。 主要通风机停风期间,井下所有人员都必须停从 调度室 指挥,任何人不得擅自行动。 调度室 应在 10 分钟内,做出人员升井或等待的命令。 主要通风机如果在 10 分钟内仍不能启动, 调度室 要立即下达停产命令,命令井下所有人员全部升井。 主要通风机恢复正常通风至少 15 分钟后,由 通防科 值班人员负责组织进行全风压巷道的排放瓦斯工作,由 机电科 值班人员负责组织井下电工组成井下停送电小组进行送电工作。 操作顺序如下: ( 1)首先由 通防科 安排人员对全风压巷道进 行检查,观察并测量瓦斯情况,对井下各机电硐室、煤仓、水仓、车房 等地点的风量瓦斯情况进行检查。 经检查确认无安全隐患后,方可恢复电源, 如有瓦斯超限地点。 需要 排放瓦斯时,必须控制风量,保证工作面回风瓦斯、二氧化碳在全风压混合处浓度不超过 1%,严禁超限排放。 排放完毕后,排放人员要对工作面巡回检查一遍,保证工作面各处均无瓦斯积存,风量瓦斯正常,并向 调度室 汇报。 ( 2)由 通防科 值班人员负责安排区管人员及地区瓦斯员成立排放瓦斯小组,排放瓦斯小组人员首先对井下 机电设备处及采掘工作面 进行检查,确认 变电所风流瓦斯浓度小于 %且变电所内无瓦斯积聚后,方可通知送电小组首先送各变电所局部通风机专用变压器电源。 (井下停送电人员必须携带便携式瓦斯报警仪) ( 3)井下全风压巷道及工作面瓦斯排放完毕,各变电所恢复局部通风机专用变压器电源后,由 通防科 排放瓦斯小组严格按规定顺序排放井下各开掘工作面的瓦斯: 排放各开掘工作面的瓦斯时,必须有 通防科 区管人员现场指挥,并严格以下要求进行排放瓦斯: ( 1)井下全风压巷道及工作面瓦斯排放完毕,各变电所恢复局部通风机专用变压器电源后,方可由 通防科 排放瓦斯小组负责按由 里 到 外的 排放瓦斯顺序排放开掘工作面瓦斯。 ( 2) 排放瓦斯前,所有排放地点的回风系统内必须撤出所有人员,切断所有电源,通向采区回风道的各通路口必须严格设岗警戒,禁止人员入内;排放瓦斯时,必须严格按先进风侧后回风侧的排放顺序排放,同一回风系统内严禁多头同时排放瓦斯。 各地区排放瓦斯前 18 必须向 调度室 请示汇报,在得到 通防科 长允许后方可进行排放工作。 ( 3)各地区排放瓦斯前,必须对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附近 10 米范围内风流进行瓦斯检查,确认瓦斯浓度小于 %后,方可人工开启局部通风机。 ( 4)排放瓦斯期间,回风系统内凡是瓦斯含量 可能达到 1%的地点都不得有人员,所有参加排放瓦斯的人员都不得进入瓦斯浓度达到 3%的地点。 各地区排放瓦斯小组在排放瓦斯期间,必须采用风筒三通分风等方法来调节风量,以严格控制排放瓦斯含量。 所有参加排放瓦斯人员不得穿化纤衣服。 排放瓦斯期间,严禁从事与排放瓦斯无关的工作,严禁修理和敲打铁器,防止出现机械火花。 1排放瓦斯必须严格控制全风压混合处的瓦斯含量,使排出的瓦斯在全风压混合处的瓦斯、二氧化碳含量均不得超过 1%,严禁超限排放。 1 排放瓦斯时,所有排放地点的回风系统内都必须撤出所有人员,确保排放瓦 斯安全。 1 排放完瓦斯后,各排放瓦斯小组必须对所辖地区内各巷道、硐室及采掘工作面风量瓦斯情况详细检查,确认安全后,及时向 通防科 及 调度室 汇报。 1排放完开掘工作面瓦斯后,各排放瓦斯小组必须对所辖地区内各巷道、硐室及采掘工作面风量瓦斯情况详细检查,确认安全后,及时向 通防科 、 调度室 汇报。 1指挥部在井下所有地区瓦斯均排放完毕后,方可命令恢复井下各变电所内的其他设备电源。 1各采掘工作面恢复送电前,各单位必须明确专职电修工对本单位所辖所有电气设备开关打开换气,进行换气操作时,施工人员必须携带便携式瓦 斯报警仪,确认安全后方可工作,所有开关换气后,各采掘工作面方可恢复送电,正常工作。 预防瓦斯煤尘事故监测监控 安全技术 措施 及应急处理预案 一、矿井通风概况: 弘扬煤 矿是瓦斯矿井 ,矿井现有一个进风井和两个回风井口,通风方式为两翼对角式。 进风井口为:、主井,总入风量为 2230m3/min。 回风井为:一采区 2420 水平回风井回风量为1560 m3/min,二采区 2429 回风井,总回风量为: 1170m3/min。 二、事故危害类型和危险程度分析: 19 事故危害类型: 瓦斯爆炸、煤尘爆炸事故。 危险程度分析 : 根据我矿对井下危险源辩识、评价,我矿是一个 高瓦斯 矿井,瓦斯情况威胁着矿井的安全生产,瓦斯爆炸、煤尘爆炸是重大危险源,必须严格加以控制。 三、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任何人发现井下发生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时,应立即向矿 调度室 汇报。 调度室 接到汇报后要立即命令事故地点所在的采区内所有人员按避灾路线立即撤离;命令井下有关单位和 机电科 灯房核准统计当班的出勤人数。 立即停止向事故地点所在的采区送电。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应急组织体系: 发生瓦斯爆炸、煤尘爆炸后,矿要立即成立应急抢险指挥部。 指挥部设 在 调度室。 电话: 800 8002 事故应急救援组织结构图 抢险救灾指挥部 ( 调度室 ) (二)、指挥部成员及职责: 指挥机构 总指挥:矿长 总指挥 通防科 机电科 调度室 安监 科 井下单位 副总指挥 20 副总指挥:总工程师 各副矿长 成员: 生产副总 、机电副总、 调度室主任 、 安监 科长 、 通防科 长、 机电科 长及各井下基层单位的行政正职 职责 ( 1)总指挥职责 根据灾害类型组织制定救灾方案,根据灾害等级宣布启动和解除事故应急预案。 ( 2)副总指挥职责 在指挥部领导下,调度各有关单位撤人、切电,协调 指挥井下事故的抢险救灾,恢复正常通风和生产等。 ( 3)成员职责 在 指挥部 领导下,负责井下事故的抢险救灾;制定抢救方案、抢救遇险人员;制定恢复生产的方案和措施;帮助制定一些特殊的应急救援预案;负责指挥部与事故现场的通讯联络;保证应急救援物资和应急救援人员的运送;保证灾害抢救、工伤救治等工作的交通畅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