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源房地产开发公司iso体系质量管理手册(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化的要求及已建立的环境管理体系也应随之更新,执行《管理评审程序》和《文件控制程序》的规定。 为了实现上述要求,本章编制了下列文件: 标题 GB/T19001 GB/T24001 质量方针和目标管理程序 , 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管理程序 , , 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程序 法律与其它要求控制程序 , 质量和环 境管理体系策划程序 职责、权限和沟通 , 管理评审程序 章节 标题 修订编号 共 1 页 质量方针和目标管理程序 修订状态 目的 建立文件化的质量方 针和目标管理体系,确保质量方针和目标的贯彻实施。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质量方针和目标的管理。 职责 总经理负责制定公司质量方针和目标,并为其提供资源保证; 工程项目管理部 负责质量方针和目标宣传贯彻; 各有关部门负责质量方针和目标分解执行。 质量方针 本公司的质量方针为 开发精品房产 满足顾客需求 坚持持续改进 塑造长源品牌 质量方针是本公司在质量管理工作中 的宗旨和方向,与公司的总体经营方针相适应,是 公司经营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 质量方针体现了满足顾客的要求、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和持续改进的承诺,为质量目标的制定提供了框架。 本方针与公司总体经营方针相适应、协调,是公司经营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满足要求和持续改进的承诺。 本方针为制定和评审质量目标提供了框架,与质量有关的各个部门应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质量目标。 各级负责人要将此质量方针传达贯彻到部门各层次,使全体员工正确理解并坚决执行。 公司不断的对质量方针 进行适宜性评审,必要时可对其进行修改以适应公司内外环境的变化,执行《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对质量方针的批准、发布、评审、修改都应实行控制,执行《文件控制程序》。 质量目标 公司的质量目标为年度质量目标,每年初以公司文件形式发布。 总经理每年初制定年度的质量目标,各个部门根据公司的质量目标进行分解。 总经理确保公司的各个与质量有关的部门建立起质量目标,质量目标包括满足服务要求 所需要的内容。 质量目标是可测量的,并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 总经理工作部 按照策划的安排对质量目 标的执行情况进行评审,并将考评结果报告总经理。 相关文件 公司年度质量目标 部门年度质量目标 质量目标评审报告 《文件控制程序》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章节 标题 修订编号 共 2 页 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管理程序 修订状态 目的 建立文件化的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管理体系,确保环境方针的贯彻实施、目标和指标的分解落实。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的管理。 职责 总经理负责公司环境方针的制定并为其实施提供资源保证; 工程项目管理部 负责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宣传贯彻; 各有关部门负责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分解执行。 环境方针 本公司的环境方针为 将省资源、省能源和减少废弃物活动贯穿于房地产开发的全过程;遵守有关环保的法律法规及规则,对涉及环保的一切活动实行责任制管理;持续改进并防止污染的发生,向社会提供有益环保的产品。 环境方针是公司在环境管理方面的总的指导思想和行为指南。 制定依据 依据环境法律法规及习惯要 求; 依据公司所有环境因素中的重要环境因素; 依据相关方(执法机构)的要求; 内容要求 对遵守法律法规的承诺; 对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的承诺; 适用于公司管理体系的原则; 适用于公司产品、活动和服务所产生的环境影响的性质、规模和特点; 为建立环境目标和指标提供框架。 环境方针的发布与实施 由总经理制定并批准; 总经理工作部负责发布与监督实施; 各部门负责贯彻与落实。 环境方针的评审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对环境方针进行评审: 管理评审时; 公司活动、产品或服务发生变化时; 法律或其他要求发生变化时; 相关方有重大抱怨时。 环境方针的修改 经过评审要求对环境方针进行修订时,由总经理进行修订和颁布。 5 环境方针的管理 公司各级管理人员应将该环境方针传达到公司全体员工,并使之正确理解,坚决执行。 公司应对环境方针的适宜性进行评审,必要时可以对其修改,以适应公司内外环境的变化,执行《管 理评审程序》。 6. 环境目标和指标 总经理负责制定公司的环境目标和指标。 环境目标和指标为年度目标和指标。 公司在有涉及环境影响行为的部门层次,建立并保持文件化的环境目标和指标。 公司在建立与评审环境目标时,应考虑法律与其他要求,它自身的环境因素、可选技术方案、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以及相关各方的观点。 目标和指标应符合环境方针、并包括对预防污染的承诺。 7. 相关文件 部门年度环境目标和指标 环境目标和指标评审报告 《管理评 审程序》 章节 标题 修订编号 共 3 页 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程序 修订状态 1、 目的 最大限度的识别出本公司在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够控制以及可以期望对其施加影响的 环境因素, 并评价重要环境因素和及时更新,确保环境因素得到有效控制。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和更新。 3、 职责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环境因素的初步识别与评价。 工程项目管理部负责各部门环境因素的汇总,进行综合评价,确定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管理者代表负责重要环境因素的 审批。 4、 程序 环境因素的识别 对公司的活动、产品和服务过程中已经或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因素进行充分的识别、确认;在进行环境因素识别时应考虑正常、异常和紧急三种状态以及过去、现在和未来三种时态。 环境因素识别以生命周期分析和污染预防的思想为指导,采用工艺流程、统计分析及问答调查等方法对公司涉及到的全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找出有关大气、水体、废物、放射性辐射、土地、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环境因素及分析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环境因素识别步骤 工程项目管理部负责制定环境因素识别工 作计划,各相关部门按“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流程图”所明确的程序(见附件1)识别评价本部门的所有环境因素,填写《环境因素登记表》。 工程项目管理部将各部门环境因素登记表汇总,填写《环境因素汇总表》,从中评价重要环境因素,填写《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重要环境因素的判定依据“环境影响重要度量化表”(附件2),应用“环境影响重要度评价权数判定准则”(附件3)求取每一环境因素重要度得分,根据得分的高低排序,得分20 分 及 以上的环境因素,判定为重要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的评价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评价工作结束后将《环境因素汇总表》及《重要环境因素清单》经环境管理者代表审核,批准后发送到有关部门,并保存记录。 环境因素的管理 在公司的《目标、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一览表》中对某些重要环境因素进行控制。 对其他重要环境因素,公司制定了相应的运行控制及应急准备和相应的管理制度,详见《生产和服务提供控制程序》、及《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 环境因素的更新 一般情况下,每年年初由工程项目管理部组织对环境因素的重新识别和评价,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及时更新: a) 与公司 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发生变化时; b) 发生重大环境事故后; c) 管理评审要求时; d) 发生其他变化时。 发生上述任一情况时,按前面所书程序在一周内对发生变化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价,将修正后的《环境因素汇总表》及《重要环境因素清单》经环境管理者代表审批后发送到相关部门,将旧清单收回。 相关文件 《生产和服务提供控制程序》 《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 相关记录 《环境因素登记表》 《环境因素汇总表》 《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目标、指标和环 境管理方案一览表》 附件 附件1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流程图 组织的活动、产品/服务 ↓ 识别因素 全公司、各部门环境影响 ↓ 各部门环境影响评价 各部门负责人 ↓ 全公司环境影响评价 工程项目管理部负责人 判定重大环境因素 ↓ 否 是否重大环境因素 ↓是 环保负责人 重大环境因素清单 ↓ 记 录 工程项目管理部 ↓ 通知有关部门 工程项目管理部 ↓ 在环境目标指标中反映 工程项目管理部 注: 定期评价( 1 次 / 年) 例外情况随时评( EMS 审核、发现不合格、生产和服务有改变等) 附件 2 环境影响重要度量化表 影响类型(考虑因素) 影响程度 高 ( 10 分) 中 ( 5 分) 低 ( 1 分) 从 环 境 方面 环境影响的规模、范围 环 境影响的严重程度 环境风险的概率 环境影响的持续时间 从经营方面 法律法规要求(导致违法的可能性) 改变环境影响的难度 改变环境影响的资源代价 相关方的关注程度 对组织公众形象的影响 改变后对其他活动和过程的影响 环境影响重要度 =(∑环境方面)(∑经营方面) 说明: 识别并列出所有的环境因素及其环境影响; 将其中的每一影响与表中的考虑因素对照; 按其影响程度判定等级,在 相应栏目做记号; 经过汇总,纵向为每一环境影响重要度总分(依此排出优先序);横向相加可得出各影响类型的总分。 附件3 环境影响重要度评价权数确定准则 环境管理方面 经营方面 1、环境影响的规模: 1、法律法规要求: (1)组织管理范围内 1 (1)不违反法规 1 (2)涉及周围地区 5 (2)接近违法 5 (3)涉及更大范围 10 (3)不 符合法规要求 10 2、环境影响的严重性: 2、改变影响的难度: (1)五官有难受感 1 (1)难以应用最好技术 1 (2)对健康有影响 5 (2)可以应用最好技术 5 (3)危及生态系统 10 (3)立即能用最好技术 10 3、环境影响发生概率: 3、改变影响的成本: (1)潜在的(如误操作) 1 (1)组织难以做到 1 (2)操作停止时发生 5。长源房地产开发公司iso体系质量管理手册(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