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以色列经验与启示以色列团组总结报告内容摘要:

,包括: Yahalom(武器研发机构)、兵器集团、 MAMRAM(国防军计算机和信息系统中心)、飞行员学院、 OFEK(空军科技部门)、 Talpiot(空军和希伯来大学共同管理的精英计划)、 8200(国防部情报机构)、学术人库计划等。 服役期间,学生不仅了解到尖端技术知识,还培养了很强团队合作意识和攻坚克难的勇气,进入大学后,学生相对成熟(年龄一 般在 2123 岁),对学习目标和个人兴趣条件有更加清醒的认识,进入工作后,也大大推进了军方技术向民用领域的扩散。 例如, 8200 部队选择高中学业课程和心理测试优秀的学生,在情报官员辅导下,直接参与信息技术研发工作, 8200部队 “毕业生” 已成为以色列软件产业发展的中坚骨干;再如,以色列著名生物医药研发公司 Compugen 的高管均参加过Talpiot 计划。 移民政策。 以色列 是第一个在建国宣言中明确表明实施自由移民政策的国家,以色列利用东欧剧变之际,吸纳了 80 万名前苏联犹太人,相当于当时人口的 1/5,引进人口中 70%成年人有大学本科学历,且一半拥有硕士或博士学位, 59%为工程技术和科学人才,为以色列 90 年代科技腾飞提供了充足的人才资源。 另外,移民政策也对培植创新创业文化有重要影响,以色列前总理顾问格林斯坦曾说过, “移民是不会排斥重新开5 始的,准确地说,他们是爱好冒险的人。 移民的国度就是企业家的国度”。 目前 , 以色列“连续创业者”的比例是 10%,是硅谷的 2 倍。 经验 三 : 科学高效的孵化器运作机制 以色列从 1991 年就开始布局建设孵化器,目前全国共有19 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均为独立法人的私营公司,股东多为大企业或创投公司,管 理者多为有丰富产业背景和专业经验的管理者或创业人员。 政府对孵化器总体布局有一定的规划控制,并通过招投标方式确定孵化器受托管理企业,有助于改善孵化器发展空间和管理水平。 以色列孵化器主要特点是创业者、政府、孵化器三方 高度合作 ,孵化成功率较高。 经济部首席科学家办公室通过相关专项支持孵化器项目,每年约 4000 万美元,共支持约 70 个科技项目。 一个项目要分别经过孵化器、经济部首席科学家办公室三轮审核才可进入孵化器,一般通过率仅为 2%4%,每年每家孵化器获批项目约为 48 个,进入孵化器后,即要注册为有限公司,要求知识 产权明晰且 100%归公司所有,孵化期 23 年。 项目经费 85%由首席科学家办公室安排解决,另外 15%由孵化器投资解决,创业者无需出资。 政府支持资金不占股权,用于创业者研发支出(主要为薪金),若创业失败,则无需偿还,若创业成功,则按企业销售额 3%提取权利金进行偿还,政府不干预在孵企业的经营活动。 孵化器还为在孵企业提供商务、金融、行政等其它全方位服务,帮助企业申请政府资金。 截止6 目前,已有 16000 家企业出孵,其中 50%出孵后持续经营达 3年以上。 孵化器自身也形成了良性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其收入来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