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消防安全制度及各级岗位消防安全职责内容摘要:

、电热器等设备的高温部位靠近非 A 级材料、或导线穿越 B2 级以下装修材料时,应采用 A 级材料隔热; (五)不应用铜线、铝线代替保险丝。 (六)电气设备的安装和线路的敷设还应符合GB5030320 GBJ168 GB500459 GB5009898 中的有关要求。 六、 用火、动火安全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需要动火施工的区域与使用、营业区之间应进行防火分隔; (二)电气焊等明火作业前,实施动火的部门和人员应按照制度规定办理动火审批手续,清除易燃可燃物,配置灭火器材,落实现场监护人和安全措施,在确认无火灾、爆炸危险后方可动火施工; (三 )禁止在营业时间进行动火施工; ( 四 )不应使用明火照明或取暖,如特殊情况需要时应有专人看护; 由于未听从安排或使用不当造成隐患或险情的,视情节严重计警告或辞退。 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制度 一、 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管理由工程部门负责,工程部经理 司维 为责任人。 二、 场所内严禁储存易燃易爆危险物品。 三、 场所内确需使用易燃易爆危险物品时,应上报工程部负责人审批,经批准后,根据需要限量使用,使用量不应超过一天的用量,且应由专人管理、登记。 四、 使用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场所必须 加强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采用通风措施,使其低于爆炸极限; (二)严禁烟火,杜绝可能产生火种的一切因素; (三)采取配备防爆型装置的电气设备和电气照明设备; (四)使用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设备、容器、管道,凡能产生静电引起燃烧爆炸的,要按照有关规定安装导除静电的装置; (五)使用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场所要按不同性质的物资,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并经常检查,保证有效。 (六)不准在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房间施焊和其他可能引起火灾的操作。 五、 由于未听从安排或使用不当造成隐患或险情的,视情节严重计警告或辞 退。 义务消防队组织管理制度 一、 义务消防队由消防安全管理人 张庆 总负责并兼任义务消防队总指挥; 二、 义务消防队下设副总指挥由 李立东 担任、灭火行动组组长由 武建辉 担任,副组长由 李建军 担任、疏散引导组组长由 谢健 担任,副组长由 徐琳 担任、现场警戒组组长由 屈海燕 担任,副组长由 顾远翔 担任、安全防护组组长由 张巍扬 担任,副组长由 尹彦杰 担任、通讯联络组组长由 王纳 担任,副组长由 吴大艳 担任; 三、 义务消防队平时开展防火宣传和检查,定期接受消防训练;发生火灾时实施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扑救初期火灾、组织疏 散人员,引导消防队到现场,协助保护火灾现场; 四、 消防安全责任人为专职和义务消防队的建设提供必要的经费和组织保障,并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和装备; 五、 消防安全管理人应制定义务消防队年度消防安全训练计划,确定训练内容及授课人,并严格按照年度消防安全训练计划,组织全体员工参加消防训练; 六、 义务消防队应在发现火灾一分钟内形成有在场员工组成的第一灭火力量,在 3 分钟内形成由其他人员组成的第二灭火力量; 七、 义务消防队每半年开展一次消防业务培训和灭火应急疏散演练。 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制度 一、 所有员工应熟悉本单位疏散逃生路线及引导人员疏散程序,掌握初期火灾扑救和避难逃生设施的使用方法,建立有针对性地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二、 消防安全管理人与各行动组职责 (一)消防安全管理人 张庆 为总负责人,负责组织开展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 (二)各行动组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职责: 疏散引导组,负责疏导包厢及化状室之消费者,引导客人由最近的安全出口逃生; 现场警戒组,负责该区域之秩序并协助四周警戒,防止消费者搭乘电梯及返回火场; 安全防护组,负责将伤患带至空气畅通之安 全处,并送医急救; 通讯联络组,负责与消防中队联系,并广播告知消费者依指示迅速撤离。 三、 消防安全管理人担负消防中队到达火灾现场之前的职责,组织开展灭火和应急疏散等工作,做到一分钟区域人员初期灭火,三分钟组成消防编组,进行报警、疏散、警戒、灭火、救护等职责。 四、 当确认发生火灾后,应立即启动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并同时向公安消防机构报火警;店领导执行预案中的相应职责;组织和引导人员疏散,营救被困人员;使用消火栓等消防器材、设施扑救初起火灾;派专人接应消防车辆到达火灾现场;保护火灾现场,维护现场 秩序。 五、 每季度组织员工熟悉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通过预案演练,逐步修改完善。 六、 对不能及时掌握应急疏散能力的员工以辞退处理。 消防安全工作考评和奖惩制度 一、 消防安全工作考评和奖惩工作由保卫部经理吴建辉负责组织实施,负责对单位各岗位员工、各部门负责人日常消防工作情况进行考评和奖惩; 二、 通过建立消防考评和奖惩制度,督促各岗位员工和各部门负责人重视消防工作,做到消防工作长抓不懈; 三、 考评工作分为季度考评和全年考评,考评内容包括: (一)对防火巡查的情况进行 考评; (二)对防火检查情况进行考评; (三)对员工参加消防教育培训情况进行考评; (四)对员工掌握消防常识、技巧进行考评; (五)对各部门消防负责人开展的消防工作进行考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