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控制机械手论文设计内容摘要:
也是实验条件所限,在 次我们主要介绍开关量接口电路。 可编程序控制器优点之一是抗干扰能力强。 这也是其 I/O 设计的优点之处,经过了电气隔离后,信号才送入 CPU 执行的 ,防止现场的强电干扰进入。 如下图就是采用光电耦合器 (一般采用反光二极管和光电三极管组成 )的开关量输入接口电路: 输出接口电路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输出有:继电器输出 (M)、晶体管输出 (T)、晶闸管输出(SSR)三种输出形式。 (1) 输出接口电路的隔离方式 10 (2) 输出接口电路的主要技术参数 响应时间是 指 PLC从 ON状态转变成 OFF状态或从 OFF状态转变成ON 状态所需要的时间。 继电器输出型响应时间平均约为 10ms;晶闸管输出型响应时间为 1ms 以下;晶体管输出型在 以下为最快。 继电器输出型具有较大的输出电流, AC250V 以下的电路电压可驱动纯电阻负载 2A/1 点、感性负载 80VA 以下( AC100V 或 AC200V)及灯负载 100W以下( AC100V 或 200V)的负载; Y0、 Y1 以外每输出 1 点的输出电流是 ,但是由于温度上升的原因,每输出 4合计为 的电流,输出晶体管的 ON电压约为 ,因此驱动半导体元件时,请注意元件的输入电压特性。 Y0、 Y1 每输出 1 点的输出电流是 ,但是对 Y0、 Y1使用定位指令时需要高速响应,因此使用 10— 100mA 的输出电流;晶闸管输出电流也比较小, FX1S 无晶闸管输出型。 开路漏电流是指输出处于 OFF 状态时,输出回路中的电流。 继电器输出型输出接点 OFF 是无漏电流;晶体管输出型漏电流在 以下;晶闸管较大漏电流,主要由内部 RC电路引起,需在设计系统时注意。 输出公共端( COM) 公共端与输出各组之间形成回路,从而驱 动负载。 FX1S 有1点或 4点一个公共端输出型,因此各公共端单元可以驱动不同电源电压系统的负载。 电源 PLC 的电源在整个系统中起着十分重要得作用。 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可靠得电源系统是无法正常工作的,因此 PLC 的制造商对电源的设计和制造也十分重视。 一般交流电压波动在 +10%(+15%)范围内,可以不采取其它措施而将 PLC 直接连接到交流电网上去。 如 FX1S 额定电压 AC100V— 240V,而电压允许范围在 AC85V— 264V 之间。 允 11 许瞬时停电在 10ms 以下,能继续工作。 一般小型 PLC的电源输出分 为两部分:一部分供 PLC 内部电路工作;一部分向外提供给现场传感器等的工作电源。 因此 PLC 对电源的基本要求: ①能有效地控制、消除电网电源带来的各种干扰; ②电源发生故障不会导致其它部分产生故障; ③允许较宽的电压范围; ④电源本身的功耗低,发热量小; ⑤内部电源与外部电源完全隔离; ⑥有较强的自保护功能。 PLC 的工作原理 由于 PLC以微处理器为核心,故具有微机的许多特点,但它的工作方式却与微机有很大不同。 微机一般采用等待命令的工作方式,如常见的键盘扫描方式或 I/O 扫描方,若有键按下或有 I/O 变化 ,则转入相应的子程序,若无则继续扫描等待。 PLC 则是采用循环扫描的工作方式。 对每个程序, CPU 从第一条指令开始执行,按指令步序号做周期性的程序循环扫描,如果无跳转指令,则从第一条指令开始逐条执行用户程序,直至遇到结束符后又返回第一条指令,如此周而复始不断循环,每一个循环称为一个扫描周期。 扫描周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一是 CPU 执行指令的速度;二是执行每条指令占用的时间;三是程序中指令条数的多少。 一个扫描周期主要可分为 3个阶段。 输入刷新阶段 在输入刷新阶段, CPU 扫描全部输入端口,读取其 状态并写入输入状态寄存器。 完成输入端刷新工作后,将关闭输入端口,转入程序执行阶段。 在程序执行期间即使输入端状态发生变化,输入状态寄存器的内容也不会改变,而这些变化必须等到下一工作周期的输入刷新阶段才能被读入。 程序执行阶段 在程序执行阶段,根据用户输入的控制程序,从第一条开始逐步执行,并将相应 12 的逻辑运算结果存入对应的内部辅助寄存器和输出状态寄存器。 当最后一条控制程序执行完毕后,即转入输入刷新阶段。 输出刷新阶段 当所有指令执行完毕后,将输出状态寄存器中的内容,依次送到输出锁存电路(输出 映像寄存器),并通过一定输出方式输出,驱动外部相应执行元件工作,这才形成PLC的实际输出。 由此可见,输入刷新、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三个阶段构成 PLC 一个工作周期,由此循环往复,因此称为循环扫描工作方式。 由于输入刷新阶段是紧接输出刷新阶段后马上进行的,所以亦将这两个阶段统称为 I/O 刷新阶段。 实际上,除了执行程序和I/O 刷新外, PLC 还要进行各种错误检测(自诊断功能)并与编程工具通讯,这些操作统称为“监视服务”,一般在程序执行之后进行。 综上述, PLC 的扫描工作过程如图 1— 4所示。 显然扫描周期的长短主要取决 于程序的长短。 扫描周期越长,响应速度越慢。 由于每个扫描周期只进行一次 I/O刷新,即每一个扫描周期 PLC 只对输入、输出状态寄存器更新一次,所以系统存在输入输出滞后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系统的响应速度。 但是由于其对 I/O 的变化每个周期只输出刷新一次,并且只对有变化的进行刷新,这对一般的开关量控制系统来说是完全允许的,不但不会造成影响,还会提高抗干扰能力。 这是因为输入采样阶段仅在输入刷新阶段进行, PLC 在一个工作周期的大部分时间是与外设隔离的,而工业现场的干扰常常是脉冲、短时间的,误动作将大大 13 减小。 但是在快速 响应系统中就会造成响应滞后现象,这个一般 PLC 都会采取高速模块。 总之, PLC 采用扫描的工作方式,是区别于其他设备的最大特点之一,我们在学习和使用 PLC当中都应加强注意。 14 第三章 机械臂的 PLC 控制。plc控制机械手论文设计
相关推荐
第三章 气动系统设计第一节 气动回路设计一. 明确边料机气动系统自动工作过程的要求 I 升降汽缸:接通电源,活塞杆由内向外运动,支架上升; II 装卸边料汽缸:接通电源,活塞杆由外向内运动,装卸边料卷取管; III 装卸边料汽缸:接通电源,活塞杆由内向外运动,装卡边料卷取管; IV 升降汽缸:接通电源,活塞杆由外向内运动,支架下降; V 压力杆汽缸:接通电源,活塞杆由内向外运动
4 r f 为等效电阻; r f=r∥ r 3+r p 为二极管 vd vd2 导通时的动态电阻。 振荡电路刚起振时,输出电压 u 0 幅度较小,r d a u输出电压 u 0 幅度逐渐增大,导致二极管动态电阻 r da u u 0 幅度趋于稳定,最终电路达到稳定振荡状态。 电路参数选择 选择 r、 c 为了使 rc 选频网络的特性不受集成运算放大器的输入输出电阻的 影响,在选择 r 时
,作为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监控措施。 除了工厂内的各项指标的质量控制测试外,我们的产品还定时到由行业规定的独立实验室送检,或由独立实验室检验人员随机到工程抽样进行检测,所有这些措施都是雷诺板可靠质量的有力保证。 正如美国最大的复合铝板加工商-MCP 公司的见证,在其工厂加工的每一块雷诺板,板材厚度的误差几乎是零
AC地址,配置运维简便; ? 高 带宽 — 模式下,桥接带宽上限可达 300M; ? 高 稳定性 — 特有 的 防挂死机制,保障桥接链路时时畅通 ; ? 完整的产品线 — 涵盖无线网桥、室外 AP、及客户端设备( CPE)。 总结: 无论是学校大规模的宿舍、教室全覆盖无线上网,还是图书馆、礼堂、会议室等小范围的密集接入,或者各个校区之间和校园“信息孤岛”的连接, 上海博达
理,不服从指挥,违反现场管理制度严重者,停止其工作,并退回公司。 9. 3 施工安全制度 ( 1)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凡参加施工人员,要熟悉本工种安全技术规程,在操作中,应坚守工作岗位,严禁酒后操作。 ( 2)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禁止穿拖鞋、带钉易滑鞋。 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 ( 3)在安全措施不落实,存在安全隐患时,工人有权拒绝施工,并提出改进措施。 (
施工图提出指导性建议,确保设计及施工效果,满足设计层高的要求,以指导施工。 对布局复杂、管线密集、技术要求高的部位采取断面综合管线图。 必要时采取实物模型的方法,以便能真实准确地反映各专业管线的标高、坐标及走向,通过这些方法来暴露矛盾,提出解决方法,避免在施工中发生管线打架现象。 精品文档 3. 3 材料供应保证措施 施工材料供应是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的又一重要环节。 材料管理好坏会对工程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