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上海市新建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通信内容摘要:

或其他光缆集中点至住宅建筑单元之间的驻地网光缆应根据参与共建共享的运营商的需求合缆建设,且应一次布放到位。 新建住宅区需根据其住户规模设置小区通信机房,其使用面积应满足至少三家 电信业务经营者 的接入需求,且符合下表要求: 表 小区通信机房面积要求 终期规划住宅户数(户) 小区通信机房面积( m2) < 2020 ≥ 25 2020~ 4000 ≥ 40 > 4000 ≥ 50 注:终期规划住宅户数超过 4000户时,小区通信机房宜分多处设置,且不宜少于 2处。 5 小区通信机房内除主设备以外的配套设施,如 ODF、机房进线管道、走线架、外市电引入(需要时)等应以共享方式建设。 ODF、光缆交接箱、楼层配线箱及家居配线箱等光缆配纤设施所采用的光活动连接器型号应统一,原则上户内设施应采用 SC型,户外设施应采用 LC型。 6 4 通信配套设施共建共享方案设计 无源光网络( PON)参考模型 无源光网络( PON)是一种点到多点的单纤双向光网络,其典型拓扑结构为树型。 PON系统由局侧的光线路终端( OLT)、用户侧的光网络单元( ONU)和 光分配网络( ODN)组成,系统参考结构如图 1所示: 图 1 PON参考结构 基于 PON的光纤驻地网组网方案 共建共享的光纤到户组网方案 一级分光架构 1. 网络结构: ONU放置在用户家中, OLT与 ONU之间只安装一级光分路器,分路器可安装在户外光缆分支点或住宅建筑楼内,适用于用户密度低且分散的住宅,如别墅类住宅。 2. 共建共享方案: 方案一: 一级光分路器安装在户外光缆分支点 根据用户分布情况及所选定的分路比,在住宅建筑内合适的位置设置楼层配线箱。 入户 光缆芯数与住宅用户数按 1: 1配置,自各用户住宅布放至楼层配线箱。 在户外光缆分支点安装户外光缆配纤设备,自该配纤设备至楼层配线箱布放配线光缆,配线光缆芯数根据入户光缆数量的 1~ ,并预留不少于 2芯的备用纤。 光缆芯数应选用常规规格。 在楼层配线箱内做成端接续,通过适配器与入户光缆对接。 户外光缆配纤设备应采用无跳接配纤设备,共建共享的配线光缆盘留在储纤盒内。 箱内应提供可供运营商安装一级光分路器的空间,并提供运营商通局光缆成端的空间。 分路器选用适配器型分路器。 采用大分路比时(≥ 1: 16)分路器数量不宜超过 4只,且每个运营商不少于 1只。 在技术上可实现的前提下每个运营商不得增加第二个分路器。 光缆配纤设备至小区中心机房或其他光缆集中点的驻地网光缆容量按照分路器上行 PON口数量的 1~ 2倍配置,并预留不少于 2芯的备用纤。 光缆芯数应选用常规规格。 分路器由运营商根据业务需求自行安装,运营商公网至小区中心机房或其他光缆集中点的通局光缆由运营商自行建设。 参见图 2。 7 配 线 间B 用 户 集 中 区通 局 光 缆交 接 / 配 纤设 备上 海 电 信光缆配纤箱小区驻地光缆网入户光缆上 海 铁 通上 海 联 通通 局 光 缆交 接 / 配 纤设 备通 局 光 缆交 接 / 配 纤设 备小区驻地光缆网总配纤架光跳纤光跳纤A 用 户 集 中 区C 用 户 集 中 区户外光缆配纤设备光 分 路 器上 海 电 信光 分 路 器光 分 路 器上 海 铁 通上 海 联 通户外光缆配纤设备„ „„ „O N UO N U图 2 一级分光的光纤到户组网方案一 (光分路器安装在户外) 方案二:一级光分路器安装在小区中心机房 根据 用户分布情况及所选定的分路比,在住宅建筑内合适的位置设置楼层配线箱。 入户光缆根据住宅用户数按 1: 1配置,自各用户住宅布放至楼层配线箱。 在小区中心机房安装 ODF,自ODF至楼层配线箱布放驻地网配线光缆,配线光缆芯数根据入户光缆数量的 1~ 于 2芯备用纤且应符合常规规格,在 ODF侧及楼层配线箱内均做成端接续,在楼层配线箱内通过适配器与入户光缆对接。 小区中心机房内 ODF机架内或附近应提供可供运营商安装一级光分路器的空间,并提供运营商安装通局光缆配纤箱的空间。 一级分路器由运营商根据业务需求自行安装,运 营商公网至小区中心机房的通局光缆由运营商自行建设。 参见图 3。 8 配 线 间B 门 洞光 分 路 器通 局 光 缆交 接 / 配 纤设 备上 海 电 信光 缆 配 纤 箱小区驻地光缆网入户光缆光 分 路 器上 海 铁 通光 分 路 器上 海 联 通通 局 光 缆交 接 / 配 纤设 备通 局 光 缆交 接 / 配 纤设 备小区驻地光缆网总配纤架光跳纤光跳纤A 门 洞C 门 洞„ „O N UO N U图 3 一级分光的光纤到户组网方案二(光分路器安装在小区中心机房) 二级分光架构 1. 网络结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