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德国鲁尔工业区景观改造内容摘要:

姆舍河道系统过去曾是大量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的载体,是开放的 “ 排污系统 ”。 经过生态恢复后将使其转变成为动植物栖息的场所 和城镇居民娱乐、体闲的景观区域。 主题三:在公园中工作 (Working in the park) 对废弃的土地重新利用和组织,建设现代化的商业、服务设施及科学园区,并布置大量的绿色开放空间。 各种工作场所都建设在优美的高质量的生态和建筑环境中,犹如 “ 在公园中工作 ”。 主题四:新技术链 (A Chain of Technology Centers ) 吸引和支持高新技术企业进入该区域。 主题五:工业纪念物 (Industrial Monuments) 工业化过程在该区域留下了大量的工业遗迹, 应作为工业文化的见证和标志以及重要的旅游资源加以保护和更新利用。 主题六:住宅建设和城市开发 (Housing Construction and Urban Development) 通过新建住宅和旧住宅的现代化改造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 Living in the park)和生活方式,并带动城区更新。 主题七:社会创新、就业和培训(Social initiatives, Employment and Training ) 创新性的活动和项目带动了整个地区的结构性自我活化,提供了新的培训机制和就 业机会。 可以看出,整个建设计划涵盖了污染治理、生态恢复与重建、景观优化、产业转型、文化发掘与重塑、旅游业开发、就业安置与培训以及办公、居住、商业服务设施、科技园区的开发建设等环境、经济、社会多个层面的目标和措施,是综合性的用地更新改造策略。 虽然计划的名称是 “ 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 ” ,但景观公园建设只是从属于 “ 绿色框架 ” 主题的子目标之一,是基于建构 “ 绿地空间结构 ” 目标前提下对景观文化内涵、美学价值、生态思想的深入发掘和积极推动。 在州政府、城市、企业和市民的共同推动下,历经十余年的埃姆舍公园计划建设已取 得很大成效。 截至 2020年,共计有 300多个项目已完成或正在运行。 ——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位于杜伊斯堡市北部,总占地而积230 hm2( km2),利用原蒂森公司( August Thyssen)的梅德里希钢铁厂( Meiderich Ironworks) 遗迹建成。 该钢铁 1903年投产,总产量共 3700万吨,仅 1974年生铁产量就达 100万吨,是高产量的钢铁企业 (图 2~ 3)。 1984年为从对欧洲产品配额限制的要求,工厂 5号高炉 为现代化改造 付出了高昂的成本。 1987年钢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总平面图 铁厂关闭,曾经与杜伊斯堡市共存了大半个世纪的工厂而临着拆除或保留的抉择,最终城市选择了后者,对工业遗迹予以保留,赋予其新的功能,并在景观美学意义和生态特质上加以强化。 1989年北莱因一一威斯特法伦州政府机构在一项房地产基金的支持下购买了钢铁厂的用地,组建了开发公司。 杜伊 梅德里希钢铁厂 1954 年的航拍图 斯堡市也调整了规划,将用地性质转化为公园用地。 这样该工厂改造项目被纳入到 “ 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 ” 计划 “ 绿色框架 ” 主题下的景观公园系统中,作为前期的探索性重点项日,手1990年举办了国际设计竟赛。 组织者在报名的 构中遴选出包括法国景观设计大师伯纳德 •拉索斯(Bernard Lassus)和德国景观 1920 年的蒂森钢铁厂 设计大师彼得 •拉兹( Peter Latz)在内的 5个设计团队参赛。 1991年竟赛结果公布,彼得 •拉兹事务所的方案以其新颖独特的 “ 后工业景观 ” 设计思想、手法和现实可行的实施对策而最终获胜。 1994年夏天公园首次对公众正式开放,好评如潮。 彼得 •拉兹先生因其在项目中的卓越工作成果而于 2020年获得第一届欧洲景观设计奖,并被尊为后工业景观设计的代表人物。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则被誉为后工业景观公园的经典范例。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最突出的特色是强调工业文化的价值,体现在对废弃工业场地及设施保护与利用的理念和对策上。 其一,表明了对废弃工业场地及设施的态度。 拉兹认为,废弃工业场地上遗 留的各种设施 (建筑物、构筑物、设备等 )具有特殊的工业历史文化内涵和技术美学特征,是人类工业文明发展进程的见证,应加以保留并作为景观公园中的主要构成要素。 其二,对原工业遗址的整体布局骨架结构 (功能分区结构、空间组织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 )以及其中的空间节点、构成元素等进行全面保护,而不仅仅是有选择地部分保留。 拉兹在对各种由炼钢高炉、煤气储罐、车间厂房、矿石料仓等独立工业设施构成的点要素,铁路、道路、水渠 (埃姆舍河道 )等构成的线要素以及广场、活动场地、绿地等开放空间构成的面要素等进行结构分析的前提下,使 旧厂区的整体空间尺度和景观特征在景观公园构成框架中得以保留和延续。 其三,通过对场地上各种工业设施的综合利用,使景观公园能容纳参观游览、信息咨询、餐饮、体育运动、集会、表演、体闲、娱乐等多种活动,充分彰显了该设计在具体实施上的技术现实性和经济可行性。 综合利用具体对策如下。 ( 1)整体厂区的 “ 博物馆模式 ” 布局结构和各节点要素得到全面保护的整体厂区向公众全面展开了有关工业生产的组织、流程、技术特征、相关设施、景观尺度和综合形象,也映射了工厂的发展历史进程,可 以作为有关工业技术与文化的 具有科普教育意义的巨型博物馆。 保留完整的中心厂区示意图(绘制在公园标示牌上) 保留的铁路和铁水槽车 厂区中保留的各种工业设备、管道 厂区中保留的建、构筑物(由 5号高炉俯瞰) ( 2)煤气储罐的 “ 体育体闲活动模式 ” 煤气储罐位于厂区中心, 1号、 2号高炉东侧。 在生铁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大显高炉煤气除一部分用手发电机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