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道运输技术探讨内容摘要:

使用。 地锚坑的位置应选择地质较好的区域,地锚开挖深度应满足计算结果的要求,并开足马道,且不宜太宽,马道与地面的夹然不大于 45 度。 地锚的回填土应分层夯实,且高出原地面 30 公分。 若地锚使用时间较长或处于潮湿地带,应 索道运输技术探讨 对地锚及钢丝绳采取防腐措施。 钢丝绳的 锚固应采用相应绳卡连接,钢丝绳之间不得缠绕连接。 8. 索道的运输 . 索道试运行 索道架设完成后,应该首先对各部位进行全面的检查、验收,合格后应首先进行试运行试验,试运行分为空载试验、半负荷试验和标准负荷实验。 空载试验:从上料口安装一只料斗发车,由慢速至额定速度进行试验,查看料斗是否可以顺利通过地物。 半负荷试验:料斗中分别加载 25%、 50%、 75%、 100%的负荷进行慢速、中速、快速试验,每次试验中至少进行一次制动试验,并对索道整体和结构零件进行全部检查:绳索是否下降、支架是否变形、地锚是否松动、滑车是否有裂纹 、其他配件是否出现问题等。 并应按照附表中的检查项目,详细检查,合格后方可开始进行额定的运输。 . 索道运输 索道的运输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材料装卸、机械操作、通信联络等。 其中,物料的装卸是影响运输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不同类型的材料应选择不同的器具固定,比如 :基础砂、石、水泥等散装骨料一般采用料桶来运输,基础钢筋及铁塔塔件一般采用打捆固定运输,玻璃(瓷)绝缘子一般不拆除原包装直接运输,合成绝缘子等细长易折材料一般采用带包装加补强后运输,金具材料一般采用组装成串多挂点运输。 具体如下: 1) 砂、石、水泥材料运输 装卸散装骨料的料斗一般选择可翻转的铁桶,容积一般为 ,每桶的总重量约为 150200kg,如图所示: 水泥材料的运输,一般采用自制的钢筋框架运输,每次可运输水泥 4 包,重量控制在 200kg。 若运输距离较长,需要负荷运行时,应在设计计算中进行校核,从而确定料斗之间的最短距离。 2) 基础钢筋、铁塔塔件、金具等材料运输 索道运输技术探讨 基础钢筋、铁塔塔件都比较细长,运输时应采用打捆固定、多吊点试运输。 部分铁塔主材单件重量大于 400 公斤,人力无法搬运和装卸,这时就应该在上下料口设置简易的吊装设备或配置吊车。 架 线金具单件较小、重量较轻、但件数较多且可连接成串,故在运输时可在上料点组装成串,然后多吊点运输。 3) 合成绝缘子运输 合成绝缘子一般较细长且容易折损,运输时应做好补强措施,补强一般选择较长的树木进行。 . 索道的维护与调整检查的项目分别为: 1) 索道钢丝绳的收紧程度,采用参照物及敲击试验。 2) 支架是否稳定牢固,有无倾斜。 3) 地锚埋设是否正常,是否有突起。 4) 驱动设备是否正常,制动系统是否良好,构件是否齐全。 5) 索道滑车是否转动正常,构件是否齐全。 9. 索道运输的安全措施 . 索道架设:  现场施工时应按照施工方案埋设相应规格的地锚,安 装支架、驱动装置、架设工作索。  索道中间支架的高度应根据地形调节,保证 各工作索紧线后位置合理,方便货车通过。  驱动装置不宜设置在承载索下方,宜通过高速滑车将驱动装置引至较安全位置。  提升工作索时应做好监控工作,防止绳索缠绕;且应慢速牵引,防止弹跳过大引发受力骤增。 . 物料运输:  不同材料选择相适应的材料容器。  索道路径下方应做好警戒和监护工作。  金具、零星材料应打包运输,固定可靠,防止中途坠落。  较重材料运输时,应在上下料口设置简易吊装装置。 索道运输技术探讨  货车的间距应根据货车容积、索道运力、绞磨马力、装载时间等综合决定 ,一般宜取 80 米 150 米。 . 索道拆除:  索道拆除应按从终端到始端、从高处向低处的原则,与索道架设的工序相反。  在山坡上拆除绳索时,应采取措施防止绳索自动上滑。  拆除各部件前,应首先放松承载索和索引索,使各部件不受力后再进行拆除。 10. 参考文献: 2) 《架空索道工程技术规范》( GB501272020) 3) 《货运架空索道安全规范》( GB121412020) 4) 《架空输电线路钢管塔运输施工工艺导则》( Q/GDW3512020) 5) 《输电线路工程货运架空索道运输施工工艺导则》( Q/GDW4182020) 6) 《国家电网公司 输电线路工程货运架空索道运输标准化手册》 2020 11. 附件 . 附件一:索道受力过程: . 附件二:索道设计过程: . 附件三:索道计算示例: . 附件四:利用 EXCEL 进行数据计算 索道运输技术探讨 附件一:索道的受力计算: 1. 承载索的选择原则 当集中荷重作用于档距中点时(对于双支点架空索道)或作用于耐张段内最大档距中点(对于多支点架空索道)时,承载索的张力及弛度均为最大,承载索需按照此条件进行计算,其选择的一般原则为:  在最大张力情况下,其强度安全系数不小于。  在运输过程中,需保持其对地面任何障碍物有一定的安全距离。  承载索在重载情况 下,档距中点的最大弛度应不小于档距的 7%,同时又为了避免因承载索弛  度过大而增大牵引索的牵引力,档距中点的最大弛度不大于档距的 10%。  考虑架设施工方便,同时提高索道运载能力,以满足大吨位钢管杆件的运输要求,承载索可采取多分裂组合型式。 2. 承载索的最大张力 . 无集中荷重作用时(如图 所示): 图 无集中荷重作用示意图 式中: T —— 承载索的平均张力, kg; H —— 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