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试卷20套内容摘要:
6分 b)分析选用的学习工具是否适合学习 6分 苏州大学 现代教育技术 课程试卷( 7)卷 共 5 页 一、名词解释 (10 分 ) 1. gatekeeper “把关人”就是对信息进行过滤与加工的人,而对信息进行的过滤与加工就是“把关”。 2. 教学系统设计 教学系统设计也称教学设计,是以获得优化的教学效果为目的,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调查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定教学目标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案,并试行、评价和修改方案的过程。 二、简答题 (36 分 ) 1. 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学说。 (8分 ) 斯金纳把有机体的行为反应分为两类: 1)由于刺激而被动引发的反应称为“应激性反应”;机体自身主动发出的反应称为“操作性反应 ”。 2)操作性条件反应是 R(反应) S(刺激)的联结过程,是有机体在没有已知刺激的条件下,有机体先自发的操作反应,然后才得到强化物的强化,从而使这种操作反应的概率增加。 12 2. 抛锚式教学的几个环节是什么。 (5分 ) 抛锚教学的几个环节组成如下: 1)创设情境 2)确定问题 3)自主学习 4)协作学习 5)效果评价 3. 绘出 SMCR模式。 (8分 ) 4. 目前世界上有哪几类电视制式。 美国、俄罗斯、中国各采用什么电视制式。 (6 分 ) NTSC、 PAL、 SECAM。 美国电视制式、中国电视制式,俄罗斯电视制式分 别属于以上三种。 5. 什么是电子绩效支持系统。 (9分 ) 1)电子绩效支持系统( EPSS)是一种整合了多种技术的电子环境。 2分 2) EPSS 融合了计算机辅助教学 /训练、专家系统、多媒体、数据库技术于一体,给使用者全方位的支持。 3分 3)通过它,每个员工可以方便地对各种信息、软件、指导、建议和帮助、数据、图像、工具、评价以及监视系统进行即时的、个性化的在线访问,从而解决日常工作中碰到的问题,达到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的目的。 实现以最低的成本,最少的人员介入来完成工作。 4分 三、论述题 (18 分 ) 戴尔关于视听理 论的基本观点有哪些。 (18分 ) 1.戴尔关于视听教育的基本观点体现在戴尔提出的 ” 经验之塔 ” 之塔中。 1分 图略(做的经验 2分 观察的经验 2分 抽象的经验 2分) 塔之说明 11) 最底层的经验最具体 ,越往上升 ,则越趋抽象 .2分 12) 教育应从具体入手 ,逐步进到抽象 .有效的学习之路 ,必须充满具体经验 .2 分 13) 教育不能止于具体经验 ,而要向抽象和普遍发展 ,要形成概念 .2分 14) 在学校中 ,应用各种教育工具 ,可以使得教育更为具体 ,从而造成更好的抽象 .2 分 15) 位于宝塔中层的视听教具 ,较言语、视觉符号更能为学生提供较具体和易于理解的经验 .它 能冲破时空的限制 ,弥补其它直接经验方式之不足 .3 分 四、分析题 (36 分 ) 1. 随着计算机技术应用的日益广泛,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方式正逐渐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请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谈 elearning。 (16分 ) 提示: Elearing数字化学习,主要是指通过网络学习。 2. 某中学体育教学研究小组的教师拟制作“篮球技术”多媒体教学课件。 但在制作方案上产生严重分歧:有教师认为应该选用时下流行的动画制作软件,邀请美术老师加入,制作精美的篮球技术动画课件。 可有的教师认为篮球技术动作不适合用动画表现,更适 合用视频表现:只需用摄像机拍摄运动员的篮球技术动作要领,然后用视频编辑软件编辑处理后,再用多媒体集成工具集成即可。 问题 : 就上述事情,你有何看法。 (20分 ) 提示:考察课件制作的选用原则 13 苏州大学 现代教育技术 课程试卷( 8)卷 共 4 页 一、名词解释 (10 分 ) 1. Educational Technology Educational Technology 即教育技术是为了学习,对相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2. 学习资源 学习资源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可被学习者利用的一 切要素,包括支撑教学过程的各类软件资料和硬件系统。 二、简答题 (32 分 ) 1. 简述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 (7分 ) 布鲁纳的发现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索,( 2分)认为学习的最佳方式是发现学习,( 2分)即学习者利用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条件自己独立思考,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和规律的一种学习方式。 ( 3分) 2. 范例教学的大致步骤是什么。 (5分 ) ( 1)“个”的阶段; 1分 ( 2)“类”的阶段; 1分 ( 3)掌握规律范畴; 1分 ( 4)获得一般性的实践经验或生活经验。 2分 3. 简述教育信息流的三种流向。 (8分 ) 教师 和其他教育媒体向学习者发送教学材料; 2分 学习者接受信息、解释信息,还对信息作出反应,把认知结构变化的情况反馈给教师; 3分 教师接受学习者反应后,对学习者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再把意见反馈给学习者; 3分 4. 写出六种常见视频文件。 (6分 ) 1) AVI 2) MPEG 3) MOV 4) DAT 5) REAL 6) WMV 5. 简述色彩的三要素。 (6分 ) 色相,指颜色具体的色彩面貌; 饱和度,又称纯度,指颜色的纯粹程度; 明度,又称亮度、光度,指颜色本身的深浅程度。 三、论述题 (18 分 ) 比较 两种教学组织形式:集中授课教学方式和个别化学习方式。 (18分 ) 提示 : 1)集中授课教学方式,主要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班级授课方式。 2)个别化学习方式,通过辅助学习材料,学习者自定步骤独立学习。 3)二者比较 四、分析题 (40 分 ) 1. Microsoft Powerpoint 和 Macromedia Flash 是常用的 CAI制作工具。 问题:( 1)请从 CAI课件的教学实践特性出发说明它们各自的开发特点。 (10分 ) ( 2)现有专业教师请求开发《三个代表在基层》和《跟吴老师学苏州话》课件,你分别会 在两个工具中选择哪个进行开发,说明理由。 (10分 ) 提示: Powerpoint擅长制作演示型课件, Flash适合制作交互型较强的课件,特别是它适合制作卡通动画片。 14 1. 某大学拟建数个标准多媒体教室(联接 Inter),请画出该多媒体配置简图,并解释你这样配置的理由。 ( 20分) 1)图(略)。 10分 2)理论根据 视听理论:“经验之塔”中视听媒体的独特作用 3分 传播学理论:传播要素之一传播通道和传播媒介。 3分 多媒体计算机不是“万能媒体”,其它媒体存在的合理性源于其独特作用。 4分 苏州大学 现代 教育技术 课程试卷( 9)卷 共 5 页 一、名词解释 (11 分 ) 1. 头脑风暴 (6分 ) 头脑风暴,即 stormbraining。 头脑风暴法是指让讨论小组的每个成员自由的提出各种想法,而不管这些想法看起来多么幼稚和离奇。 当参加者有了新观点和想法时,他们就大声说出来,然后在他人提出的观点之上建立新观点。 所有的观点被记录下但不进行 评价。 只有结束的时候,才对这些观点和想法进行评估。 2. performance technology(5 分 ) performance technology,即绩效技术。 绩效技术是将现 实和预计的水平进行严格的对比,找到造成差距的原因,提供大量的干预以提高绩效,改变管理过程,评价结果。 二、简答题 (39 分 ) 1. 斯金纳关于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 (10 分 ) 斯金纳认为在学习进程中,行为之所以发生变化,是由于强化的作用。 ( 2 分)强化包括正强化和负强化两种类型。 ( 2 分)如果一个行为发生后,接着呈现一个强化刺激,行为的强度就会增加,因而直接控制强化物,就是控制行为。 ( 3 分)增加正强化物或减少负强化物都能促进机体行为反应的概率增加。 ( 2 分)他的理论被称为“刺激 反应 强化”理论。 ( 1分) 2. 什么是教学模式。 (7分 )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指导下,( 3 分)在一定环境中开展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的结构形式,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一套方法论体系,是基于一定教学理论而建立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教学活动的框架和程序。 ( 4分) 3. 画出教学传播系统构成图。 (8分 ) 4. 什么是“认知学徒”模型。 (8分 ) 认知学徒模型,试图将传统的学徒训练方法融入当前的学校教学中。 ( 2 分)它包括四个模块:内容、方法、顺序和社会化。 ( 2分)各部分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有效的学习环境,给学习者提供机 会,让他们观察、从事、创造或发现情境中专家解决问题的策略。 ( 2分)。 教师在学习者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给予支持;然后逐渐淡出,逐渐把学习过程的控制权移交给学习者。 ( 2分) 5. 演示型课件的特点是什么。 (6分 ) 演示型课件的 使用者(一般是制作者)为教师、教员,( 1 分)在多媒体教室通过大屏幕演示讲解教学内容,( 2分)注重投影效果,( 1分)如 Powerpoint制作的电子讲义就是演示型 15 课件。 ( 2分) 三、论述题 (16 分 ) 1.举例说明信息技术和研究性学习的关系。 (16分 ) ( 1)研究性学习的概念 2分 要点:从根 本上调动学生的探索欲望,以积极态度参与探究活动,从而使他们获得适应社会的各种技能。 ( 2)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特点 4分 调动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主性; 提供思考现实世界问题的机会,加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促进学生的合作和协商; 提供了解社会的机会; ( 3)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日益成为一种趋势 2分 ( 4)信息技术,如:网络技术可以用来开展研究性学习 2分 ( 5)举例 WebQuest 6 分 四、分析题 (34 分 ) 1.某高校举行全校青年教师课堂 教学竞赛 ,其中的两份附件如下: 附件 1:文科组课堂教学竞赛评价标准(百 分制) (一)教学内容:( 50 分) 1.目的性( 10分) 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符合素质教育的精神,并具体规定本节课教学应实现的促使学生素质提高的要求。 2.科学性( 20分) 教学内容符合教学大纲要求:体现本学科和相关学科当代发展水平;表述清楚,深入浅出。 3.人文性( 10分) 体现教学的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统一。 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在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道德、审美等方面的教育,积极影响学生的情感、意志、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思想政治观点正确。 4.启发性( 10分) 教学能启发学生主动学习,能引导学生开拓视野、积极 思考、大胆想象、勇于创新。 (二)教学方法:( 30 分) 1.主体性( 10分) 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是否充分发挥,教师组织指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效果是否显著。 2.灵活性( 10分) 教学基本功扎实且能灵活运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和手段,操作正确,效果明显。 3.实践性( 10分) 重视知识的应用,促进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三)教学效果( 20分) 1.学生课堂学习状态:学生学习积极性高,课堂气氛活跃。 2.学生课内学习效果:完成预定教学目标。 学生课内练习符合教学要求。 (四)创新特色( 加分,最多 20分) 在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提高学生素质的基础上,课堂教学具有明显特色和创新的可酌情加 16 分。 附件 2:理科组课堂教学竞赛评价标准(百分制) (一)教学内容:( 50 分) 1.思想性( 5分) 加强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寓德育于教学中。 2.科学性( 25分) 严格的科学性,体现学科的前沿水平,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开拓视野,加厚加宽基础知识,讲究实际效果。 未出现任何科学性错误。 3.创新性( 10分) 突出重点,分析透彻,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习惯,促进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获得新知识能力的提高。 4.实践性( 10分) 培养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 (二)教学方法:( 30 分) 1.精心组织好教学中各个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 10分) 2.处理难点疑问,考虑周到,解释清楚。 ( 5分) 3.有效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演示实验(动作示范)、表格、挂图等,促进学生加深理解所教内容。 ( 5分) 4.语言表达规范、流畅、正确、简练,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 ( 5分) 5.板书清晰,规范工整、布局合理。 体育课做到精讲多练,示范正确,动作流畅。 ( 5分) (三)教学效果( 20分) 1.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发挥。 2.学生听课注意力集中,练习或训练效果明显。 3.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的教学要求。 (四)创新特色(加分,最多 20分) 在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教师在教学中有改革、创新,教学有自己的特色,可酌情加分。 注: 1.评审人员由来自各学科的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本校教师组成。 2.本次竞赛分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初赛在真实课堂进行。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试卷20套
相关推荐
度 第一节 废水水量 根据甲方所提供基础资料:废水量为: 60m3/d。 每天 24 小时运转,则设计处理能力为。 第二节 废水水质 根据同类废水水质得知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为: COD: 2020~ 3000mg/L BOD5: 300~ 400mg/L pH: 6~ 7 色度: 350~ 500 倍 第三节 处理效果 设计出水达到《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 排放标准》(
要问题,剖析具体实例,写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 12 ( 4)及时召开 “质量分析会 ”,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1抓学习过程。 在校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预习、上课、复习、作 业、小结、考试等五大环节,教师要对每一个环节进行指导和训练;尽快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校还将对各班的自习、两操、课间活动、纪律、卫生、出勤、安全等进行全程监控;努力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教风和校风。 第四章
顶部,巨大的石头雄伟平坦,上面可坐几十人。 在石上茫然四望,心中豁然开朗。 山的东边顶部比西边顶部还高,因疲倦不想再上了,又回到寺院的“白云深处”后堂。 于是温暖的气息弥散席子,气氛热时如夏,静时如秋,冷时如冬,觥筹无数,谈笑甚欢,即使是仆从与乐工也各得其乐。 酒毕,长老带领客人赏花,众人缓缓登上环翠阁。 不久与长老告别,出了寺门。 走了一里,众人余兴未尽,席地而坐,分了韵脚赋诗良久
怀”:对所经历的事持有看法,不能忘却,牵挂心怀。 【命题思路】:本题的考查点是“正确使用词语”,主要从词语适用对象、感情色彩和词义角度考查词语的正确运用,目的在于告诫学生对于词语,除了准确掌握其含义之外,还要掌握某些成语的褒贬色彩,进而了解它的适用对象,做到运用准确、得体。 A中“情不自禁”对象主要用于感情,不用来形容动作“颤抖”) 21.( 2020年湖南卷)
梦变成了蝴蝶,惬意 地 飞来飞去,可是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还是庄周,究竟是庄周做梦变为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为庄周。 庄周认为这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庄周之所以认为这个问题无法解决,是因为他不承认 ①联系具有多样性和条件性 ②客观存在的事物具有确定性 ③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具有客观性 ④人的认识结论具有不确定性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