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选修3—3知识点总结内容摘要:

变化量, W 表示气体对外或克服外界做的功, Q 表示气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当气体对外做功或外界克服气体做功 W 取负值,气体克服外界做功或外界对气体做功 W 取正值,气体做功一定伴随着其体积的变化;气体吸收热量 Q 取正值,气体放出热量 Q 取负值。 3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3未饱 和汽的压强小于饱和汽的压强。 饱和气压随温度而变,温度升高,饱和气压增加。 3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3热量不能自发的由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克劳休斯表述)。 3不可能从单一热库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为功,而不产生其它影响(开尔文表述)。 3通过做功,机械能可以全部转化为内能,而内能无法全部用来做功以转化为机械能。 3自然界自发的宏观过程具有方向性。 第一类永动机违背了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类永动机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没有违背热力学第一定律。 4一切自然过程总是沿着分子 热运动的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 4在任何自然过程中,一个孤立系统的总熵不会减少。 (熵增加原理) 4自发的宏观过程总是向无序度更大的方向发展。 4能量在数量上虽然守恒,但其转移和转化却具有方向性。 4各种形式的能量向内能转化,是微观领域内无序程度较小向无序程度较大的转化,是能够自动发生、全额发生的。 二、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1. “ 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 实验中油酸分子直径等于一滴混合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除以相应油酸膜的面积 ( ) 2.一绝热容器内盛有液体,不停地搅动它,使它 温度升高该过程是可逆的;在一绝热容器内,不同温度的液体进行混合该过程不可逆。 ( ) 3.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气体的压强就越大。 ( ) 4.物理性质各向同性的一定是非晶体。 ( ) 5.液体的表面张力是由于液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 ( ) 6.控制液面上方饱和汽的体积不变,升高温度,则达到动态平衡后该饱和汽的质量增大,密度增大,压强也增大 ( ) 7.气体的温度升高时,分子的热运动变得剧烈,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撞击器壁时对器壁的作用力增大,从而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 ) 8.气体体积变小时,单位体积的分子数增多,单位时间内打到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分子数增多,从而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 ) 9.压缩一定量的气体,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 ) 10.有一分子 a 从无穷远处趋近固定不动的分子 b,当 a 到达受 b 的分子力为零处时, a 具有的动能一定最大。 ( ) 11.气体吸收热量,其分子的平均动能就增大。 ( ) 12.尽管技术不断进步,热机的效率仍不能达到 100%,制冷机却可以使温度降到 283℃。 ( ) 13.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熔化的金属能够收缩成标准的球形。 ( ) 14.温度、压力、电磁作用等可以改变液晶的光学性质。 ( ) 15.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的剧烈程度都与温度有关,所以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也叫做热运动。 ( ) 16.两个分子甲和乙相距较远 (此时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 ),设甲固定不动,乙逐渐向甲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在整个移动过程中前阶段分子力做正功,后阶段外力克服分子力做功。 ( ) 17.晶体熔化过程中,当温度达到熔点时,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破坏空间点阵,增加分子势能,而分子平均动能却保持不变,所以晶体有固定的熔点。 非晶体没有空间点 阵,熔化时不需要去破坏空间点阵,吸收的热量主要转化为分子的动能,不断吸热,温度就不断上升。 ( ) 18.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凡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在热传导中,热量只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而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给高温物体。 ( ) 19.气体分子间的距离较大,除了相互碰撞或者跟器壁碰撞外,气体分子几乎不受力的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 分子的运动杂乱无章,在某一时刻,向各个方向运动的气体分子数目不均等。 ( ) 20.一由不导热的器壁做成的容器,被不导热的隔板分成 甲、乙两室。 甲室中装有一定质量的温度为T的气体,乙室为真空,如图所示。 提起隔板,让甲室中的气体进入乙室,若甲室中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则提起隔板后当气体重新达到平衡时,其温度仍为T。 ( ) 21.液晶显示屏是应用液晶的光学各项异性制成的。 ( ) 22.熵增加原理说明一切自然过程总是沿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 ( ) 23.饱和气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 24.物体的温度升高,表示物体中所有分子的动能都增大。 ( ) 25. 1mol 任何物质所含有的粒子数都相等。 ( ) 26.液体表面层中分子间距小于内部分子间距。 ( ) 27.相同质量和温度的氢气和氧气、氢气的内能大,氧气分子的平均动能大,氢气分子的平均速率大。 ( ) 28.只要知道气体的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