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建筑史图表及重点图内容摘要:

期文艺复兴府邸地典型作品。 建筑师是米开罗佐。 (二)盛期( 15 世纪末~ 16 世纪上半叶),以罗马为中心 坦比哀多,纪念性风格地典型代表, 伯拉孟特 设计。 是当时有重大创新地建筑,对后世建筑影响很大。 法尔尼斯府邸, 小桑迦罗 设计。 追求雄伟的纪念性,有较强的纵轴线,门厅为巴西利卡形式。 劳伦齐阿 纳 图书馆,较早将楼梯作为建筑艺术部件处理的实例。 米开朗基罗 设计。 文特拉米尼府邸,威尼斯文艺复兴府邸的代表。 龙巴都 设计。 圣马克图书馆。 券柱式控制立面,体型简洁明快。 珊索维诺 设计。 (三)晚期( 16 世纪下半叶)以维晋寨为中心 维晋寨的巴西利卡。 晚 期文艺复兴重要建筑师 帕拉第奥 的重要作品之一。 其立面构图处理是柱式构图的重要创造, 名为“帕拉第奥母题”。 8 圆厅别墅。 晚期文艺复兴庄园府邸的代表。 帕拉第奥 的重要作品之一。 对后世创作产生影响。 奥林匹克剧场。 帕拉第奥 设计,第一个把露天剧场转化为室内剧场,为剧场型制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尤利亚三世别墅。 维尼奥拉 设计,抛弃了传统的四合院制,在建筑布局上取得进步。 麦西米府邸。 帕鲁齐 的杰作,把建筑平面、空间和艺术形式一起做了完整、细致的处理,在功能上有所突破。 意大利文艺复兴晚期出现手法主义的两种表现 1.教条式的模仿过去大师的创造手法,为柱式制定繁琐而死板的规则。 2.追求新颖尖巧,堆砌建筑装饰构件,致力于追求光影变化,不安定的体形和意外的起伏转折。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纪念碑 —— 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 初始选中了伯拉孟特的方案为希腊十字式。 后经多人修改,最终由米开朗基罗主持。 教堂的修建过程反应了进步力量与发动宗教力量的斗争。 建筑成就 1.世俗建筑类型增加,造型设计出现了灵活多样的处理手法,有许多创新。 2.建筑技术。 梁柱系统与拱券技术的混合应用,墙体砌筑技术多样,穹顶采用内外壳和肋 骨建造,施工技术提高。 城市广场 恢复了古典的传统,克服了中世纪广场的封闭、狭隘,注意广场建筑群的完整性。 1.佛罗伦萨的安农齐阿广场。 早期文艺复兴最完整的广场。 2.罗马的市政广场。 文艺复兴时期较早按轴线对称布局的梯形广场,米开朗基罗设计。 3.威尼斯的圣马克广场,文艺复兴时期最终完成的,由大小两个梯形组合而成,被誉为“欧洲最漂亮的客厅”。 建筑理论 《论建筑》 阿尔伯蒂 1845 年出版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建筑理论著作。 《建筑四书》 帕拉第奥 《五种柱式规范》 维尼奥拉 以上著作后来都成为欧洲的建筑教科书 巴洛克建筑 17世纪至 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 直至 1 20 世纪在欧洲各国都有它的影响。 主要特征 : 1 炫耀财富 2 追求新奇 3 趋向自然 4 充满欢乐 巴洛克建筑处理手法 1 节奏不规则跳跃 2 突出垂直划分 3 追求强烈的体积和光影变化 4 刻意制造反常出奇的新形式 5 制造建筑的动态 代表性实例 教堂建筑:罗马耶稣会教堂, 维尼奥拉 设计。 罗马圣卡罗 四泉 教堂, 波罗米尼 设计。 城市广场:圣 彼得大教堂广场, 伯尼尼 设计。 波波罗广场, 封丹纳 设计。 纳沃那 9 广场,波罗米尼设计。 西班牙大台阶 九 法国古典主义建筑与洛可可风格 类别 年代 国家地区 结构特点 建筑特点 建筑风格 建筑实例 备注 古典主义建筑的概念 广义的指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巴洛克建筑和古典复兴建筑等采用古典柱式的建筑风格。 狭义的指运用纯正的古典柱式的建筑,主要是法国古典主要及其他地区受其影响的建筑,即指 17 世纪法王路易十三、十四专制王权时期的建筑。 古典主义的哲学基础 —— 唯理论 风格特征: 推崇古典柱式,排斥民族传统与地方特色。 Blondel 代表实例 1. 卢浮宫东立面 (勒伏、勒勃亨、彼洛),典型的古典重要建筑作品,体现了古典主义的各项原则。 2. 凡尔赛宫 (孟莎),法国绝对君权最重要的纪念碑,其总体布局对欧洲的城市规划很有影响。 是法国 17~ 18 世纪艺术和技术的集中体现者。 3. 恩瓦立德新教堂 残废军人教堂 (孟莎),是第一个完全古典主义教堂建筑,也是 17 世纪最完整的古典主义纪念物。 4. 旺道姆广场 (孟莎)。 平面为抹去四角的长方形,对线对称、四周一色的封闭性广场,轴线交点上有纪念柱。 建筑教育:古典主义时期,法国建立了欧洲最早的建筑学院( 1671 年)培养建筑师,制定严格的规范,形成了欧洲建筑教学的体系。 洛可可风格 18世纪 20年代产生于法国的一种建筑装饰风格 1.风格特点。 主要表现在室内装饰上,具有繁琐、妖媚、柔糜的贵族气味和浓厚的脂粉气。 2.实例。 巴黎苏俾士府邸客厅,设计者是洛可可装饰名家 勃夫航。 3.本时期法国广场的特点。 由封闭性的单一空间变为较开敞的组合式广场, 巴黎的协和广场,开放式广场,成为巴黎主轴线上的重要枢纽。 十 资产阶级革命至 19 世纪上半叶的西方建筑 类别 年代 国家地区 结构特点 建筑特点 建筑风格 建筑实例 备注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建筑:革命的妥协性和不彻底性,缺乏创造新文化的自觉性,把法国宫廷倡导的古典主义文化当作榜样。 (一) 古典主义代表 —— 王室建筑师 克里斯道弗 仑 1.设计修建了一批伦敦的教区小教堂,其钟塔构图很成功。 2.圣保罗大教堂,体现唯理主义理论原则,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纪念碑。 (二 )帕拉第奥主义 10 18 世纪英国庄园府邸追求豪华、雄伟、盛气凌人风格与追随意大利文艺复兴柱式规范和构图原则的大型公建,忽视使用功能,缺乏创造性和现实感。 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一)启蒙主义的“理性”与唯理主义的“理性”不同 启蒙主义建筑理论的核心 —— 批判的理论,认为合乎理性的社会是“人人在 法律面前平等”的社会,宣传唯物主义和科学。 (二)代表作 1.波尔多剧院,标志着马蹄形多层包厢式观众厅的成熟。 2.万神庙,又叫圣什内维埃夫教堂,是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最大的建筑物 ,启蒙主义的重要体现者。 (三)以列度、部雷为代表的激进建筑师,力求标新立异,表现了昂奋、狂热的激情和昂扬的英雄主义。 (四)帝国风格 —— 拿破仑帝国的纪念性 建筑物上形成的风格,如马德兰教堂(军功庙)、雄师凯旋门。 三、 18 世纪下半叶和 19 世纪上半叶的西方建筑 (一)欧洲各主要国家在资产阶级革命影响下,建筑创作中复古思潮流行的社会背景主要是新兴资产阶级政治上的需要。 1.古典复兴既有政治原因也受到考古发掘进展的影响。 法国以罗马样式为主,如巴黎的万神庙,雄师凯旋门。 英国以希腊样式为主,如不列颠馆、爱丁堡中学。 德国以希腊样式为主,如布兰登堡门、柏林宫廷剧院。 美国以罗马样式为主,如美国国会大厦、弗吉尼亚洲议会大厦。 2.浪漫主 义始源于 18 世纪下半叶的英国,其表现分为两个阶段: 先浪漫主义,模仿中世纪的寨堡或追求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