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装吊篮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工作平台长度相等; 安装时检查钢丝绳有无断裂、变形、腐蚀。 钢丝绳固定处是否用 3 个绳夹固定; 安装工作平台时注意每个螺栓是否牢固,配件是否齐全; 安装过程中必须遵循先固定支架后放置钢丝绳的步骤; 安装生命绳时,固定处最好与建筑物牢固处连接,禁止直接固定在吊篮支架上; 禁止未放置配重时,移动或上升平台; 禁止悬挂机构拉勾未拉紧时,上升工作平台; (二)拆除吊篮时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禁止工作平台悬空时,拆除悬挂机构部件; 禁止先拆除固定处卡口及配重后抽出工作钢丝绳及安全钢丝绳; 拆除步骤应按照先拆除悬挂机构后拆除工作平台的程序进行; 拆除支架螺栓的步骤应按照安装时相反的步骤进行; (三)吊篮使用过程中安全保 证措施 吊篮操作工人应该按高处作业吊篮使用说明书规范操作。 正确安装吊篮 (长 米 )和悬挂支架(吊杆伸出长度根据现场施工实际需要调整)。 严格遵守载荷规定 正常施工时, ZLP630 型吊篮定额载重为 630 公斤, 施工中吊篮内载荷应尽量保持均匀。 严禁将吊篮用作起重运输和进行频繁提升运行。 如果按照工程实际荷载需求,超过了额定的载荷,应适当减少施工过程中的一次性载荷,可分由 2 次或多次操作。 吊篮内严禁使用梯登 吊篮内不应架设和使用梯子、高登、高架,也不应另设吊具运材料。 下吊 篮时禁止跳上跳下 一定要在吊篮着地放稳后,方可上下,从吊篮上跳下来,或跳过女儿墙进入吊篮都是很泛海国际 SOHO 城宗地 11 项目施工总承包工程 幕墙施工及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2020 年 7 月 第 15 页 共 31 页 危险的,不得手提用具上下吊篮,用具的拿进拿出应用手传递。 禁止离开操作岗位 吊篮的操作人员在使用吊篮设备期间不得离开操作岗位。 如果离开操作岗位,必须切断电源,以防止无关人员触动引起事故。 戴安全帽、系好安全带 操作时一定要系好安全带,戴好安全帽进行作业,避免发生伤亡事故。 禁止进入操作区域 在使用吊篮设备进行操作的施工现场下方,必须设立禁戒标识禁止无关人员擅自入内,并将标识放在容易看到的地方,避免 发生危及他人的事故。 禁止在恶劣天气下操作 预测有大风( 10 分钟的平均风速为每秒 )、大雨(阵雨降雨量为 以上)、大雾等恶劣天气情况下要停止操作,如果在恶劣天气下进行操作,容易引发重大事故。 保持亮度 在暗处操作时,要准备好安全操作所需的照明(照明度不小于 150LX)再进行操作,暗处操作会因视线不清而发生坠落等事故。 禁止放开制动器 除了紧急情况下用手动操作杆操作外,不得放开制动器,否则吊篮有可能出乎意料地下滑,并造成人身伤亡事故或其他重大事故。 在把手动操作杆插入之前 ,不得放开电磁制动器,当电磁制动器自动复位后,方可将手动操作杆取下来,否则会受伤或造成事故。 发现异常时禁止运转 正在使用的吊篮设备如发生异常震动,异常声音,异常气味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切断电源,立即与技术人员联系修理。 禁止连接电器仪器 吊篮设备的电气部件上不得连接其他电器仪器等,否则容易诱发故障。 在吊篮上进行电、气焊作业时 必须对钢丝绳工作平台进行全面防护并做好绝缘保护措施,严禁用钢丝绳作为电焊接地线使用。 严禁将电焊机、乙炔发生器、氧气瓶等放入工作平台。 佩戴当班标记 对当天当班的作业人员、架设人员、管理人员带操作证外,还应佩戴当天发的当班标记,泛海国际 SOHO 城宗地 11 项目施工总承包工程 幕墙施工及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2020 年 7 月 第 16 页 共 31 页 以便当班前对具有资格的人员进行进审定是否适宜投入作业。 通电时禁止触摸控制盘等处 通电时绝对不得触摸控制盘等电器部位,否则有触电的危险。 操作上的注意事项 不要同时按动二个以上的开关。 吊篮平台在运行时 作业人员不得进行施工操作,并应密切注意周围情况,发现异常应立刻切断电源。 吊篮平台操作人员注意 操作平台人员应按规定的站位进行操纵,平台上的荷重应尽量均匀分布。 注意可能妨碍平台升降的建筑结构外伸部 位或物体进行处理,并作出适当处理,吊篮平台上、下或左、右运动时,操作人员应当注意警告附近人员避让。 吊篮正常运行时 不应使用手动制动器控制平台的下降,也不应随意拆开各种装置的护罩、封门,禁止在平台悬挂空中时拆任何装置。 当平台运行至行程一端触及限位器而停止运动时,应随即操纵平台作反向运动,以脱离与限位器的接触。 吊篮的支架、工作平台与工程附近输电线(如高压电线)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 10M。 施工中内外人员配合安全注意,安装外墙材料过程中,需先由吊篮工作平台内施工人员用绳锁把平台与建筑物连接起来,使 平台在空中作业时保持平稳并尽量调整到有利于方便安装又能保证施工人员安全的平台与作业面距离。 再由楼层内施工人员把需安装的材料传递给吊篮工作平台中的施工人员进行安装。 禁止楼层内施工人员强行攀爬至工作平台中。 (四)吊篮出现故障时安全保证措施 当吊篮出现故障,自动制动装置均失效时,应利用手刹车停住平台, 需下降时,可采用手刹装置使平台缓慢下降。 需提升时,可采用一边松开手动制动器,一边摇动手摇柄提升吊篮平的方法。 但应注意防止因不慎脱手而未及刹住平台的危险。 当吊篮出现故障,不正常的迹象或可疑的损伤时 ,一般作业人员在可能的条件下,应与指定的人员在可能的条件下,应与指定的人员取得联系,并在其指导、指挥下按规定的处理程序进行妥善处理。 作业中停电时 应立即关闭电源开关,以防恢复供电时未及注意而发生意外。 作业中断电时平台下降步骤(两台提升机构同时操作) 泛海国际 SOHO 城宗地 11 项目施工总承包工程 幕墙施工及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2020 年 7 月 第 17 页 共 31 页 右手合上刹车装置手柄。 左手将电机制动旋钮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至制动释放状态。 缓慢松开手刹装置手柄。 平台在自重和载荷的作用下自然下降,降至所需位置时先合上手 刹装置手柄,同时顺时针方向旋紧,电动机置于制动状态,平台就能安全停止,最后将手刹装置手柄向上推,松开手刹制动即可。 为尽量降低前后支架及配重对楼面造成的压力,前后支架可尽量安装在有结构梁的楼面位置。 支架的底部用木板垫住,使楼面受力平均,避免前后支架对楼面的集中压力过大。 (五)作业后注意事项 作业后,吊篮平台应停放于规定的位置,切断电源。 对于作业后不得已而将平台挂于空中某一位置时,除非必须如前述的要求,确保人员进出的安全通道外,还应将平台适当栓定,防止其作较大摆动。 作业人员必须 保持设备的清洁,使用侵蚀性化学品后必须清洁干净,对可能致使用人员打滑或跌落的油漆或其它物质,也必须清除。 对于故障维修的设备,应悬挂一定的标志,在恢复正常使用状态前禁止使用。 (六)上下交叉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在上方吊篮操作人员,应尽量避免工作钢丝绳与安全钢丝绳缠绕的情况,如发现,应及时分开。 避免吊篮工作平台卡绳的情况发生; 开动工作平台上升时,操作人员应注意安全钢丝绳及重垂因安全锁太紧导致随平台一起上升的情况,如有类似情况应及时把安全钢丝绳手动放下去。 避免安全钢丝绳及重垂随平台一起上升 后突然落下,砸伤下方其他施工人员,造成安全事故。 工作平台下降时,操作人员应注意与下方吊篮之间的距离,避免吊篮在空中轻微摇晃下降平台时碰撞到下方施工吊篮,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吊篮下方工作范围,都应该设置警戒线,避免吊篮下降或者意外从工作平台内掉落物品砸伤下方其他施工人员。 吊篮工作立面上方如有其他施工项目同时进行时 ,应在吊篮悬挂体系上一楼层安装防护网 ,避免其他施工项目掉落的杂物对吊篮施工人员及吊篮本身造成伤害。 在有上下交叉施工情况时,可适当在吊篮工作平台 4 个角上用长度 1m, 型号 4 4 的泛海国际 SOHO 城宗地 11 项目施工总承包工程 幕墙施工及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2020 年 7 月 第 18 页 共 31 页 角铁焊接,立起一个简易的防护网,对吊篮上施工人员起到保护作用。 (七)吊篮移位注意事项 移位前必须把工作平台放置地面或者施工最低点,保证钢丝绳完全没有受力,再把工作钢丝绳和安全钢丝绳抽出并切断吊篮电源; 卸除限位块,并按照拆卸吊篮悬挂系统步骤,拆除悬挂体系; 待所有悬挂体系部件全部运至需要移到的位置,再按照安装吊篮悬挂体系步骤,依次安装; 移位时,该台吊篮的工作平台应设置警告牌,严禁使用,并用警戒线设置安全区域,避免事故发生。 (八)支架及配重块安全保护措施 、支 架安装完成及压好配重后,用短钢丝绳把后支架上所有配重串连起来,并用绳卡锁起来,再用绳夹卡好缠绕固定在后支架上。 防止配重意外掉落或其他人为因素造成安全事故。 、用警戒线或者钢管架把前后支架保护起来,避免遭到破坏。 、在支架上粘贴警告语,提醒其他工作人员,禁止擅自拆卸、移动及破坏支架结构; 、假如建筑物临边处没有女儿墙保护。 为防止施工中建筑物临边处吊篮前支架错位情况发生,可在支架前后 2 边用膨胀螺丝及角铁与楼面固定在一起,把前支架卡死,防止支架移动。 、为尽量降低前后支架及配重对楼面防水保 温层造成的压力破坏,前后支架可尽量安装在有结构梁的楼面位置。 支架的底部用长 1m、宽 、厚 ,使楼面受力平均,避免前后支架对楼面的集中压力过大。 (九)吊篮防碰撞措施 、为保护幕墙完成面,防止吊篮在空中摆动碰撞破坏幕墙完成面。 可用靠墙轮、导向装置或缓冲装置进行保护措施。 考虑到靠墙轮及导向装置的使用条件比较苛刻,需要配合的安装条件难以满足,且参照高处作业吊篮规范标准,工作平台上尽量避免安装其他额外配件的原则。 使用缓冲装置最为合理有效。 、缓冲装置的安装:在工作平台前护 栏的外侧,用有一定厚度和弹性的材料(如 60mm厚度海绵体)包裹起来,特别是左右 2 个侧栏位置,起到缓解碰撞作用。 、在工作平台中或者直接在工作平台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