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工作规章制度内容摘要:
次。 2. 正确落实各种治疗护理措施,详细填写护 理病程录。 3. 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 ( 1) 术后 3d 内床上沐浴或擦身每日 1 次,以后每周 1 次;头发护理早、晚各 1 15 次,每日会阴清洁和洗脚各 1 次。 ( 2) 禁食、昏迷患者口腔护理每日 2 次,其他患者协助刷牙。 ( 3) 督促患者经常翻身,术后和昏迷患者协助翻身每 2 小时 1 次;褥疮护理每班 1 次,并做好记录。 ( 4) 生活上给予周密照顾,按时喂饭、服药,并送茶水、便器到床边,协助完成各种需要。 ( 5) 认真做好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 Ⅱ级护理 [指征 ] 1. 病重期急性症状消失,大手术后病情稳定,但生活尚不能自理者。 2. 年老体弱或慢性病患者,不宜过多活动者。 3. 普通手术 后或轻型子痫等。 [护理要求 ] 1. 注意观察病情,观察特殊治疗或特殊用药后的反应及效果,每 1— 2h 巡视 1次。 2. 根据病情可在床上或床边进行轻度活动。 3. 协助患者做好晨、晚间护理,如洗脚、刷牙、洗脸等,并鼓励患者多翻身;生活不能自理者,要协助喂饭及大小便护理。 4. 针对不同疾病,做好健康教育。 Ⅲ级护理 [指征 ] 1. 一般慢性病、轻症、术前检查准备阶段患者及正常孕妇。 2. 各种疾病或术后恢复期患者。 3. 能下床活动,生活自理者。 [护理要求 ] 1. 每日巡视 2 次,掌握患者病情及思想情况,注意患者的饮食及休息,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一次并 记录。 2. 督促遵守院规,做好健康教育。 16 消毒隔离制度 1.医务人员上班时要衣帽整洁,下班、就餐、外出时应脱去工作服、帽。 2.医务人员进行各项操作前后应洗手,必要时消毒,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3.病房定时通风换气,地面遇污染时即刻消毒。 病室、办公室、治疗室、处置室、换药室、注射室、诊疗室等台面、地面每天二次湿性清洁。 床旁桌抹布要专用,一桌一巾,用后消毒清洁备用。 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使用不同标识的拖把,用后分别清洗,每周消毒一次。 3.病人的安置原则应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 ,特殊感染的病人应单独安置。 凡厌氧菌、绿脓杆菌等特殊感染病人用过的敷料要烧毁,用过的器械分别消毒处理。 病室发现传染病人应做好床边隔离(按病种作相应处理)。 4.病员餐具洗净后,必须煮沸消毒后再用,并保持餐具清洁。 配餐室抹布专用,用后浸泡消毒。 便器应固定使用,每周消毒一次,保持清洁无气味,并落实终末消毒。 5.定期更换病人床单位和衣裤,污染的床单位和衣裤随时更换。 每天湿式清洁床单位,做到一床一巾,刷床巾用后及时消毒备用。 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病床必须终末消毒。 污物料入污物袋,污物袋每天更换,病区内不得整理污被 服类。 6.一次性医疗物品用后毁形,供应室统一回收,集中浸泡消毒后送医院医疗废物暂存处。 属于特殊消毒范围的一次性医用废物必须在科室内消毒后再送供应室。 7.各种医疗器械使用后浸泡消毒,应使用对乙肝病毒有效的高效消毒剂。 定期更换消毒液,盒上标明有效期。 无菌器械容器、持物钳、注射盘等物品每周总消毒灭菌一~二次;无菌敷料罐每天消毒灭菌一次;无菌持物钳干包放置使用,有效期< 4 小时;换药用具使用后浸泡消毒、清洗、灭菌。 8.体温计使用后消毒、清洗、消毒、冷开水冲洗、擦干后备用,体温计容器、盛器、离心机每周消毒一次。 17 9.备用和使用中的输氧湿化瓶(含内芯)、连接管每周消毒一次。 使用中的湿化瓶内的冷开水每天更换,终末消毒。 病人使用中的氧气鼻导管每天清洁二次,每周更换一次,污染或堵塞后及时更换。 10. 无菌物品要专柜放置,并标明有效期,有专人检查管理,保持无菌储物柜整齐清洁。 11.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每天用紫外线空气消毒二次,紫外线灯管做好强度测定并记录;换药室、供应室、手术室、 ICU 等处每月做空气细菌培养一次。 12. 其余未涉及到的参照《上海市医院消毒灭菌实用手册》第二版。 18 护理文件书写制度 1. 护理记录必须及时、准确、真实、完整、内容简明扼要、医学术语运用确切。 2.语言通畅,字体清楚端正,眉栏、页码等各项目必须填写完整。 3.各种记录除体温单按规定用红笔外均用碳素或蓝黑笔书写,记录者签全名,以明确职责。 4.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应用双线划在错字上,不得采用刮、粘贴、涂改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 5.上级护理人员有审查修改下级护理人员书写的病历的责任,修改时,应注明修改日期,修改人员签名,并保持原记录清楚、可辨。 6.护理文件书写由病房护士长负责管理,护士长不在时由主班护士负责管理。 19 附:病人住院病案、护理书写记录管理制度 1. 由各病区护士长负责管理,护士长不在岗时由主班护士负责。 2. 住院病人医疗文书要求定点存放,病案排列整齐,不得撕毁、拆散、涂改、丢失,使用后原处归位。 3. 病员不得自行携带病历出病区。 外出会诊或转院需要携带,必须经科室主任同意。 4. 病人出院或死亡后,病案按规定排列整齐,交病史室保管。 5. 病人住院病案中的护理书写记录由病史室保管。 6. 交班本按要求记录,用完后妥善保管三个月,备查阅。 7. 输液记录单、翻身卡保留二周。 20 护理差错、事故报告制度 1.护理部、各科室均应建立差错事故登记本,各科 室每月汇总上报护理部。 2.登记本要求对发生差错事故的日期、时间、当事人、发现者、差错性质、经过、后果、原因分析、处理意见、整改措施等均要详细记录。 3.对发生的一般差错应及时向护士长汇报,护士长及时进行核实调查后报告护理部。 发生严重差错、医疗纠纷、事故后,当事人应立即向科室负责人及护理部报告,科室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在 2 小时内向医院主管部门报告。 4.发生差错、事故者应及时完整的书写差错、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和认识及整改措施,一式二份同时交科室和护理部。 对隐瞒不报,不认真检查者,应予以严肃批评,加倍处罚。 5.科室对发生的差错、事故应召开专题会议,积极组织分析讨论,以吸取教训,提出处理意见,并制定防范措施。 护理部对发生的差错、事故经护理部核心小组讨论后,提出处理意见。 6.发生差错、事故时应立即组织抢救、观察,以减轻和消除由于差错、事故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并做好善后工作。 7.护理部定期组织护士长分析差错事故发生的原因及不安全因素,并提出防范措施,确保护理安全。 21 物品、药品、器械管理制度 一般管理制度 1.护士长对物品、药品、器械全面负责领取、保管、报损。 应建立帐目,分类保管,定期检查,做到帐物相符。 2. 在护士长指导下,各类物资指定专人分工管理,每周核对,每月清点,每半年与保管部门总核对一次,如有不符,应查明原因。 3.凡因不负责任或违反操作规程而损坏医疗器械,应根据医院赔偿制度进行处理。 4.掌握各类物品的性能,及时消毒,分别保管,注意保养维护,防止生锈,霉烂、虫蛀等现象,并提高使用率。 5.用物品必须有登记制度,经手人要签名,重要物品须经护士长同意,方可借用,抢救器材一律不外借。 6.护士长调动时,必须写好移交手续,交接双方共同清点并签名。 被服管理制度: 1.各病房根据床位确定被服基数与机动数,每班交 接清楚,如基数不符或。护理工作规章制度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护理工作核心制度考核标准
查八 对 三查:查血的有效期、血的质量有无血凝块及溶血、血袋及输血装置是否完好。 八对:输血前需两人核对:对姓名、床号、住院号、血袋编号、血型(含 RH 血型)、血液种类、血量、交叉配血实验结果。 无误后方可输入。 2) 输血前必须两人携带患者病历、配发血记录单及输血用物在床头核对(八对),患者血型鉴定一定要以原始凭证为依据,确认配发血记录单与血袋标签各项内容相符无误后方可输入。 3) 输血前
护理实习生带教经验总结
药的特点、治疗室、处置室、抢救药品、物品、设备的位置及相关要求以及医护人员和病人的情况等,使她们尽快熟悉工作环境,增加自信心,为实习工作打好基础。 一对一的带教方式 实习护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应多问、多看、多学、多练、多向老师请教,从而自觉获得知识;带教老师起到率先垂范,以身作则的作用,应有针对性、目的性和启发性地将护理学的重点、难点及相关学科的新进展、新技术和防范护理安全 的知识传授给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