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工艺规范内容摘要:

面锻造比不小于 3,其凸台部分不小于175。 上述锻造比的计算:对单纯拔长时 ,为各分锻造比之乘积;反复镦粗拔长时,只计算镦粗比或拔长比,总锻造比亦为各分锻造比之乘积。 锻件出现大飞边等缺陷时,应滚圆或冷却后用砂轮打磨。 常用材料的锻造温度表 钢类 钢号 锻造温度( ℃ ) 始锻 终锻 优质碳素钢 3 4 50、 5 60 1250 1200 800 800 合金结构钢 20CrMo、 40Cr 20CrMo 35CrMo、 42CrMo 25CrNiMo 1200 1180 1150 1200 800 800 850 850 碳素工具钢 T T7A、 T T8A T T9A、 T T10A T1 T11A、 T1T12A 1150 1100 1050 800 770 750 合金工具钢 4Cr5MoV1Si 1150 950 不锈耐酸钢 0Cr1 1Cr1 2Cr13 3Cr1 4Cr13 1Cr18NI9Ti 0Cr17NI12Mo2 318 1150 1150 1180 1150 1150 750 750 850 850 950 弹簧钢 65Mn 60Si2Mn 1100 1100 800 850 镦粗 镦粗前毛坯加热温度应均匀,镦粗时要把毛坯围绕轴心线不断转动,毛坯发生弯曲时必须立即校正。 镦粗时每次的压缩量应小于材料塑性允许的范围,如果镦粗后需进一步拔长时,应考虑到拔长的可能性,禁止在终锻温度以下镦粗。 拔长 每次锤击的压下量应小于材料塑性所允许的数值,而且每次压缩后听锻件宽度与高度比应小于2~ ,否则翻转 90186。 再锻打时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