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沉降观测方案内容摘要:

测量的技术要求进一步加密水准基点或设置工作基点至满足工点垂直位移监测需要。 加密后的水准基点(含工作基点)间距200m 左右时,可基本保证线下工程垂直位移监 测需要。 3. 沉降变形点 直接埋设在要测定的沉降变形体上。 点位应设立在能反映沉降变形体沉降变形的特征部位,不但要求设置牢固,便于观测,还要求形式美观,结构合理,且不破坏沉降变形体的外观和使用。 沉降变形点按路基、桥涵、隧道等各专业布点要求进行。 监测网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化,人为破坏等原因,不可避免的有个别点位会发生变化。 为了验证监测网点的稳定性,应对其进行定期检测。 本次技术方案设计垂直位移监测网的观测分为首次观测和施工过程中的定期复测,定期复测按每半年进行一次,并结合精测网复测进行。 沉降变形测量 点的布置要求 沉降变形测量点分为基准点、工作基点和沉降变形观测点。 其布设按下列要求: 1.每个独立的监测网应设置不少于 3 个稳固可靠的基准点。 基准点应选设在沉降变形影响范围以外便于长期保存的稳定位置。 2.工作基点应选在比较稳定的位置。 对观测条件较好或观测项目较少的项目,可不设立工作基点,在基准点上直接测量沉降变形观测点。 3.沉降变形观测点应设立在沉降变形体上能反映沉降变形特征的位置。 沉降变形监测测量工作基本要求 1.水准网的观测按照国家二等水准施测,采用单路线往返观测。 每次观测均形成闭合检验条 件。 工作基点联测及首次沉降观测往返测或单程双测站,其他各次沉降观测单程双测站。 2.水准仪使用 Trimble Dini (Dini03)电子水准仪及配套 2m 铟瓦条码水准尺和尺垫,均在有效合格检定期内。 水准仪与水准尺在使用前及使用过程中,经常规检校合 7 格,水准仪视准轴与水准管轴的夹角均不超过 15″。 仪器各种设置正确,其中有限差要求的项目按规范要求在仪器中进行设置,并在数据采集时自动控制,不满足要求的在现场进行提示并进行重测。 3.为了将观测中的系统误差减到最小,达到提高精度的目的, 各次观测 应使用同一台仪器和设备 , 前后视观测最好用同一水平尺 ;外业测量一条路线的往返测使用同一类型仪器和转点尺垫,沿同一路线进行。 4.观测成果的重测和取舍按《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GB/T 128972020)有关要求执行。 观测时,视线长度≤ 50m,前后视距差≤ m;前后视距累积差≤ m;视线高度≥ ;测站限差:两次读数差≤ ,两次所测高差之差≤ mm,检测间歇点高差之差≤ mm;观测读数和记录的数字取位:使用 DS05 或 DS1 级仪器,读数记至。 5.观测时,一般按后 前 前 后 的顺序进行,对于有变换奇偶站功能的电子水准仪,按以下顺序进行: ( 1)往测:奇数站为后 — 前 — 前 — 后 偶数站为前 — 后 — 后 — 前 ( 2)返测:奇数站为前 — 后 — 后 — 前 偶数站为后 — 前 — 前 — 后 6.每测段往测与返测的测站数均应为偶数,否则应加入标尺零点差改正。 由往测转向返测时,两标尺应互换位置,并应重新整置仪器。 在同一测站上观测时,不得两次调焦。 转动仪器的倾斜螺旋和测微鼓时,其最后旋转方向,均应为旋进。 晴天观测时给仪器打伞,避免阳光直射;扶尺时借助尺撑,使标尺上的气泡居中,标尺垂直。 随时观测,随时检核计算,观测时要 一次完成,中途不中断。 7.观测前 30min,将仪器置于露天阴影处,使仪器与外界气温趋于一致;对于数字式水准仪,进行不少于 20 次单次测量,达到仪器预热的目的。 测量中避免望远镜直接对着太阳;避免视线被遮挡,遮挡不超过标尺在望远镜中截长的 20%。 观测时用测伞遮蔽阳光,对于电子水准仪,施测时均装遮光罩。 8.自动安平水准仪的圆水准器,严格置平。 在连续各测站上安置水准仪时,使其中两脚螺旋与水准路线方向平行,第三脚螺旋轮换置于路线方向的左侧与右侧。 除路线拐弯处外,每一测站上仪器与前后视标尺的三个位置,一般为接近一条直 线。 9.观测过程中为保证水准尺的稳定性,选用 以上的尺垫,水准观测路线必 8 须路面硬实,观测过程中尺垫踩实以避免尺垫下沉。 同时观测过程中避免仪器安置在容易震动的地方,如果临时有震动,确认震动源造成的震动消失后,再激发测量键。 水准尺均借助尺撑整平扶直,确保水准尺垂直。 10.数据处理时,闭合差、中误差等均满足要求后进行平差计算,主水准路线要进行严密平差,选用经鉴定合格的软件进行。 11.对工作基点的稳定性要定期检核, 在雨季前后要联测,检查水准点的标高是否有变动。 采用的控制成果 序号 点名 高 程 1 CPI020 2 CPI021 3 GCPII166 序号 点名 高程 序号 点名 高程 1 CPII164 4 BM1 2 CPII165 5 BM2 3 CPD2001 仪器设备及人员准备 测量仪器及计算软件 序号 仪器名称 规格型号 技术状况 生产 编号 数量 (套 ) 鉴定 日期 备注 1 电子水准仪 Trimble Dini() 合格 708140 1 202039 2 2 米铟瓦水准标尺 条码 合格 29075/ 29076 1 2020430 3 科傻地面控制测量数据处理系统 4 西南交大杭甬高铁沉降观测与评估数据管理系统 9 XX 隧道沉降观测人员分配表 岗位 姓名 职称 性别 文化程度 工作年限 测量班班长 黄榜建 工程师 男 大专 12 年 沉降负责人 张明 助理工程师 男 专科 2 年 资料员 刘茜 见习生 女 本科 1 年 沉降副组长 朱 斌 助理工程师 男 高中 20 年 组员 吴任尧 中级工 男 中专 4 年 组员 袁常清 见习生 男 中专 2 年 变形控制标准 对于高速铁路 隧道 基础的沉降控制,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