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联机安装调试方案内容摘要:
米, 3 匹、 5 匹不应超过 3 米。 9. 卡式机、风管机风口离地面不应超过 3 米。 22 10. 当高度超过以上要求时,应提高机组静压加装辅助电加热。 (三) 室内机安装 开箱检查机组有无损伤,随机附件和技术资料是否齐全,并有专人保管。 吊架安装平稳牢固,吊杆不应自由摆动,当吊杆长度≥ 6 米时,应采用角钢作吊杆。 吊杆与托盘相连应采用双螺母紧固,下面加弹簧减振垫片。 (四) 室内机检修口 室内机附近必须预留检修口,能够方便的进行电机、电脑板的拆卸维修。 检修口尺寸必须保证 ≥ 400 400mm。 (五) 室内机风系统 室内机与风管的连接应采用软连接,防止振动及噪音传到风管及室内。 高静压风管机送风管加消音静压箱降低风机噪音。 风管机必须要做回风管,不能省掉。 (六) 空调风口 风口材质主要有铝合金、木质、塑料 ABS 等三种,在湿度较大地区,不推荐采用铝合金风口,夏季制冷时易产生结露现象,必须选用铝合金风口时,应对风口做妥善保温处理。 风口安装考虑与装修配合,尽量保证风口在装饰面中心或对称。 23 送回风口间距适中,太小易形成短路,且应保证送回风口在同一房间,否则易形成气流断路。 风口固定螺丝不要固定 在风口外表面,应尽量固定在风口侧面上。 风口安装位置过高(超过 4 米)建议选用旋流风口或球形风口以保证制热效果。 回风口应加装过滤网;为防止回风风速高噪音大,回风口面积应大于送风口面积的 倍。 安装嵌入机面板不能用手直接转动或推拉导风板,防止导风板连接件脱落或损坏。 (七) 室内机安装后检查 检查内机接水盘内是否有异物或脏堵,并予以清理。 用手转动风机叶轮,是否有卡涩或异常声音,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八 )通电试运转,检查风机、水泵、电子膨胀阀、线控器、指示灯是否正常,如有异常,予以维修或更换 (九)膨胀螺栓打孔方 法: 在放完线确定室内机的位置后,把电锤绑在木杆头上,开关绑在手的位置,这样,一个人在地面上就可以准确地钻孔,而不需要梯子或龙门架。 (十)上丝杆及内膨胀螺栓方法: 采用一根六分的长镀锌钢管,一头焊接一个相应的套筒扳手, 24 另一头焊接横把手。 操作时把上有内爆螺栓的丝杆插入套筒扳手内,一个人站在地面上用钢管向上撞击几下,拧紧螺丝即可。 三、常见质量问题及解决措施 问题 1: 机型不正确 解决措施 :发现机型不正确,必须按图纸要求进行改正,并对其他机型进行复查。 问题 2: 不加回风箱 解决措施 :冷热量损失太大,必须加回风箱 问题 3: 室内机不水平 解决措施: 调整 室内机至水平,否则易漏冷凝水 问题 4: 室内机接水盘有赃物 解决措施 :易堵塞出水口,把赃物清理干净,再检查其他有无此现象 问题 5: 面板与天花板之间有缝隙 解决措施: 有缝隙易产生冷凝水,调整室内机至无间隙 问题 6: 出、回风口不加软连接 解决措施: 出、回风口必须加软连接,要防火帆布,长度不大于150mm。 长度大于 150mm 易产生冷凝水 四 、 验收资料 设备(开箱)进场验收记录 鲁 TK- 007 材料、成品、半成品进场验收记录 鲁 TK- 008 合格证贴条 鲁 TK- 009 复印件(或抄件)贴条 鲁 TK- 010 25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鲁 TK- 040 通风与空调设备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鲁 TK- 049 第四节 冷热 (媒 )管道系统安装 一、工艺流程 支架制作 —— 按图纸要求配管 —— 焊接 —— 吹污 —— 气密性试验 —— 真空干燥 —— 保温 二、施工工艺及标准 (一)配管原则 :冷媒配 管严守配管三原则:干燥、清洁、气密性。 清洁是施工时应注意管内清理,焊接时氮气置换焊,最后是吹净。 施工前应检查各管段的管径、管长是否超出规定值,下表是以KMR 机型为例的相关技术数据,其他机型的相关参数可以参照相关产品的《技术手册》。 冷媒管(单程)长度 室内机最大 100 米 室外机到第一分支(主) 最大 75 米 第一分支后配管长度 最大 50 米 室外机间的配管长度 至第一分支后 5 米以内 内外机 高差 室外机在上 最大 50 米 室外机在下 最大 40 米 室外机高低差(同一系统) 米内 最好同一 水平 26 室内机高差 最大 20 米 (二)材料质量 管子、管件、阀门必须有出厂合格证书,其各项指标符合国家及部颁标准。 氟利昂制冷剂系统当管道直径大于或等于 25mm 时,可采用无缝钢管;直径小于 25mm 时,应采用紫铜管;现在一般都使用紫铜管。 管子、管件使用前应进行外观检查:无裂纹、缩孔、夹渣、折叠、重皮等缺陷,无超过壁厚允许偏差的锈蚀或凹陷,螺纹密封面良好,精度及光洁度达到设计要求。 铜管内外表面应光滑、清洁,不应有针孔、裂纹、起皮、气泡、粗拉道、夹杂物和绿锈,不应有分层,端部平整,无毛刺、无划伤、压入物 、碰伤。 管道法兰密封面应光洁,不得有毛刺及横向沟槽,带有凹凸面的法兰应能自然嵌合,凸面的高度不得高于凹槽的深度。 螺栓及螺母的螺纹应完整,无伤痕、无毛刺、残断丝等缺陷,螺栓与螺母应配合良好,无松动或卡涩现象。 非金属垫片应质地柔韧,无老化变质或分层现象,表面不应有折损、皱纹等缺陷。 27 (三)管道加工 1. 管子切口表面应平整,不得有裂纹、重皮、毛刺、凹凸、熔渣等缺陷; 2. 切口平面允许倾斜偏差为管子直径的 1%; 3. 铜管及铜合金的弯管可用热弯或冷弯,椭圆率不得大于 8%; 4. 铜管管口翻边应保持同心,不得出现裂纹、分层豁口及褶 皱等缺陷,并应有良好的密封面; 5. 制冷剂管道系统不得使用焊接弯管及褶皱弯管; (四)管道安装 1. 冷媒管路施工应保持管内干燥,应尽量避免在雨天进行冷媒管路施工。 冷媒铜管内部应保持清洁,在施工前用氮气吹洗或用棉纱擦拭内壁,两端用扎带封堵,防止灰尘或异物进入管内。 2. 制冷剂液体管道不得安装成有局部向上凸起的管段既气囊,气体管道不得安装成有局部向下凹陷的管段,避免出现液囊; 3. 从液体干管引出支管时,应从干管底部或侧面接出;从气体干管引出支管时,应从干管顶部或侧面接出。 有两根以上支管与干管相连,连接部位应错开,间距不小于 2倍 支管直径,且不小于 200mm。 4. 焊缝及热影响区严禁有裂纹,焊缝表面无夹渣、气孔等缺陷。 5. 紫铜管承插焊接时,承插口的扩孔深度不应小于管径,扩口方向应迎介质流向; 6. 热力膨胀阀的安装位置应高于感应包,感应包应安装在蒸发器末端的回气管上; 28 7. 保温管道与支吊架之间应垫以绝热衬垫或经防腐处理的木块,其厚度应与绝热层相同,表面平整,衬垫接合面的空隙应填实; 替换氮气的方法 冷媒管焊接过程中必须进行充氮保护,充氮压力为。 充氮保护施工方法为,从一端充入氮气,其他开口堵住,氮气必须流经焊接处,从另一开口处流出。 这样会有效防止管内氧化的产生。 冷媒管封堵 冷媒管的包扎十分重要以防止水分、脏物灰尘等进入管内,冷媒管穿墙一定要将管头包扎严密,暂时不连接的已安装好的管子要把管口包扎好。 冷媒管钎焊冷媒管钎焊的准备 A 检查钎焊条的质量好坏、焊接设备的状态,铜管切口表面要求平整, 不得有毛刺、凹凸等缺陷,切口倾斜偏差不能超过管子直径的1%。 , 不需使用助焊剂。 焊接温度为 7008450C,钎焊工作易在向下或水平侧进行,尽可能避免仰焊,接头的分支口一定要保持水平。 否则会因焊接质量不好 造成泄露。 C. 冷媒管与电子膨胀阀盒焊接时,应对阀体采取保护措施,防止焊接时高温造成阀体损坏。 D.冷媒管与内机焊接时,卡式机、风管机等机型应将气、液温度传感器拔下,防止高温损坏温度传感器,重新接入时,仔细核对气、液传感器,防止接反;对电线、电器元件、外壳等易燃、易损部位采 29 取保护措施,防止焊接时造成损坏。 1直径小于 的铜管一律采用现场煨制,冷弯采用专用弯制工具,椭圆率不应大于 8%,并列安装配管弯曲半径相同,间距、坡向、倾斜度应一致。 大于 的铜管应采用冲压弯头。 1扩口连 接 冷媒铜管与室内机连接采用喇叭口连接,因此要注意喇叭口的扩充质量(扩喇叭口)。 管道焊接时扩杯形口,采用承插口焊接方式,其中承口的扩口深度不应小于管径,扩口方向应迎冷媒流向,切管采用切割刀,扩口和锁紧螺母在扩口的内表面上 必须涂少许冷冻油,保持扩口面光滑、均匀, 410A 机组应使用醚油,扩口不使用润滑油,易导致扩口面裂纹,接触不良。 1 回油弯安装 回油弯在 单元机 产品的主管管路立管上安装,回油弯每隔 10m安装一个。 (安装位置参见单元机技术手册 ) 1 冷媒管路施工时,注意不要进水,系统进水后会堵塞毛细管或膨胀 阀(冰堵),冷媒被水解产生“酸”铁 /铜侵蚀,又因冷冻油反作用产生异物晶体(笼形化合物)。 1 冷媒液管安装不得有局部向上凸起,易形成气囊;气管安装时不得有局部向下凹陷,易形成液囊,出现时,应将冷媒管调直。 (五) 室外机汇总管、分歧管安装 检查分歧管型号,确认型号和流量符合空调性能和设计要求。 分歧管可以水平安装也可以垂直安装,水平安装两分歧管支管 30 必须在同一水平面上,不能在同一垂直面上。 铜管弯头距分歧管的距离应在 米以上,两分歧管间距应在 1 米以上。 冷媒管路与分歧管管径不同时,应调整分歧 管侧的管径,用割刀切割,不允许使用钢锯切割。 室外机汇总管、分歧管应采用随机附带的合格产品,绝对不允许使用三通配件和现场焊接三通。 汇总管、分歧管的型号及流量应符合机组性能和设计要求。 第一汇总管(最大汇总管)应离主机最近,第一汇总管到末端子机的配管长度≤ 5 米,两外机之间均油管长度≤ 5 米。 汇总管、分歧管保温使用随机附带的材料进行保温,以保证保温效果。 三、常见质量问题及解决措施 问题 1: 铜管施焊人员没有上岗证 解决措施 :铜管施焊人员应有必要的资格证明,才能上岗。 问题 2: 扩喇叭口无专人 解决措施 : 铜管扩喇叭口必须专人负责,并进行培训。 问题 3: 制冷剂管道中存在气囊或液囊, 解决措施 :易堵塞,流动不顺畅, 应将管子调直; 问题 4: 压缩机运转时吸、排气管道振动, 解决措施 : 应加一固定支架; 31 问题 5: 管子焊缝在套管内; 解决措施 :重新焊接,把 管子焊缝在套管外部,利于检漏。 问题 6: 制冷剂管子与支吊架产生冷桥, 解决措施 : 加垫防腐的木块。 问题 7: 铜管焊接时不充氮气 解决措施 :易产生氧化膜,必须充氮气,要给与重罚。 不充氮气的部位要加四氯化碳进行整个系统清洗 问题 8: 铜管接口不包扎 解决措施 :易进入灰 尘及异物,必要时 要用四氯化碳进行清洗, 注意铜管的干燥、清洁、密封 四、 验收资料 材料、成品、半成品进场验收记录 鲁 TK- 008 合格证贴条 鲁 TK- 009 复印件(或抄件)贴条 鲁 TK- 010 管道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鲁 TK- 012 空调制冷设备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鲁 TK- 051 第五节 冷凝水 系统安装 一、工艺流程 连接 —— 满水试验 —— 绝热 —— 调整坡度 —— 排水试验 二、施工工艺及标准 管道安装前必须将管内的污物锈蚀清除干净,安装停顿期间对管 32 道开口采取封闭保护措施。 冷凝水管的水平管应坡向排水口,坡度尽可能做到 1%,实在困难时也要保证 %以上。 具体以设计或国家规范为准。 室内机与冷凝水管之间要作一段软连接,且室内机冷凝水排放应先抬高于冷凝水管后,再连接干管。 冷凝水管的渗漏试验,无渗漏为合格。 管道安装后应进行系统冲洗,系统清洁后方可与空调设备连接。 室内机与冷凝水管应用透明 胶管连接,长度≤ 150mm,胶管用吼箍固定,不能用铁丝绑扎,不能作为找平找正的异径连接管使用。 水平支管与水平干管连接时,应尽量从水平干管的上部连接,如水平连接易使冷凝水产生回流。 两水平支管不能直接对接,而应错开一定距离。 高静压风管机冷凝水管必须做“ U”形弯,水封高度应在 25mm以上,嵌入机提升管高度(从接水盘算起)应< 500mm,距离内机200mm。多联机安装调试方案
相关推荐
时停电停水费,土建工程施工与生产同时进行增加费,在有害身体健康环境中施工降效增加费。 不可竞争项目包括:安全防护,文明施工费。 计算直接费 直接费 = 单位工程直接工程费 +可竞争措施费(除其他中的其他) +其他可竞争措施费中的其他 +不可竞争费 计算 A A=直接费中的人工费 +机械费 计算其他 企业管理费 =A相应费率 分包工程管理费 =A相应费率 {用于包工包料工程 } 分包工程管理费
于 xx 年 2 月在领导小组下设工作督查办公室,并准备完善和建立工作责任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定期巡查制度(含徒步巡查)、投诉举报制度、快速反应制度、总结汇报制度、奖励制度、工作档案制度、宣传报道制度,抓好制度落实,通过严格的制度来管理和规范我委 xx 年“城乡清洁工程”的各项工作。 三、制订五年工作规划。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深入实施“城乡清洁工程”规划( xx2020年)》提出的
it39。 s useful. As a wireless mobile telephone, it39。 s easy and handy to call wherever one goes and call the one however far away he is. Second, it39。 s convenient. Whenever one meets trouble or
工作平台长度相等; 安装时检查钢丝绳有无断裂、变形、腐蚀。 钢丝绳固定处是否用 3 个绳夹固定; 安装工作平台时注意每个螺栓是否牢固,配件是否齐全; 安装过程中必须遵循先固定支架后放置钢丝绳的步骤; 安装生命绳时,固定处最好与建筑物牢固处连接,禁止直接固定在吊篮支架上; 禁止未放置配重时,移动或上升平台; 禁止悬挂机构拉勾未拉紧时,上升工作平台; (二)拆除吊篮时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nd program, and an extensive range of enhanced I/Os, most of which have alternate functions and peripherals connected to two APB buses. It has three general purpose 16bit timers plus two watchdogs,
C.文学符号学 D.文学文化学 E.文学哲学 从文学创造 —— 艺术价值 —— 文学消费这个流动过程形成的文学理论形态有 ( ADE ) A.文学社会学 B.文学信息学 C.文学符号学 D.文学文化学 E.文学价值学 第二章 要建设具有时代精神和中国特色的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必须解决的问题包括( BCE ) A.文学实践 B.指导思想 C.中国特色 D.理论性 E.当代性 第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