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内容摘要:

—— 东非大裂谷, (四)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国徽上有袋鼠和鸸鹋两种动物,其特有动物还有考拉和鸭嘴兽。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绵羊数 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出口产品有羊毛、小麦、牛肉。 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称“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目前,服务业成为澳大利亚的支柱产业。 澳大利亚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 东南沿海 地区,首都:堪培拉,最大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悉尼,第二大城市:墨尔本。 九 、 西半球的国家 (一) 美国 :北美洲中部,西半球和北半球。 北部与加拿大相邻,南部与墨西哥接壤。 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南濒墨西哥湾,海上交通便利。 :陆地面积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和中国,居世界第四。 本土有 50 个州(本土 48 个州, 2 个海外州: 8 : 有 亿人口,以白种人为主,属于移民国家。 首都华盛顿,位于美国本土的东侧,大西洋沿岸。 :平原为主组成 —— 三个南北纵列带; 地势:东西两侧高,中间低 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 广阔的平原组成 , 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一半以上 低缓的阿巴拉契亚山脉 : . 是北美洲最长的河流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 :小麦、大豆、玉米。 :乳畜带(国土的东北地区)、玉米带(国土的中部)、棉花带(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区)、小麦区(国土中部,在玉米带的南北两侧)、畜牧和灌溉农业区(国土的西部地区)、亚热带作物带(墨西哥湾沿岸)。 : :工业体系完整,部门齐全。 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 化工、电子、汽车、飞机等居世界前列。 世纪 90 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最著名的是位于旧金山东南部 的“硅谷”,它是美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 :太平洋沿岸工业区,发展较快;南部工业区,开发较晚;东北部工业区,美国传统的工业区。 但是,美国的消耗量极大,是世界上进口汽车、钢铁、石油、纺织品最多的国家。 :纽约:大西洋沿岸,美国第一大城市和最大的海港 ,芝加哥:美国中部工业中心,圣弗朗西斯科: 有著名的电子工业中心硅谷,洛杉矶:有著名的影视中心好莱坞,休斯顿:墨西哥湾沿岸的航天、石油工业中心。 ①世界最大的资源消耗国和废物排放国;②能分析人均能源消费统计图 、环境的影响 (1)大量进口:煤炭、铁矿石、石油和木材。 (2)大量排放:废气、废水、废物。 (二) 巴西 :西半球和南半球;南美洲的东部,东临大西洋。 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首都:巴西利亚。 人口占南美洲人口总数的一半,是南美洲人口最多的国家。 : 平原和高原为主, 亚马孙平原 和 巴西高原 :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 气候湿热。 : —— 亚马孙河,世界第一大河,世界第二长河 :有土著印第安人、白仁、黑人、黄种人。 各种 族之间互相通婚,形成不同的混血型人,是一个有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 :巴西人民的民间娱乐项目为桑巴舞,每年还有狂欢节。 语言 —— 葡萄牙语。 热带经济作物品种繁多,咖啡、甘蔗、柑橘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咖啡豆、蔗糖、柑橘汁、大豆是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 巴西有“咖啡王国”之称,咖啡园只要分布在东南部。 :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因为东南部是铁矿产的主要分布地区。 交通便利。 在现代工业方面,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等跃居世界重要生产国行列。 从单一的农产品出口国逐渐形成比较完 整的工业体系 :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而亚马孙平原地区人口和城市稀少。 圣保罗是最大的冬夜中心和城市,也是世界特大城市 :存在的问题是①为兴建大型干线公路,跨国公司大量砍伐。 ②发展采矿业,开辟大型农场。 ③垦荒的贫苦农民原始的迁移农业。 使雨林面积大量减少,水土流失严重,珍贵野生动物遭劫,全球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因此,全世界希望巴西重点保护这片原始的热带雨林。 十、 极地地区 ( 一 ) 、南极地区 位置:南极圈以南的南极大陆和周围的海洋合成南极大陆 地形:以高原为主 9 特征:气候特征 —— 裂风、干燥、严寒。 有“冰雪高原”之称;人类宝贵的淡水库; 南极大陆是世界上最寒冷、暴风雪最频繁、风力最强的大陆。 冬季和夏季之分;地球上的“白色沙漠”。 极点:极点是南,沿经线其余方向为北,地球自转呈顺时针旋转。 代表动物:企鹅 考察:我国先后建立了长城站和中山站 ( 二 ) 、北极地区 位置:北极圈以北的地区,包括北冰洋绝大部分,及沿岸的亚、欧、北美三洲大陆的最北部和诸多岛屿 特征:格陵兰岛是地球上最大的岛屿;白令海峡 极点:极点是北,沿经线其余方向为男,地球自转呈逆时针旋转。 代表动物:北极熊 考察:建立了黄河站 八 年级上册 一、从世界看中国 ( 一 ) 、 辽阔的疆域 我国的地理位置: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国土辽阔:陆地领土面积 960 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① 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 20200 多千米,邻国 14 个(东朝鲜、北蒙古,东北、西北俄罗斯,西部哈、吉、塔、阿、巴,西南印度、印尼、不丹,南部缅、老、越。 ) ② 我国领土四至:最北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 航道中心线交汇处,最南是曾母暗沙(南北纬度相差 49 度,距离相离 5500 千米,因而产生了季节差异);最东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最西是帕米尔高原(东西经度相差60 度,距离相距 5000 千米,因而产生了晨昏差异); ③ 临海(从北到南):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领海及内水面积 37 万平方千米,海域面积 300 万平方千米;我国最大的盐场是长芦盐场,最大的渔场是舟山渔场。 ④ 海岸线长 18000 多千米,主要岛屿有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和南海诸岛,有六个海上邻国(自南向北分别是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 、印度尼西亚) 行政区划 行政区:我国的行政区域分为三级:省、县、乡,我国共 34 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 23 个省、 5 个自治区、 4 个直辖市、 2 个特别行政区。 我国的首都是北京。 本节重点:熟记 34 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位置分布与大概轮廓(即课本 7 页图 ) (二)众多的人口 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2020 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 亿,占世界人口 1\5 以上,我国人口增长较快,我国人最多的省是河南省,人口最少的省是澳门,面积最大的省是新疆,面积最小是澳门。 我国的人口政策是: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 人口素质) ① 我国人口的国情是: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人口东多西少。 决定了我国人口政策是计划生育。 ② 会计算人口的密度(人口密度 =该地区的总人口数(人) /该地区的总面积(平方千米)) 人口东多西少: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 500600 人每平方千米),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 10 人每平方千米),面积 57%,人口仅占 6%,东西人口分界线:从黑龙江省的黑河市至云南省的腾冲县。 (三)多民族的大家庭 民族构成:我国共有 56 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占总人口数的 92%,其它 55个民族占总人口的 8%,所以称 为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有 1500 多万人,人口 400 万以上的民族有: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等。 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为集中,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民族政策:平等、团结、互助、民族区域自治。 (我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丰富多彩的文化和传统的体育活动,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很多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 10 二、中国的自然环境特征 (一)地势和地形 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地势 西高东低并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三级阶梯界线的山脉: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和横断山脉;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 P23 活动 1—— 4) 构成各级阶梯的主要地形:第一阶梯主要有青藏高原;第二阶梯包括: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等;第三阶梯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等。 掌握:课本 P22 图2—— 24 页图 2—— 4 我国的主要山脉: ⑴ 东北 西南走向,最西列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间- 列是长白山-武夷山;最东列是台湾山脉 ,其主峰玉山是我国东南沿海最高的山峰。 ⑵ 东西走向,最北列是天山-阴山;中间-列是昆仑山-秦岭;最南列是南岭。 ⑶ 西北-东南走向,主要有阿尔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等。 多在我国西部。 ⑷ 喜马拉雅山是世界最高山脉,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 8848 米为世界最高山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交界处。 ⑸ 南北走向,主要有贺兰山、横断山脉等。 我国的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我国的三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我国的三大平原:东北平 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山区面积广大 (二)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 我国气温的特点:冬季南北温差很大(约 50℃ );夏季南北温差不大,(仅 12℃ )全国普遍高温。 我国温度带的划分 (北 → 南)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高原气候区)。 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的特点: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年降水量空间(地区)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根据降水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