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越酱油公司生产作业管理制度手册(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段。 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经常使用着成千上万件工具,它们的品种繁多,规格复杂,体 积较小、数量很大,容易混淆,丢失和积压。 以机械工业企业来讲,机床上使用的工具等装 备的费用,经常占到机床设备价值的 25% —30%;产品成本中,工具费用一般要占 5—10%。 因此,合理组织工具的供应和节约使用,对保证企业的均衡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加速流动资金周转,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工业企业工具管理的主要任务是 :及时把质量好、价格低廉的成套工具供应给全厂各车 间和工作地;在保证生产正常进行的条件下,不断降低工具的消耗量和储备量;组织监督工 具的合理使用和节约,延长工具使用,降低工具的制造、采购、储存、修复等方面的费用。 企业要搞好工具管理工作,就必须做好工具的分类编号,工具的生产和供应 计划 工作,合理 制定工具消耗定额和储备定额,建立和健全工具的分级管理制度。 (一 )工具的分类和编号 为了有效地进行工具管理,简化生产中所用工具的 计划 、核算和标准化工作,有必要对 工具进行分类编号。 工具的分类, 就是把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工具,按其特性进行分类。 在我国工业企业中,一般采用 “十进位 ”分类法,就是把每一类别的工具再详细分成十组。 例如,机器制造企业的工具可分为切削工具、量具、磨具、冷冲模、热冲模、夹具、金属模 、锻工工具、钳工装配工具和辅助工具等十个大类。 大类下面再按一定类型工具的主要性能 进一步划分为十个分类,如切削工具分为切刀、钻头、螺丝攻,螺丝板牙、铣刀、铰刀、钻 、插齿刀、拉刀和其它刀具。 按同样方法,分类下面划分为 “组 ”,如切刀按其性能又分车 刀、刨刀、插刀等;组下再划分为 “分组 ”,如车刀根据应用 情况划分为粗车刀、光车刀、 螺丝车刀等;最末是 “项 ”依据工具的结构性能划分,如光车刀又分右偏直头光车刀、左偏 直头光车刀、铲型光车刀等。 工具编号就是按工具分类的顺序,对每一种工具给予一个固 定的号码,这个号码是由字母和的。 如左偏直头光车刀的编号是 11122,铲型光车刀的编 号为 1 一 1125。 专用工具在编号前还需把该工具加工的零件或工序的代表字母编入,如零件 A的某种专用工具的编号为 A—1—1127。 工具编号要求简单,保持其技术特征,而又不致互相混淆。 (二 )工具需要量 计划 企业的工具需要量,是按用途、 种类、规格分别计算的。 它由工具消耗量和工具周转量组成。 工具消耗量,是指企业在 计划 期内为完成生产任务而消 耗的工具数量。 工具周转量,是为了保证企 业生产不断地进行而处于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的工具数量。 企业 计划 期工具的消耗量,一般是 根据企业生产 计划 和工具消耗定额确定的,其公式如: 〖 JZ〗〖 SX(B〗某产品计划期〖〗某种工具消耗量〖 SX)〗 =〖 SX(B〗 计划 期该产〖〗品 计划 产量〖 SX)〗 〖 SX(B〗单位产品某种〖〗工具消耗定额〖 SX)〗 工具消耗定额,是指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需要消耗工具的数 量。 它是决定工具需要量 和储备量的必要数据。 企业对工具消耗定额的确定,有两种方法。 一是经验统计法,它主要 是根据工人群众的实际经验,或者对工具消耗统计资料进行估算,而制定出工具消耗定额。 这种方法工作量小,简便易行。 另一种方法是技术计算法,它是根据工具的耐用期限和使用 这种工具的时间长短,来制订消耗定额的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工作量较大,但比较准确。 它的计算公式是: 〖 JZ〗〖 SX(B〗某种工具〖〗的消耗定额〖 SX)〗 =〖 SX(〗〖 SX(B〗制定一定数量产品 时〖〗某种工具的使用时间〖 SX)〗〖〗某 种工具的耐用期限 [SX)] 式中一定产品数量通常以 100 或 1000 个零件 (或产品 )作为计算单位。 对没有消耗定额的 工具,可根据各车间按月估计的工具消耗量,领用的 “以旧换新 ”,按需领用。 在做了上述计算后,再把各种产品消耗某种工具的数量相加,即得 计划 期某种工具消耗 的总 量。 工业企业 计划 期工具需要量,除计算工具消耗量外,还要计算工具周转量。 工具周转量 包括 工具总库的正常储备量,各车间工具室储备量以及使用、修理中工具占用量,一般按经验统 计法确定。 某种工具消耗量和工具周转量相加,再减 去期初期末工具实际盘存数差额。 即可 求得 计划 期该种工具需要量。 企业的工具管理部门,也可以直接将各车间 计划 期申请各种工具的需要量汇总,根据工 具总库周转量的变化情况,编出工具需要量 计划 ,组织工具的制造和供应。 (三 )工具的供应和管理 企业的工具管理部门,除了要负责制定和修改全厂工具消耗定额、周转定额和储备定额 外, 还要有 计划 地合理地组织工具的生产和采购。 企业使用的工具有标准工具和专用工具两大类。 标准工具是指通用于不通零件加工的工具,有标准规定,一般由专业生产的工具厂制造, 企业需 要这种工具时,应由厂外购入。 专用工具是指限用于某种零件上的工具,以及工具车 间制造工具的工具 (二类工具 ),一般均由企业自行组织设计与制造。 外购工具应事先提出计 划,由供应部门负责购入,自制专用工具,应纳入生产技术准备计划,编制工具生产 计划 , 交工具车间生产,及时供应生产需要。 定货点的确定,可以根据周期 (从提出工具定货到工具入库的期限,可以是自制一批工 具的时间,也可以是外购一批工具所需的时间 )及工具平均日耗量,按下述公式计算: 定货点 =最小储备量 +平均日耗量 定货周期 当工具库存由 于逐渐消耗达到定货点时,就应提出定货申请。 当达到最小储备量时,这 批定 货恰好到达,这样,库存就上升到最高点 (最大储备量 )。 当库存又下降到定货点时,再提出 下一批定货。 如此周而复始,可以保证库存储备,使工具供应不致中断。 各车间的工具室 (员 ),从工具总库领取工具后,负责收发、保管和回收,以及统计等工 作。 企业的工具管理部门 (科、车间 ),一般设有工具总库,对外购和自购工具进行统一验收 ,登 记、保管,按车间耗用工具的限额发送各车间工具室 (员 )。 工具总库应有一定工具周转量, 既要保证生产正常需 要,又要有合理的储备,并经常对库存数量进行统计,及时把库存情况 报告厂部工具管理部门以便及时采购和供应,避免供应中断。 为了保证工具的不断供应,工具总库应建立日常 计划 供应制度。 通过这种制度,就可以 知道 何时需要补充工具,及时提出定货申请,使工具的供应保持不中断。 实行这种制度时,要为 每种工具的库存规定最大储备量、最小储备量和定货点,最小储备量也就是保险储备量;最 大储备量是最小储备量加上一批定货的数量。 工具室 (员 )要加强对工作地的服务,及时、成套地把工具供应给生产工人。 凡是工作地 常用 的工具,应配套后,由生产工人长期使用。 既不是全车间使用,又不是某个工人长期需用的 工具,配套后借给生产小组,由小组保管。 至于一些不常用的工具,应由工具室 (员 )保管。 为了做好工具管理工作,班组应有工人工具管理员,负责小组内工具的收发、保管和回 收, 同时,应将厂部 (或车间 )下达的工具消耗指标作为班组经济核算指标之一,作为劳动竞赛评 比内容之一,并对工具进行定期检查、核对和盘点。 (四 )工具的节约使用 工业企业要努力节约使用工具和降低工具消耗,具体办法是: (1)发动和依靠工人群众参加 工具管理,提高工人群众爱护工具的主人翁责任感。 认真 管好、用好工具、不积压、不丢失工具。 (2)加强对工具使用的技术指导。 在使用工具时和操作过程中,严格按工艺规程进行, 防止工具过度磨损和损坏,并推广先进经验,改进工具使用方法。 (3)加强工具的维护、保管、磨刃、回收、翻新、修复工作。 对工具要经常进行维护, 在使 用过程中用钝了的工具,要重新磨刃。 为了保证工具的质量并使工人不致因为自己磨刃而降 低设备利用率,应尽可能组织集中磨刃。 工具要 “以旧换新 ”进行回收,修复、翻新后再继 续使用。 (4)不断提高自制工具的质量,延长工具的耐用时间。 工具的质量好,耐磨、耐用、使 用时间长,就可降低工具消耗,达到节约目的。 (五 )班组工具管理的内容 班组工具管理,是对班组使用的工具,辅助工具和检验、测试用具等进行领用、使用、 保管 、修复而进行的有关组织管理工作。 (1)班组工具管理的任务。 班组工具管理的基本任务 是:及时地申请领用生产中所必要的工具,做好工具的成套性工作,并合理使用和保管,在 保证生产正常进行的条件下,延长工具使用寿命,搞好工具的修复,回收工作,使消耗降低。 (2)班组工具管理的内容: 第一,建立健全工具领用制度。 班组应有工具使用保管卡片,记录操作人员领用工具的 型号。 数量、名称、规格、日期;应根据工艺文件的规定,不得多领,也不能少领。 对于共用工 具也应建卡管理,个人使用时办借用手续,进行登记,用后及时归还。 第二,合理使用工具。 工具的使用应按工艺要求,在工具强度、性能允许的范围内使用 ,严 禁串规代用 (如螺丝刀代凿子、钳子代头 );不容许专用工具代替通用工具,精具粗用的现象 应坚决禁止,并在使用中注意保持精度和使用的条件。 第三,妥善保管 工具。 工具应放在固定场所,有精度要求的工具应按规定进行支撑、垫 靠; 工具箱要整齐,清洁,定位摆放,开箱知数,帐物相符;无关物品特别是私人用品不允许放 在工具箱内,使用完毕后的工具应进行油封或粉封,防止生锈变形,长期不用的工具应交班 组统一保管。 第四,做好工具的清点和校验工作。 由于工具使用的频繁性和场所变更,容易遗忘在工 作 场所或互相误认收管,因此应每天查对工具箱一次,一周帐物核对一次,以保持工具帐物相 符。 贵重和精密工具要特殊对待,切实做好使用保管、定期清洁、校验精度和轻拿轻放等事 项。 量具要做好周期检查鉴定工作,保持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第五,做好工具的修复和报废工作。 工具都有一定的使用寿命,正常磨损和消耗不可避 免, 但凡能修复的应及时采取措施,恢复其原来的性能,如刀具的磨刃、量具的修理等。 对于不 能修复的工具,在定额范围内可按手续报废 (旧 )并以旧换新,对于节约工具和爱护工具的同 志要给予表扬。 班组还应协助做好专用工具的试验 (如试模 )工作,对于专用工具提出修改意见。 对于违反操作规程造成工具夹、刃具报废等情况,要查明原因,追究责任。 个人遗失工 具要填写 “工具遗失单 ”根据情况实行赔偿处 生产作业控制 一、生产控制的程序及方法 1,生产控制的程序,其方法是: 确定控制标准 、 检测执行情况 、 采取纠正偏差的措施 2,生产控制的方法,其方法是: 事前控制 、 事中控制 、 事后控制 二、生产作业控制的手段及内容 1,生产调度,其主要方法有: 调度值班制度 、 调度报告制度 、 调度会议 、 现场调度 、 班前、班后会 2,生产进度控制 某时期内每日完成计划的均衡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日均衡率 =(某时期内每日完成计划百分数之和 /某时期日数) 100% 多品种生产均衡率 =(各种产品每日完成计划百分数之和 /各种产品生产日数之和) 100% 从上面的公式可见,生产均衡率也就是生产作业计划完成率,它表示凡是按作业计划完成的视为均衡生产。 3,工序进度控制,其方法是: 采用加工路线单进行控制 、 采用单工序工票进行控制 三、生产作业控制的方法 进度分析 、 倾向分析 、 统计分析 、 日程分析 、 在制品占用量分析 四、生产及生产作业控制制度 总则: ( 1)为了规范生产进度控制、余力管理,确保企业能按订单要求准时出货,提高生产效率,特指定此制度 ( 2)凡生产进度管理控制及余力管理 涉及的部门和个人都可使用 ( 3)进度及余力管制是了解生产进度并加以控制,进行余力管理,提高生产效率等一系列的活动。 权责规定 1,生管课的权责 ( 1)各制造课生产进度的管理、控制 ( 2)各制造课生产余力管理控制。 2,制造课的权责 ( 1)各作业班、组、生产进度的管理、控制 ( 2)各作业班、组余力管理、控制 3,作业程序 进度管制 ( 1)生管课、制造课通过每日的生产日报表统计、调查每天的成品数量和累计完成数量,以了解生产进度并加以控制,以确保能按订单要求准时交货。 ( 2)生管课、制造课 可利用每天实际生产的数字同预定生产数字加以比较、看有否差异。 也可采用甘特图等方法追踪记录每天的生产量。 ( 3)若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产生差异,应追查原因。 并尽快采取补救措施。 4,控制重点 ( 1)实际生产进度与计划不相符时,生管和相关部门应追查原因,拟订处理对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