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生产技术措施内容摘要:

医护人员深入工地进行巡回医疗和预防工作。 (6) 及时给职工发放防暑降温的急救药品和劳动保护用品。 、雨季施工安全措施 (1) 防触电。 电源线不得使用裸导线和塑料线,不得沿地面敷设。 配电箱必须防雨、防水,电器布置符合规定,电器元件不应破损,严禁带电明露,机电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采取可靠的接地或接零保 护。 手持电动工具和机械设备使用时,必须安装合格的漏电保护器,工地临时照明灯、标志灯,其电压不超过 36V。 电气作业人员,应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 (2) 防雷击。 井架、龙门架、脚手架、火工材料库等应安装避雷装置。 加强化学及易燃易爆危险品管理。 各类油料、乙炔、氧气等易燃易爆危险品严禁露天存放。 (3) 防坍塌。 随时注意观察洞口边坡稳定情况。 要保证洞口外围溪沟畅通,并备足沙袋,防止溪水倒灌。 (4) 防台风。 应注意防止汛期台风的侵袭。 在此期间,风力增大,水位升高,项目部要及时收听气象台天气预报。 现场各类机械设备、 电气装置、库房等,应注意防止进水受潮。 对仓库、机修房、职工宿舍要及时检查,该加固的一定要进行加固。 大型施工机械在风力达到六级以上时,要采取各种措施 (如放下臂杆、固定行走装置等 ),避免发生各类事故。 、冬季施工安全措施。 冬季施工作业,主要应做好防风、防火、防滑、防冻、防煤气中毒的工作。 (1) 安装的取暖炉,必须符合要求,验收合格后才能使用。 (2) 搞好防滑措施,对斜道、通行道、爬梯等作业面上的霜冻、冰 块、积雪要及时清除。 (3) 大风或大雪天气,应停止高处作业和吊装作业。 (4) 加强用火 申请管理,遵守消防规定,防止火灾发生。 (5) 现场脚手架、土石方机械设备等安全防护,必须按有关规定执 行。 (6) 必须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引水堰坝、隧洞施工安全措施 、凿岩安全措施 (1) 各种凿岩机械必须保持技术状况良好、安全、灵活、可靠。 操作人员须按操作规程作业。 作业前应检查压气胶管接头,机械连接螺帽等是 否安全牢固。 (2) 凿岩前必须进行“四检查”和“四清除”。 即检查和清除炮烟和 残炮;检查和清除盲炮 (由爆破员处理 );检查和清除顶、帮、掌子面浮 石;检查和清除支护的不安全因素。 (3) 凿岩时应做到“四严禁”。 即严禁打残眼;严禁打干眼;严禁戴手套扶钎杆;严禁站在凿岩机钎杆下。 (4) 退出凿岩机或更换钎杆时,应减速慢退,切实注意钎杆位置,避免钎杆脱落伤人。 (5) 隧洞凿岩台架应安装牢固,周边应与洞帮相顶实,前部与掌子面距离应小于 50 公分。 (6) 隧洞凿岩时若遇流砂层或突然涌水地段,应停止作业,并迅速报告项目部及有关部门,制定安全措施。 (7) 作业完毕,应将一切设备和工具移至安全地点。 、隧洞复杂地层掘进技术措施 在破碎、松散等不良复杂地层段中掘进,应遵守“超前锚、短开 挖、弱爆破、早支护、快封闭、勤量测”的原则及时采取措施,派有经验的人员统一指挥,确保安全通过。 (1) 不同类别的围岩,采用不同结构形式的安全防护技术。 (2) 超前锚杆支护法。 施工中一发现可能出现破碎带的迹象,马上沿隧洞轮廓线钻孔,孔深至少应大于循环进尺 1 米 (一般为 35 米 ),然后充填砂浆,再插入锚杆,锚杆的外插角宜为 5176。 — 10176。 ,安设的锚杆使一定区域成为一个整体,以锚杆长度作为控制长度形成模拟挡土墙,通过这个挡土墙来抵抗背后土压,以达到超前支护的效果。 (3) 锚喷网联合支护。 喷锚的效果来源于它的及时性 、独特性、灵活性及柔性密贴性。 喷射混凝土具有比较好的柔韧性,其蠕变性和可压缩性都相当大,其延伸率可达 10%,为了改善喷射混凝土的静态抗拉强度、挠性疲劳强度、冲击强度、抗振性能、柔韧性和抗裂性能,可在每立方米素砼混合料中加入 80— 100 公斤的钢纤维。 这是一种安全、快速、有效的临时支护方法。 钢筋网的作用在于提高喷射混凝土结构物的整体性,使喷层中的应力均匀分布,避免应力局部集中,提高喷射混凝土支护抵抗长期机械震动和爆破震动的能力,可以避免个别危石冒落,并可以防止或减少因混凝土收缩而产生的裂纹,为了起到上述作用, 要求钢筋直径不宜过大,网度不宜过密,应紧贴岩石。 施工中钢筋采用φ 6— 10 毫米钢筋,间距为 200— 300毫米。 (4) 格栅拱模喷复合支护法。 在破碎带与地质条件特差的地段,则在锚网喷的基础上再结合超前锚杆采取格栅拱模喷复合支护措施。 (5) 围岩量测。 现场围岩量测是锚喷支护监控设计和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 通过量测可及时掌握围岩动态和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