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人文科技常识宝典内容摘要:

的途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民族区域自治和外交原则,为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建立社会主义法制奠定了初步基础。 第一届人大的召开和《宪法》的通过,结束了政协代行人大职能、《共同纲领》代替《宪法》的局 面,加强了人民民主制度。 五、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8 年 8 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北戴河会议要求工农业生产高速度发展。 会议通过在农村建立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的决议,认为这是提前建成社会主义并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所必须采取的基本方针,人民公社化运动席卷整个农村。 人民公社的特点是“一大二公”。 “大”是指公社规模大 ; “公”是指实行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 这种做法远远脱离当时农村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和农民思想觉悟的水平,加上“共产”风等风盛行,严重破坏了农村的社会生产力。 f5ab064000090074f2f1ac8c9321283c 11 / 51 更多精品在大家。 大家网 ,大家的。 六、调整国民经济 由于“大跃进”和“反右倾”斗 争的错误,加上连续的自然灾害,从 1959 年起,国民经济发生了严重困难。 1960 年冬,党中央和毛泽东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制订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和一系列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调整。 主要是加强农业生产,缩短基本建设战线。 在城市减少城镇人口,精简职工,节省开支。 到1964 年底,我国调整国民经济的任务基本完成, 1965 年,我国取得了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全部自给,为我国实行第三个五年计划创造了条件。 七、“文化大革命” “文化大革命”运动以 1966 年 5 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五一六通知和 8 月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十六条”为开始标志,到 1976 年 10 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 “文化大革命”是在中国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是在错误理论指导下的错误实践,是多年来党内“左”倾错误的发展导致阶级斗争扩大化的产物,是家长制作风和个人专断、个人崇拜的结果。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破坏社会主义正常发展进程的一场长时间的内乱,使党和人民受到了严重的损失,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 八、外交工作的新突破 1972 年 2 月,中美签订《联合公报》,标志着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开始。 1971 年 10 月,第 26 届联大恢复了我国在联合国和安理会的合法席位,这是中国外交路线的一个重大胜利。 中日关系正常化,中国同西欧、北美和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出现建交高潮,同东欧地区的国家关系也有较大改善。 20 世纪 70 年代前期,毛泽东提出著名的三个世界理论,对外交工作和后来的对外开放政策起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九、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一)“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的制订和实行 1979 年 4 月,中央工作会议针对国民经济的“冒进”造成的严重比例失调,正式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 方针。 六、七月间,全国人大五届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 1979 年国民经济计划,全国的国民经济调整工作正式展开。 1980 年 12 月,中央工作会议决定在经济上实行进一步调整,政治上实现进一步安定团结,实现了经济工作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 经过努力,国民经济调整计划在 1981 年底基本上实现。 到 1982 年,收到明显成效。 这一成效的取得,为全面改革的逐步发展准备了基础和条件。 (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当代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起步和首先突破的。 1978 年,安徽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的 18 户农民 立下了一份实行包干到户的契约,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突破口和标志。 12 / 51 f5ab064000090074f2f1ac8c9321283c 大家网 ,大家的。 更多精品在大家。 包干到户这种适合农村生产力发展的经营方式,得到各地农民的纷纷响应。 1982 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目前实行的各种责任制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 党的十二大以后,农村改革全面开展。 第一步以稳定和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任务。 1983 年 1 月,中共中央下发《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对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了充分肯定。 此后,以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农村第一步改革获得全面稳步的发展。 (三)四个经济特区创立 对外开放是十一届 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兴建经济特区是推进对外开放的一个重大突破口。 1979 年 7 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根据广东、福建两省靠近港澳华侨众多的有利条件,决定对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 1980 年 5 月,决定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各划出一定范围的区域,试办经济特区。 1984 年 4 月,进一步开放上海、广州、天津、大连等 14 个沿海港口城市; 1985 年 2 月,决定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门、泉州、漳州三角地区开辟为经济开放区; 1988 年 4 月,又决定海南建省,海南全省辟为经济特区。 这样,我国形 成了“经济特区 —— 沿海开放城市 —— 内地”的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现代化事业的迅速发展。 (四)香港、澳门的回归 香港、澳门的回归是中国政府用“一国两制”构想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成果。 1984年和 1987 年分别签订中英联合声明和中葡联合声明, 1990 年和 1993 年分别通过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1997 年 7 月 1 日,中国政府正式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并切实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由董建华担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 1999 年 12 月 20 日 ,澳门回归祖国,由何厚铧担任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胜利,标志着中国人民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五)我国国际战略的调整 党的十五大报告对我国国际战略作了充分阐述:要坚持邓小平的外交思想,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反对霸权,维护世界和平。 致力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尊重世界的多样性。 坚持睦邻友好。 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改善和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的关系。 坚持平等互利的原 则,同世界各国广泛开展贸易往来、经济技术合作和科学文化交流,促进共同发展。 积极参加多边外交活动,充分发挥我国在联合国以及其他国际组织中的作用。 在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一切愿意和我党交往的各国政党发展新型的党际交流和合作关系,促进国家关系的发展。 我国的国际战略立足于建立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 (六)国有企业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是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增强企业活力开始的。 (1)1978 年 12 月~ 1980 年 6 月,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阶段。 (2)1980 年 6 月~ 1982 年底,试行经济责任制阶段。 在扩大企业自主权 试点的基础上,对企业实行利润包干的经济责任制。 (3)1983 年~ 1987 年,试行利改税和深化企业内部改革阶段。 f5ab064000090074f2f1ac8c9321283c 13 / 51 更多精品在大家。 大家网 ,大家的。 (4)1987 年~ 1991 年,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完善企业经营方式阶段。 (5)1991 年~ 1993 年,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为重点的企业改革阶段。 (6)1994 年至今,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深化企业改革阶段。 (七)金融税收体制改革 金融体制改革的历程: 1979 年恢复中国农业银行,将中国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分设出来; 1983 年决定中国人民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同时成立中国工商银行; 1986 年 恢复交通银行,后来又成立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和上海、深圳交易所等。 初步形成我国的金融系统。 财税体制改革的历程: (1)改革企业财务管理体制,调整国家与企业的利润分配关系。 1978 年试行企业基金制度; 1981 年实行利润留成制度; 1983 年起实行利改税; 1987 年实行多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扩大企业财权; 1988 年进行“税利分流、税后还贷、税后承包”试点; 1992 年改革企业财务制度和企业会计制度; (2)改革财政预算管理体制,调整中央与地方财力分配关系。 从 1980 年起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体制;从 1985 年起实行“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体制;从1988 年起实行“地方包干”体制;从 1992 年起试点并推广、普及“分税制”,实行了一些特殊管理体制; (3)改革税收制度,加强税收调节经济的作用。 从 1981 年起建立涉外税制;从 1984 年起建立和健全所得税制;从 1982 年起建立若干体现特殊调节作用的税种;改革农业税; (4)改革财政管理制度,拓展理财渠道。 从 1992 年起试行变式预算制度;改革资金管理体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对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大力发展财政信用。 (八)科技体制改革 (1)1985 年 3 月,中共 中央颁布了《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其指导思想是:科学技术必须要面向经济建设,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 (2)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改革过程中我国的科技规划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日益多层次化,二是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相结合,中央计划和地方性的计划相结合。 第四节 中共党史 一、五四运动 1919 年 5 月 4 日,北京大学等 13 所大专院校的学生 3000 多人在天安门前集会并举行游行示威,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口号,一致要求惩办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个亲日派卖国贼,并拒绝在巴黎和会的“和约”上 签字。 学生的爱国行动遭到北洋军阀政府的镇压,却迅速得到全国各界的支持。 五四运动取得了胜利。 五四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4 / 51 f5ab064000090074f2f1ac8c9321283c 大家网 ,大家的。 更多精品在大家。 1919 年 5 月,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刊出一期由他主编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并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对马克思主义作了比较全面、系统的介绍。 同年 3月和 5 月,北京和上海分别成立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和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920 年 8 月,中国共产党上海早期组织建立,其成员有陈独秀、李达、 李汉俊、陈望道等。 这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的发起组织。 1920 年 10 月,李大钊、张国焘等在北京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 这是北方最早的党组织。 1921 年 7 月 23 日至 8 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和浙江嘉兴举行。 大会决定,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 —— 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 大会制定了工作计划,选举了陈独秀、张国焘、李达三人组成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 一大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 四、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1922 年 7 月 16 日至 23 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并发表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宣言》分析了中国革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分析了中国社会状况,阐明了中国社会的性质、革命的性质。 《宣言》规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党的最高纲领是: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工农专政的政权,铲除私有制,逐渐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 党的最低纲领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 (东三省在内 )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这就是党在民主革命阶段 的纲领。 为了实现反帝反军阀的革命目标,党的二大通过了《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案》;根据列宁的建党学说,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了党的组织原则。 五、第一次国共合作 1923 年党的三大通过了《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决议》,决定全体党员可以以个人的名义加入国民党,同时要求党员保持在政治上、组织上的独立性。 1924 年 1 月,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由孙中山主持。 共产党员李大钊、毛泽东、林伯渠、瞿秋白等参加了大会。 会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 国民党 一大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六、八七会议 面对蒋介石、汪精卫集团反共面目的公开暴露,陈独秀等人一味采取退让政策。 这进一步助长了蒋介石、汪精卫集团的反革命气焰。 在革命的危急关头,中共中央于 1927 年 8月 7 日在汉口召开了紧急会议 ,即八七会议。 八七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教训,坚决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总方针。 八七会议后 , 瞿秋白开始担任中央领导工作。 七、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创立 f5ab064000090074f2f1ac8c9321283c 15 / 51 更多精品在大家。 大家网 ,大家的。 毛泽东在 1928 年 10 月和 11 月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 存在 ?》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著作,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光辉思想。 1。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