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地方戏曲园本课程的研究实施方案内容摘要:

括社区人力资源、社区物质资源、社区文化资源等几个方面。 我们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充分利用家庭和社区资源。 我园所处的社区有一批颇富戏 曲艺术的专业人才所组成的文化站,我们聘请文化站长为我园的校外辅导员,以定期对老师进行戏曲方面的培训和指导。 我镇建有一个远近闻名的颇富规模的大戏院,院内陈列一些戏剧表演的服装和道具,常有精彩的戏剧表演,平时还经常在外面搭建露天戏台,搞一些送戏下乡活动,让老百姓不用出远门就能欣赏自己喜欢的戏曲表演。 不难看出,我镇有着丰富的戏曲传统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 正是这一方沃土造就了一批批热衷地方戏曲的戏迷,一些戏剧演员声名鹊起,活跃于大江南北。 走进小戏之镇的普通人家,男女老幼皆能 9 随口吟唱一段,婉转悠扬,颇有韵致。 正是这浓郁 的戏曲氛围对孩子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提高他们的戏曲感受力有着不可估量的效果。 因此,我园充分挖掘和利用社区环境资源和家庭有效资源,平时请戏曲专业人员来园为小朋友化妆和表演,“六一”节让小朋友到大戏院进行表演,家园活动时让家长进行戏曲沙龙活动„„这对逐步建构社区、家庭、幼儿园三位一体特色的园本课程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必将使我园的园本课程更具魅力。 (三)、戏曲园本课程的实施研究 1. 幼儿园戏曲园本课程实施环境创设的研究 有人说过:当你走进幼儿园,不用介绍,也无须交谈,只要留 意幼儿园的整个环境,就能阅读其中 的教育理论和价值取向。 的确,环境可以凸显出幼儿园的鲜明的办园特色。 因此我们以幼儿园的发展为环境创设的着眼点,以艺术性、审美性为环境创设 的立足点,以富有意蕴的、审美的环境唤起幼儿对美的意识,激活幼儿的鲜活体验,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美的熏陶。 ( 1)、整体规划,体现和谐统一的美。 幼儿园环境创设应力求风格统一、结构合理、情趣高雅、特色鲜明,从而使环境展现丰富的美,使人赏心悦目,萌发幼儿积极的审美情趣。 我们在创设中将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将特色、审美的理念渗透其中,变化又不乏统一。 我们会对幼儿园的门厅、走廊、过 道进行规划,张贴各种戏曲剧照、脸谱图,使幼儿置身于浓浓的戏曲氛围中。 同时会在前校园开辟“欢乐城”,各种色彩鲜艳、图案夸张的脸 10 谱可以刺激幼儿的视觉感知,激发幼儿探索戏曲艺术的欲望。 还会创设戏曲专用室,为孩子的自主性特色活动提供广阔的空间和舞台。 一系列的校园环境的创设可以极大地调动幼儿开展戏曲特色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 2)、考虑班级特点,活动室体现个性美。 幼儿大部分时间活动在活动室进行,因此教师应根据 幼儿 不同的 年龄 特点 及班级的特点,创设不同的戏曲 特色环境。 不同的班级有不同的教育特色,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发展需要、特点创设不同的主题墙饰。 小班注重创设与生活习惯有关的戏曲特色环境,中班注重创设与友爱互助相关的戏曲特色环境,大班可创设与分享合作相关的戏曲特色环境。 平时尽可能地 利用墙面、空间和一切可以利用的角落,张贴各种剧照、剧情及简单的戏曲知识挂图,让人一进入活动室就感受到戏曲气息。 同时根据班级特点,开设各具特色的戏曲活动曲,让幼儿能在活动区中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艺术修养。 ( 3)、幼儿主体参与,互动中体现动态美。 环境创设是为幼 儿服务的,因此教师应该充分提供给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机会和条件,使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 幼儿的作品会随处可见,绘画、手工,平时自己收集的各种材料、资料、心中的所思所想,对戏曲艺术独特的诠释等对通过教师以艺术化的形式显现出来,幼儿得到创造与审美相融合的艺术熏陶。 幼儿 戏曲园本课程与五大领域的整合研究。 11 ( 1)、戏曲与五大领域的整合 在我镇地方传统戏曲特色的熏陶下,戏曲文化在我园形成了一道亮丽而独特的风景线。 戏曲活动,它作为我园的园本特色活动,我们不仅是如火如荼地开展一些戏曲活动,还生成一些主题活动, 把戏曲活动科学合理地渗透于学科的五大领域之中。 幼儿的身心各方面发展是一个持续发展着的整体,课程就应该作为一种施加整体教育影响的中介。 因此我们在研究中除探索幼儿自身发展的规律外,还应探索戏曲在各领域中的渗透,努力加强各领域、各学科的内在关系,横向联系,促进幼儿整体发展。 ①戏曲与语言领域相渗透:教师根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趣味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如教师可以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 创编浅显易懂读来又琅琅上口的戏曲儿歌进行语言活动 ,如小班从生活习惯着手,编些与之相关的戏曲儿歌;中班可编些有关团结友爱 方面的戏曲儿歌 ; 大班 编些分享合作方面的戏曲儿歌。 同时 把 创编的小戏 内容改编为简单的故事供幼儿欣赏,了解其剧情„„通过互相渗透的领域教育,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拓展幼儿经验,掌握戏曲的简单知识。 ②戏曲与科学领域相渗透:给幼儿提供良好的科学和戏曲教育环境,按照幼儿认知规律及不同年龄特点,设计相应的科学与戏曲整合教育内容教育幼儿。 如通过认识角色“生、旦、净、丑”、道具等进行科学活动。 ③ 戏曲与艺术领域相渗透:引导幼儿用自己喜欢的艺术活动来大 12 胆地表现自己对戏曲的情感、能力、和体验。 可用绘画、手工等外在符号形式自由地表达。 如让幼儿拓印脸谱、设计戏曲道具、服装等。 也可用音乐等显性符号尽情表现。 如把 创编的儿歌 改编戏曲套唱, 小班用紫竹调套唱,中班用紫竹调、老簧调套唱,大班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