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乌素煤矿班组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内容摘要:
消耗,处理通后人员来救援。 如果巷道内有压风管,可打开压风管供人员呼吸,确保被困人员的安全,并经常敲打管路,向外报警。 三、事故应急救援的现场处置 方案、顺序、原则、避灾路线 抢救事故前,现场抢险救灾指挥部要根据现场情况制定抢救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抢救遇险人员时,首先应通过电话、喊话或敲打管子等物体与遇险人员取得联系,探明冒顶范围和被埋压人数及位置。 处理 冒顶前,必须先恢复冒顶区域的正常通风,如暂不能恢复时,可利用水管、压 13 风管等向被堵压人员处输送新鲜空气,并把后路和顶板清理维护好,保证后路畅通、安全。 处理冒顶前,必须坚持由外向里、逐步进行的原则,要排查冒顶地点附近的支架情况,采取措施因地制宜地进行加固,确保在抢救中不会再次冒落;另外要对后路进行找顶加固,保障退出时的安全。 处理冒顶区的方法要根据现场情况确定,如冒顶严重无法通过时,可采取打绕道的方法抢救人员。 若遇险者被碎煤矸所埋,清理时要小心地使用工具,不可用镐刨的方法扒人;若遇险者被煤岩块压住,应用千斤 顶或液压起重器等工具把煤、岩块抬起,绝不可用锤砸的方法破岩(煤),使遇险人员近一步受到伤害。 抢救被埋压的人员时间较长时,可通过管路向遇险人员送饮料或食物。 有关人员的岗位要求 营救人员应沉着冷静,根据灾情和现有条件进行施工,行动中必须保证统一的指挥和严密的组织,防止灾情扩大,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 事故单位在抢救过程有困难时,指挥部可抽调其他单位有经验、有技术的骨干力量,进行紧急增援。 医疗救护组要安排到达井下事故现场附近,对抢救出的受伤人员进行紧急医疗救治或护送重伤人员上井救治。 抢救出伤员后,必须判断 伤性的轻重,人员较多时先抢救重伤人员,后抢救轻伤人员,并按照 “三先三后 ”的原则,即: ( 1)对窒息或心跳呼吸停止不久的伤员必须先复苏后搬运。 14 ( 2)对出血伤员必须先止血后搬运。 ( 3)对骨伤的伤员必须先固定后搬运。 避灾路线: 四、恢复 事故处理后的有关必须安排:事故发生后,现场责任人必须做到认真组织、沉着冷静、遵循原则、随即应变、及时联络、团结互助。 现场责任人必须以身作则,并要求所有遇险人员发扬团结互助的精神和先人后己的风格,要充分做好思想工作,发挥积极力量,互相照顾。 同心协力、共度难关。 在事故处理 完成后,追查事故相关责任人,并进行案例分析,同时总结经验教训,做出整改方案。 第四章 机电运输事故应急方案 一、应急准备阶段 现场人员的日常检查责任和职责 矿井运输工作环境、巷道断面安全和安全间隙;电机车运输,平巷和斜巷人员 运送安全情况;斜巷运输安全环境情况;带式输送机、提升机、刮板输送机、工作溜安全系统情况等。 电机车:( 1)必须灯、铃、闸齐全,制动灵敏可靠;( 2)检查钢丝绳、钩头、大环、销子(防脱销)、保险绳等安全设施的完好情况;( 3)按规定设置可靠的防跑车装置和跑车防护装置,实现 “一坡三挡 ”; ( 4)检查带式输送机托辊损坏、杂物缠绕、煤矸埋压引起阻 15 力过大或胶带使用时间过长、塑性变形等。 刮板输送机检查要点: 1)检查所有紧固件是否松动; 2)检查减速器、液力耦合器等润滑部位的油量是否充足; 3)检查刮板链是否有扭绕不正的情况; 4)检查控制系统和信号系统是否合乎要求; 5)进行空载试验,开始时断续启动,开、停试运转,当刮板链转过一个循环后再正式转动。 转载机检查要点: 1)检查刮板链的张紧程度; 2)检查链轮和刮板链的紧固情况; 3)检查机头部和机尾部的运转情况,并按规定注油; 处置事故的特点,发生事故的征兆。 ( 1)机电运输事故是由于机电设备管理不善、电气设备失爆、保护装置不完善或失效、电缆短路、机械设备摩擦过热等所造成的 ( 2)造成提升事故的大致的原因:司机疏忽、违章操作:设备老化、保护装置不完善或者失灵,制动失灵。 ( 3)带式输送机事故的主要原因:输送带着火、输送带打滑、连接输送带、乘坐、跨越输送带、清扫输送带等。 ( 4)刮板运输机事故的原因:断链、飘链、机头和机尾翻翘、中部槽上运料和行人等所致。 相互的信息反馈 凡副斜井、回风斜井、井下运输大巷、采区材料运输巷等区域,发生跑车以及大巷运输发生撞车事故 ,造成人员伤亡时,现场人员,在全力以赴进行抢救的同时,要立即汇报调度室和矿安全信息站。 矿 16 调度室立即通知有关单位及时组织救援,进行抢救,并安排专门电机车运送伤员。 凡胶带运输巷出现事故后,现场人员太必须立即停机,切断设备电源,及时组织抢救人员,同时通知调度室安排其他救护人员到位 事故发生后,调度室通知相关人员看现场,分析事故原因,制定防范措施,追究事故责任。 制定相应的措施对现场进行处理,恢复设施和设备,做好设备运行前的准备工作。 日常应急救援材料的准备和检查 主要检查:矿井运输工作环境、巷道断面和安全间 隙;电机车运输,平巷和斜巷人员的运送安全情况;斜巷运输安全环境情况;带式输送机、提升机安全系统情况等。 一、事故的初始阶段 事故的报告、人员、方式、报告部门,报告的内容 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立即撤到安全地点,现场跟班区长和班长立即查看受伤人员情况,能救先救,不能抢救时,立即向矿井调度(电话 : 9)汇报清楚,在矿井没有派来救援人员前,积极组织现场人员进行紧急救援。 队长、技术员必须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抢救。 值班人员根据矿井调度及区长的命令,立即通知井上副队长和班组长,在副队长和班组长的带领下,配合矿井救护人员,共 同进行抢救。 17 二、事故应急救援的现场处置 方案、顺序、原则、避灾路线 1)发生事故、事件后,现场人员要立即向调度室报告事故的基本情况。 基本情况包括: (1)事故发生的单位、时间、地点、事故类别; (2)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伤害程度、涉及范围; (3)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 (4)事故发生后已采取的措施及当前事故的抢险情况等。 2)调度室在接到事故单位 “事故 ”报告后,要做好事故的详细记录,并立即告知当天调度值班领导,然后向矿井应急救援总指挥(矿长)汇报。 有关人员的岗位要求 队长、 技术员必须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抢救。 值班人员根据矿井调度及区长的命令,立即通知井上副队长和班组长,在副队长和班组长的带领下,配合矿井救护人员,共同进行抢救。 三、恢复 善后处置 后勤保障及善后工作组要会同公司 (局 )有关部门按有关规定组织协调善后处置工作 ,尽量消除事故后果和影响 ,安抚受害人员 ,保证矿区稳定 ,尽快恢复正常秩序。 指导对紧急调集、征用有关单位的设备、物资按价付款或归还。 并督促有关部门及时做好单位和个人损失 18 的理赔工作。 调查分析 事故调查组应在事故处置阶段介入收集有关资料。 应急状态结束后 ,要通过下 井勘察、现场模拟、计算以及找当事人调查询问、查阅相关图纸资料等手段 ,找出事故原因、性质、责任和经验教训 ,制定防止类似事故发生的措施 ,并写出事故调查报告报上级部门。 事故应急救援总结报告 煤矿事故灾难处置工作结束后 ,现场救援指挥部应及时分析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 ,提出改进应急救援工作的建议 ,完成应急救援总结报告 ,上报公司 (局 )应急办公室。 第五章 煤尘爆炸事故现场应急方案 一、应急准备阶段 现场人员的日常检查责任和职责 各采掘区队要认真执行 “综合防尘 ”的有关规定,使用好现有防尘设施,严格落实 “一通三防 ”管理业务责任制。 检查采煤机割煤喷雾系统;检查液压支架喷雾装置是否通畅;检查转载机机头处喷雾是否通畅;检查隔爆水棚水量及完好情况;定期清除积煤。 处置事故的特点、发生事故的征兆 空气中浮游煤尘浓度大量增加;风量减小;电器失爆;违章放炮;积尘超标; 相互的信息反馈 19 井下工作人员发现上述预兆后,应立即向区队值班室及矿调度室报告,及时采取措施;情况严重时,应立即停止作业,迅速迎着风流撤出。 日常应急救援材料的准备和检查 采煤机喷雾应满足以下要求: ( 1)喷雾压力不得小于 ,外喷雾压力不得小 于。 ( 2)如果内喷雾装置不能正常喷雾,外喷雾压力不得小于。 ( 3)高压胶管的耐压强度应大于喷雾泵站额定压力的 倍。 液压支架自动喷雾系统应满足以下要求 : ( 1)喷雾压力不得小于。 ( 2)喷雾系统应安设向相邻支架进行喷雾的喷嘴。 ( 3)喷雾系统各部件的设置应有可靠的防止被砸坏的措施,并便于 从工作面一侧进行安装和维护。 隔爆水袋要按标准吊挂,做到数量够、水量足、无破损,净化水幕要做到灵活、可靠、使用正常。 运输转载点、进回风顺槽,都应安装喷雾装置,实现采区和矿井灭尘喷 雾自动化。 二、事故的初始阶段 事故的报告、人员、方式、报告部门,报告的内容 事故发生后,灾区人员应立即佩戴自救器,采取自救、互救措施, 20 并设法向矿调度室汇报事故发生的地点、位置、性质;事故发生后造成的巷道、系统损坏情况;人员伤亡情况,现场人员情况等。 事故应急救援的召唤 工作面或其它地点发现有煤尘超限危险时,现场人员必须停止。白云乌素煤矿班组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相关推荐
下降幅度大,造成微生物数量下降,使处理效果降低。 以上容易造成 运行时脱臭性能不稳定 ,并且占地面积 也大。 催化燃烧法 催化燃烧法脱臭就是利用催化剂在低温下实现对恶臭气体的完全氧化。 催化燃烧法具有脱臭效率高、工作温度低( 300~ 400℃ )、能量消耗少、操作简便等优点。 但催化剂在正常工作条件下会逐渐失去活性(即催化剂老化和中毒),从而影响脱臭效率。 直接燃烧法
主权利等性质,确定罪行的恶劣程度。 在监狱(看守所)改造表现情况:通过掌握矫正对象接受刑罚处罚及教育改造的表现情况,判断其对教育矫正可能的接受程度。 认罪态度:通过掌握矫正对象是否认罪、是否准备或正在申诉等情况,判断其对自身罪错的主观认识和态度。 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及作用:矫正对象与他人共同实施故意犯罪的,应掌握矫正对象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及其所起的作 用,通过对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的掌握
: : ①图形工具:利用图形工具可以把过程的细节用图形描述出来。 7 ②表格工具:可以用一张表来描述过程的细节,在这张表中列出了各种可能的操作和相应的条件。 ③语言工具:用某种 高级语言(称之为伪码)来描述过程的细节。 2. 代码标识设计 代码设计问题是一个科学管理的问题。 设计出一个好的代码方案对于系统的开发工作是一件极为有利的事情。 在信息系统中,代码是人和机器的共同语言,是便于进行分类
另外上述比率均是调查统计的结果。 实际上,这些比率因事故种类、工作环境和调查方法等的不同而不同。 它们的重要意义在于指出事故与伤害后果之间存在着偶然性的概率原则。 1 根据事故损失的偶然性,我们可以得到安全管理上的偶然损失原则:无论事故是否造成损失,为了防止事故损失的发生,唯一的办法是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这个原则强调,在安全管理实践中,一定要重视各类事故,包括险肇事故,只有连险 肇事故都控制住
而 60176。 以上的扶梯,上下已非常不便,不宜采用。 经常上下的首先采用 45176。 ;其次采用 50176。 不经常上下且受布置条件限制的采用60176。 ,这在综合布置中也是不难做到的。 关于斜梯高度: GB 规定‚梯宽宜为 700 mm,最大不宜大于 1100 mm.最小不得小于 600 mm‛。 63 典机作了 600 mm、700mm、 800 mm三种。 据实际应用和电厂反馈,
隐蔽内面 主控 项目 、刚度和强度 符合模板设计要求 边线 外模板 0~ 10mm 15mm 内模板 +10mm~ 0 177。 20mm +5mm~ 0 一般 项目 整度 相邻两板面高差 2mm 5mm 局部不平(用 2m直尺检查) 5mm 10mm 2mm 2mm 规格符合设计要求 ,表面光洁、无污物 剂 质量符合标准要求,涂抹 均匀 孔洞 中心线位置 5mm 截面内部尺寸 +10mm~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