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图书版职业卫生与防护手册内容摘要:
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或者开除的处分。 53. 对从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机构和承担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违反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规定的行为有哪些处罚 ? 从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机构和承担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 ,超出资质认证或者批准范围从事职业卫生技术 服务或者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的、不按照规定履行法定职责、出具虚假证明文件,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立即停止违法行为,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五千元的,并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原认证或者批准机关取消其相应的资格;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或者开除的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4. 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组成人员收受职业病诊断争议当事人的财物或者其他好处的应给予什么 处罚。 给予警告,没收收受的财物,可以并处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取消其担任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组成人员的资格,并从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设立的专家库中予以除名。 55. 行政部门不按照规定报告职业病和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应给予什么处罚。 由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虚报、瞒报的,对单位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或者开除的行政处分。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知 识 问 答 56.为什么要制定《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 条例 》 ? 为了保证作业场所安全使用有毒物品,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中毒危害,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 57. 《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作业场所使用有毒物品可能产生职业中毒危害的劳动保护,适用《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58. 有毒物品 如何分类。 按照有毒物品产生的职业中毒危害程度,有毒物品分为一般有毒物品和高毒物品。 国家对作业场所使用高毒物品实行特殊管理。 一般有毒物品目录、高毒物品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依据国家标准制定、调整并公布。 59. 对使用有毒物品的 用人单位 有何要求。 从事使用有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 (以下简称用人单位 )应当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有毒物品,不得在作业场所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有毒物品或者使用不符合国家标准的有毒物品。 用人单位应当尽可能使用无毒物品;需要使用有毒物品的,应当优先选择使用低毒物品。 用人单位应当依照《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预防职业中毒事故的发生,依法 参加工伤保险,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60. 国家实行哪些防治 职业中毒 的政策。 国家鼓励研制、开发、推广、应用有利于预防、控制、消除职业中毒危害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限制使用或者淘汰有关职业中毒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材料;加强对有关职业病的机理和发生规律的基础研究,提高有关职业病防治科学技术水平。 61. 使用 有毒物品的 用人单位禁用哪些人员。 禁止使用童工。 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人和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使用有毒物品的作业。 62. 工会组织 在督促 用人单位 的 职业病防治 工作中方 面哪些权力和义务。 工会组织应当督促并协助用人单位开展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和培训,对用人单位的职业卫生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与用人单位就劳动者反映的职业病防治问题进行协调并督促解决。 工会组织对用人单位违反法律、法规,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权要求纠正;产生严重职业中毒危害时,有权要求用人单位采取防护措施,或者向政府有关部门建议采取强制性措施;发生职业中毒事故时,有权参与事故调查处理;发现危及劳动者生命、健康的情形时,有权建议用人单位组织劳动者撤离危险现场,用人单位应当立即作出处理。 63. 《 使用有毒物品作 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规定的 卫生行政部门及其他有关行政部门 的职责是什么。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其他有关行政部门应当依据各自的职责,监督用人单位严格遵守本条例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加强作业场所使用有毒物品的劳动保护,防止职业中毒事故发生,确保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 64. 《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规定的 各级人民政府 的职责是什么。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职业卫生安全及相关劳动保护工作的领导,督促、支持卫生行政部门及其他有关行政部门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及时协调、解决 有关重大问题;在发生职业中毒事故时,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危害的蔓延并消除事故危害,并妥善处理有关善后工作。 65. 《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对 使用有毒物品用人单位 的设立及其 作业场所 有什么要求。 用人单位的设立,应当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设立条件,并依法办理有关手续,取得营业执照。 用人单位的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除应当符合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的职业卫生要求外,还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1)作业场所与生活场所分开,作业场所不得住人; (2)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高毒作业场所与其他作业场所隔 离; (3)设置有效的通风装置;可能突然泄漏大量有毒物品或者易造成急性中毒的作业场所,设置自动报警装置和事故通风设施; (4)高毒作业场所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用人单位及其作业场所符合 上述 规定的,由卫生行政部门发给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方可从事使用有毒物品的作业。 66.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 必须 设置 哪些警示标志。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应当设置黄色区域警示线、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中毒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高毒作业场所应当设置红色区域警示线、警示 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并设置通讯报警设备。 67. 对 建设项目 预防 职业中毒危害 的要求有那些。 新建、扩建、改建的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 (以下统称建设项目 ),可能产生职业中毒危害的,应当依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进行职业中毒危害预评价,并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可能产生职业中毒危害的建设项目的职业中毒危害防护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建设项目竣工,应当进行职业中毒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并经卫生行政部门验收合格。 存在高毒作业的建设项目的职业中毒危害防护设施设计,应当经卫生行政部 门进行卫生审查;经审查,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方可施工。 68. 用人单位应 如何 申报 有 毒物品作业项目。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向卫生行政部门及时、如实申报存在职业中毒危害项目。 从事使用高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在申报使用高毒物品作业项目时,应当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下列有关资料: (1)职业中毒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 (2)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等材料; (3)职业中毒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从事使用高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变更所使用的高毒物品品种的,应当依照 上述 规定向原受理申报的卫生行政部门重新申报。 用人单位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的,应当向原受理申报的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69. 从事 使用高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 必须具备哪些应急措施。 从事使用高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应当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根据实际情况变化对应急救援预案适时进行修订,定期组织演练。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演练记录应当报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公安部门备案。 70. 对 用人单位 的职业卫生管理与条件的要求是什么。 用人单位应当依照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采 取有效的职业卫生防护管理措施,加强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 从事使用高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应当配备专职的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医师和护士;不具备配备专职的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医师和护士条件的,应当与依法取得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签订合同,由其提供职业卫生服务。 71.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 时 应 遵从哪些规定。 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中毒危害及其后果、职业中毒危害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劳动者在已订立劳动合同期间因 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变更,从事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职业中毒危害的作业时,用人单位应当依照前 述 规定,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协商变更原劳动合同有关条款。 用人单位违反前两款规定的,劳动者有权拒绝从事存在职业中毒危害的作业,用人单位不得因此单方面解除或者终止与劳动者所订立的劳动合同。 72.用人 单位 应对劳动 者 进行哪些职业卫生培训。 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有关职业卫生知识,督促劳动者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中毒危害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 职业中毒危害防护用品。 劳动者经培训考核合格,方可上岗作业。 73.对用人单位预防 职业中毒 的防护措施有哪些要求。 用人单位应当确保职业中毒危害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通讯报警装置处于正常适用状态,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运行。 用人单位应当对 上 所列设施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良好运行状态。 职业中毒危害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和通讯报警装置处于不正常状态时,用人单位应当立即停止使用有毒物品作业;恢复正常状态后,方可重新作业。 74.用人单 位提供 的 防护用品 应符合什么标准。 答: 用人单 位应当为从事使用有毒物品作业的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防护用品,并确保劳动者正确使用。 75. 对 向用人单位销售有毒物品 有什么要求。 有毒物品必须附具说明书,如实载明产品特性、主要成分、存在的职业中毒危害因素、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安全使用注意事项、职业中毒危害防护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没有说明书或者说明书不符合要求的,不得向用人单位销售。 用人单位有权向生产、经营有毒物品的单位索取说明书。 有毒物品的包装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并以易于劳动者理解的方式加贴或者拴挂有毒物品安全标签。 有毒物品的包装必须有醒 目的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经营、使用有毒物品的单位,不得经营、使用没有安全标签、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的有毒物品。 76.在劳动者 进入 有毒危害 场所作业 时, 用人单位应采取 什么 措施。 需要进入存在高毒物品的设备、容器或者狭窄封闭场所作业时,用人单位应当事先采取下列措施: (1)保持作业场所良好的通风状态,确保作业场所职业中毒危害因素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2)为劳动者配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防护用品; (3)设置现场监护人员和现场救援设备。 77. 使用有毒物品 的 用人单位 应对 作业场所 如何管理及治理。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定期对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职业中毒危害因素进行检测、评价。 检测、评价结果存入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定期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向劳动者公布。 从事使用高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应当至少每一个月对高毒作业场所进行一次职业中毒危害因素检测;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职业中毒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高毒作业场所职业中毒危害因素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时,用人单位必须立即停止高毒作业,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经治理,职业中毒危害因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方可重新作业。 78. 从事使用高毒物品作业 应具备哪些防治配备及注意事项。 从事使用高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淋浴间和更衣室,并设置清洗、存放或者处理从事使用高毒物品作业劳动者的工作服、工作鞋帽等物品的专用间。 劳动者结束作业时,其使用的工作服、工作鞋帽等物品必须存放在高毒作业区域内,不得穿戴到非高毒作业区域。 79. 对 从事使用高毒物品作业的 岗位及津贴有何规定。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对从事使用高毒物品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岗位轮换。 用人单位应当为从事使用高毒物品作业的劳动者提供岗位津贴。 80. 怎样 处理 停产后 留存 的有毒 物品。 用人单位转产、停产、停业或者解散、破产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处理留存或者残留有毒物品的设备、包装物和容器。 81. 用人单位应 对 从事使用有毒物品作业的劳动者 采取哪些职业健康保护措施。 用人单位应当组织从事使用有毒物品作业的劳动者进行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 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使用有毒物品的作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 用人单位应当对从事使用有毒物品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定期职业健康检查。精品图书版职业卫生与防护手册
相关推荐
货币 ,见“投标须知前附表”。 投标人的投标报价应保证在投标有效期内有效,在合同执行期内是固定不变。 ,其投标将会被拒绝。 (含两个)以上报价,且未明确哪个是有效报价,其投标将会被拒绝(除允许提供备选方案的)。 “ 投标须知前附表 ”。 招标人可根据本节第 定的条件没收其投标担保。 “ 投标须知前附表 ”的规定提交投标担保。 投标担保是投标文件的组成部分。 如果没有提交投标担保,可按照本节第。
, 严禁使用没有出厂合格证及厂家 检 验报告的水泥。 水泥使用前 , 对其进行 复试 ,以确定其性能是否满足使用要求。 ② 碎石 坚硬、耐久、干净无杂物,含泥量不大于 3%,最大粒径不超过 1cm。 ③ 拌和用水清洁,不含有害杂质。 : 检查拌和机及压路机是否运行正常,计量设备是否准确。 ① 由实验室进行配合比设计,试验段开工前 3天以前提交工程 部 批准。 ② 在现场设搅拌站
出。 施工进度计划表(详见附表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1工期控制 工期控制顺利执行的条件 施工组织设计是围绕着施工进度计划来进行的。 实现进度的首要前提是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工程进度计划。 在工程实施阶段,进度计划的作用,对于项 目经理来说,其意义远远超出进度控制,例如,需要根据进度计划来确定实施方案或施工要求;根据计划的安排批复施工图纸来满足现场的要求;还需要进度计划在施工管理中协助指挥、协调入力
,工程有限公司二 ○○六年七月十八日目 , ,录工程概况二、工程工期和质量目标:三、施工准备四、主要施工机械五、沉桩流程六、施工布钠垢炮挠舟躺壁坑梧霹沥愧幌毖惋侥搅袄滞峦崩怪柱若嚎荐千撂椎芝啤协焕斥铅羌甫萤叙绷盈呵派匣哉藉那豫奴卉银淮廷艘独虱粉肚推锐旗悉恬响 全站仪一台; 江苏某中心项目桩基础工程 (PHC管桩 )施工组织设计 13江苏 , ,业有限公司溧阳福田中心项目桩基础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江苏
木龙骨的间距一般为 500MM。 如果基层板厚 12MM 时,木龙骨的间距可放大到 600MM,如果基层板厚 13MM时,木龙骨的间距可放大到 800MM。 木龙骨与基层连接用钉子的长度一般为木龙骨厚度的 倍。 竖向龙骨要垂直、水平。 竖向龙骨要在一个平面上。 ⑥防潮、处理 在墙面基层上一定要作防潮处理。 必须用高分子防水涂料在墙面包括龙骨上连续地涂布,涂布次数不少于 2 遍
… … … 备注 : 棉料供应商编码用 001299 段 ; 布料供应商用 301599 段 ; 辅料供应商用 601799段。 其它用 801999 段。 ( 4)、仓库编码 定义: 仓库编码定义 编码 仓库 1 成品仓 2 半成品仓 3 原材料 4 客来料 4 辅料仓 5 五金仓 6 包材仓 7 模具仓 仓库内部设置 废品 区、不良品区。 ( 5)、货位编码 : XXXX 内衣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