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线路工程货运索道搭拆及运行专项方案内容摘要:

力,确保货运索道的运输安全。 ( 7)向上运输时提高发动机转速至额定转速,将牵引机操作手柄向下扳动,待货物开始起运后再逐渐加速。 ( 8)根据所运输货物的重量适当调整发动机转速和手 柄位置选择适当的运输速度。 ( 9)通过中间支架时牵引速度要放慢,待小车顺利通过后再加速。 ( 10)运输过程中需要停止时,将牵引机手柄置于中位,牵引卷筒停止并制动。 ( 11)向下运输时将牵引机操作手柄向上扳动,待货物开始起运后再逐渐加速。 ( 12)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牵引力超过设定的数值时,卷筒会自动停止(发动机不熄火),此时操作人员应停机,待查明原因处理完毕后再运行。 ( 13)运行结束后将牵引绳锚固在地锚上,将卷筒上的牵引绳松掉,使其处于不受力状态。 ( 14)将操作手柄置于中位,降低发动机转速至怠速,关闭发动机。 物料的运输 榆横~潍坊 1000 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线路工程( 09标) 货运索道搭拆及运行专项 方案 13 索道的运输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材料装卸、机械操作、通信联络等。 其中,物料的装卸是影响运输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不同类型的材料应选择不同的器具固定,比如:基础砂、石、水泥等散装骨料一般采用料桶来运输,基础钢筋及铁塔塔件一般采用打捆固定运输,玻璃(瓷)绝缘子一般不拆除原包装直接运输,合成绝缘子等细长易折材料一般采用带包装、加补强运输,金具材料一般采用组装成串,之后多挂点运输。 具体运输方案如下: ( 1)砂、石、水泥材料的运输 装卸散装骨料的料斗一般选择可翻转 的铁桶。 ( 2)基础钢筋、铁塔塔件、金具等材料运输 ①基础钢筋、铁塔塔件都比较细长,运输时应采用打捆固定、多吊点试运输。 部分铁塔主材单件重量较大,人力无法搬运和装卸,这时就应该在上下料口设置建议的吊装设备或配置小型吊车。 ②架线金具单件较小、重量较轻,但件数较多且可连接成串,故在运输时可在上料点组装成串,然后多吊点运输。 ( 3)合成绝缘子运输 合成绝缘子一般较细长且容易折损,运输时应做好补强措施,补强一般选择较长的树木进行。 ( 4) 设备运输 设备运输时要卸下设备的油料,防止运输中的轻微碰撞。 榆横~潍坊 1000 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线路工程( 09标) 货运索道搭拆及运行专项 方案 14 ( 5) 做好运输物资的保护。 成品材料运输要保护好,防止摩擦、碰撞等损伤。 索道拆除 ( 1) 索道拆除 顺序 ① 当有多级索道时,必须先拆除上一级索道,再拆除下一级索道。 ②如牵引机安装在高处时,应在山上平台拆除前,先拆运高处牵引机,并在低处安装一台绞磨,将牵引机用索道运至低处。 ( 2) 承载索和返空索的拆除 在起始端先利用葫芦拆除承载索、返空索与地锚的连接,将葫芦慢慢松出,在钢丝绳张力减小后,将钢丝绳与绞磨连接,再在终端用葫芦将钢丝绳松出,用尼龙绳控制将钢丝绳松至全线落地且不受力后,在 起始端用绞磨机将钢丝绳抽回盘好。 ( 3) 牵引索的拆除 将牵引索的插接处用牵引机牵至牵引机附近,利用葫芦和卡线器收紧, 使接头处不受力后,在原插接处将牵引索切断,用葫芦慢慢放松牵引索 (葫芦行程不够时,可改用绞磨 ),待牵引索不受张力后拆下卡线器,用牵引机将牵引索收回盘好。 注意:拆除索道时,严禁在不松张力的情况下,直接将绳索剪断。 ( 4) 支架拆除 先拆除支架上的索道附件,再按照如下顺序进行支架拆除: ① 检查支架立柱拉线是否牢固和稳定,有松弛现象的应进行调节; ② 利用木 抱杆对支架横梁进行吊装拆除; ③ 对逐个支架立柱进行拆除。 拆除时应用大绳或拉线控制缓慢放倒,严禁随意推倒; ④ 对索道设备及工器具进行回收和转运。 ( 5) 地锚拆除 先挖去地锚坑内的回填土,再将地锚拽出。 严禁利用起吊设备或工具在不铲除坑内回填土的情况下,将地锚整体吊出,损坏地锚结构和使用寿命。 地锚撤离后,应按照基坑回填的要求对地锚坑进行回填夯实。 ( 6) 现场清理及植被恢复。 对运输现场的起始点场地、终点场地及各支架位置进行清理,并对现场地形、地貌进行恢复。 榆横~潍坊 1000 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线路工程( 09标) 货运索道搭拆及运行专项 方案 15 4 施工组织及计划 资源配置 本标段根据运输道路情况划分为 2 个索道施工队,每个施工队根据所施工塔位数量不同,安排 10 条左右 索道。 每 1条索道班组配有一个兼职安全员、技术员, 2名机械操作工。 如因外部环境影响造成需要加快施工进度,则预备 20条以上的班组进行投入。 索道施工人员配置如表 41所示。 表 41施工人员配置 ( 1 条索道班组) 施工计划 施工进度计划见表 42 表 42索道 施工时间表 施工作业工序 开始时间 完成时间 施工前期准备 索道搭设 索道的物资运输 索道拆除 序号 岗位 数量 ( 人 ) 岗位职责 1 施工负责人 1 负责施工的组织 、 协调 、 现场指挥等工作 2 安全员 1 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监护和检查指导工作 3 机械操作工 2 机械 操作与维修 , 设备搭设与维修。 4 工 人 46 负责 材料的装卸 、 个支点的看护。 合计 810 榆横~潍坊 1000 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线路工程( 09标) 货运索道搭拆及运行专项 方案 16 工器具表 1T多跨货运索道配置表 序号 系 统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起端锚固 U型环 20T 个 4 钢丝绳 φ 18 7m 根 2 双头插环 转向滑轮 50KN 个 2 SHGZ250 拉力表 20T 个 2 手拉葫芦 6T 个 2 地锚 10T 个 2 10吨 2 端头支架 支架 3m 10T 套 2 鞍座 套 4 地锚杆 5T 个 8 U型环 5T 个 8 花蓝螺栓 M36 个 8 钢丝绳 φ 16 9m 根 8 双头插环 3 中间支架 支架 , 10T 套 3 鞍座 SAD 50/28/18 套 6 SAD/SC50/28/18 地锚杆 5T 个 4 U型环 5T 个 4 花蓝螺栓 M36 个 4 钢丝绳 φ 13 9m 根 4 双头插环 4 终端锚固 U型环 20T 个 4 钢丝绳 φ 18 7m 根 2 双头插环 地锚 10T 个 3 10吨 榆横~潍坊 1000 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线路工程( 09标) 货运索道搭拆及运行专项 方案 17 序号 系 统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5 承载索 钢丝绳 φ 18 2400m 根 2 按实际需求 钢丝绳卡 φ 18 个 30 每处至少 3个 6 承运小车 单索小车 SD1/5/28/18 个 6 料斗 个 12 7 牵引机构 索道牵引机 变频控制 台 1 牵引绳 φ 13 2400m 根 1 按需外购 地锚杆 5T 个 4 手扳葫芦 6T 个 4 U型环 5T 个 4 钢丝绳 φ 16 9m 根 4 双头插环 8 绞车起吊 绞磨 台 1 可不用 收绳器 台 1 吊运滑轮组 套 1 手扳葫芦 6T 个 2 U型环 5T 个 12 钢丝绳 φ 16 9m 根 6 地锚杆 5T 个 6 起吊绳 φ 16 m 根 1 9 自动起吊 可代替绞车起吊部分 套 2 榆横~潍坊 1000 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线路工程( 09标) 货运索道搭拆及运行专项 方案 18 、安全施工与保养 运行前检查的项目 索道钢丝绳的收紧程度(采用参照物及敲击试验)及牵引索、承载索的固定情况; 支架是否稳定牢固,有无倾斜、各连接部位连接是否牢固,支架有无变形、开裂、松动的隐患存在;接地线规格不小于 16mm2。 地锚埋设是否正常,是否有松动及突起,连接索具是否安全可靠; 驱动设备是否正常,制动系统是否良好,构件是否齐全;操作人员持证上岗。 索道滑车是否转动正常,构件是否齐全。 小车的润滑是否可靠,运行时垂直向下。 拉线检查连接可靠,拉线角度合理。 卡扣压板应在钢丝绳主受力的一边,间距不小于钢丝绳直径的 6倍。 钢丝绳套子的插接长度不小于钢丝绳直径的 15倍,且不小于 300mm。 托索器运转灵活,无卡滞现象。 循环钢丝绳连接长度不小于钢丝绳直径的 100倍。 索道运输的安全措施。 索道架设 ( 1)现场施工时应按照施工方案埋设相应规格的地锚、安装支架、驱动装置及架设工作索; ( 2)索道中间支架的高度应可以根据地形调节,保证各工作索紧线后位置合理,方便货车通过; ( 3)驱动装置不宜设置在承载索下方,应通过高速滑车将驱动装置引至较安全的地方; ( 4)提升工作索时应做好监控工作,防止绳索缠绕,且应慢速牵引,防止弹跳过大引发受力剧增,而导致工作索断裂。 ( 5)各支点、设备要接地良好,接地装置符合要求。 ( 6)转向滑车:必须用高速滑车;牵引索的 包络角不大于 90度。 轮槽直径大于绳索直径的 15倍( 195mm)。 ( 7)牵引索:安全系数不小于 5倍;最小直径Ф 13;抗拉强度不小于 1670MPa。 榆横~潍坊 1000 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线路工程( 09标) 货运索道搭拆及运行专项 方案 19 物料的运输 ( 1)不同材料选择相适应的材料容器; ( 2)索道路径下方应做好警戒和监护工作; ( 3)金具、零星材料应打包运输,固定可靠,防止中途坠落; ( 4)较重材料运输时,应在上下料口设置简易安全的吊装装置; ( 5)货运索道的装料和卸料必须在索道停止运行的情况下进行,严禁运行过程中及空中装、卸料。 ( 6)物的运输方式有两种,一种采用料斗运输,运输时要确 保料斗连接牢固,料斗门锁死,防止中途货物坠落;另一种采用货物直接是悬挂运输,运输时要将货物捆绑牢固,受力均衡。 ( 7)将货物起至最高点后,再开始运输,较重的大型货物可通过葫芦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