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楼建筑电气设计论文内容摘要:

93 117 148 185 215 250 280 9 12 17 23 29 41 53 70 86 109 138 172 201 233 261 8 11 l6 2l 27 38 49 64 80 101 128 160 185 216 242 7 10 15 18 25 34 45 59 73 92 117 146 172 197 22l 15 15 20 20 25 32 32 40 50 63 63 75 75 75 90 对于 一 层 AL1 计算 KWP  , Ijs=P Kd/ 3 UncosΦ =19000 3 = 导线选择截面积 25mm2 交联聚乙烯绝缘线 缆 YJV,经查表 25mm2 交 联聚乙烯绝缘线 缆 的允许载流量大于 28A,合格。 对于第二层 AL2 配电箱 P=31kw, Ijs=P Kd/ 3 UncosΦ =31000 3 = 导线 选择截面积 25mm2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YJV, 经查表 25mm2 交联聚乙烯绝缘线 缆 的允许载流量大于 47A,合格。 对于第三 层 AL3 配电箱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11 P=, Ijs=P Kd/√ 3UncosΦ =41500 √ 3= 导线选择截面积 35mm2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YJV,经查表 35mm2 交联聚乙烯绝缘线 缆 的允许载流量大于 63A,合格 表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载流量 (A) P= 80℃• cm/W 主线芯数截面 (mm2) 铝 芯 铜 芯 6~ 10kV θ =90℃ 35kV 单芯 θ =80℃ 6~ 10kV θ =90℃ 35kV 单芯 θ =80℃ 20℃ 25℃ 30℃ 25℃ 20℃ 25℃ 30℃ 25℃ 3 16 3 25 3 35 3 50 3 70 3 95 3 120 3 150 3 185 3 240 99 126 150 183 220 259 295 334 374 430 96 122 l45 177 212 250 285 322 361 415 92 117 139 170 203 240 273 309 346 398 174 212 246 28l 317 354 409 127 162 194 235 281 333 377 427 480 549 123 167 187 227 271 32l 364 412 463 529 118 150 179 218 260 308 349 395 444 508 223 268 316 359 404 449 518 断路器的选择 断路器选择原则 ( 1)根据计算负荷电流选断路器整定值; ( 2)断路器选择时要前后级之间相互配合 ,前一级断路器整定值至少比下一级断路器整定值高一级; ( 3)动力设备考虑自启动影响 ,断路器整定时要选高一级数值。 照明分支线路中,每一分支线路的计算负荷均不超过 10A,因此可以选择C65N 16A 型断路器,其载流量为 16A。 在照明干线回路中,断路器采用 Compact NSE 型断路器。 选型参照下表 NSE 塑壳断路器 选型指南 插座回路中,每一分支线路均采用带漏电保护功能的 Vigi C65N 16A 30mA型断路器,其载流量为 16A。 空调插座回路采用 Vigi C65N 20A 30mA 型断路器,其载流量为 16A。 以上两种断路器均有漏电保护功能,可以满足需要。 以下是这几种断路器在《施耐德电气配电产品选型手册》上的技术参数。 C65N 断路器具有以下功能:短路保护,过载保护,控制,隔离。 C65N 断路器适用于工业、民用建筑、能源及基础设施等领域低压终端配电。 C65 系列断路器技术参数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12 ● 电气参数 最大工作电压: 440 V AC ,分断能力 (IEC 60898),冲击耐受电压 : 6 kV ● 限流等级: 3 ● 隔离功能:切实分断指示,手柄上绿色标志表示触头处于断开位置 ● 快速闭合:保证冲击性负载的可靠工作,延长断路器的电气寿命 ● 机械寿命: 20,000 次 ● 环境:使用环境温度 : 30176。 C 至 +70176。 C,抗湿热性 2类 (温度 55176。 C时,相对湿度 95%) Vigi C65 ELE (G) 电子式剩余电流动作保护附件 电子式剩余电流动作保护 附件与 C65 断路器拼装使用,可实现 : 对间接接触提供人身保护 对直接接触提供补充人身保护 对电子元件较多的电气设备的绝缘故障提供保护(故障电流含有脉动直流分量) 说明技术参数 ● 额定电压: 230 / 400 V AC, +10...15 %, 50 Hz ● 额定电流: 16A ● 额定剩余动作电流: 30 mA ● 脱扣指示 : Vigi 附件操作手柄上有红色剩余电流动作脱 扣指示 ● 手动控 制 : 手柄允许两种复位模式 ● 断路器和剩余电流动作装置同时复位 ● 断路器和剩余电流动作装置分别复位,剩余电流动作 ● 防止暂态过电压 (闪电、电网操作等 )引起的误动作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13 表 NSE 塑壳断路器 选型指南 Compact NSE 塑壳断路器 选型指南 NSE 250 N 3P 250 P MX 型号 壳架电流: 100 160 250 400 630 分断能力类型: E:25KA N:35KA S:50KA H:70KA 极数: 3极 4极 脱扣器额定电流: E型: 15,20,25,30,40,50,60,75,80,100 N/S/H型:16,25,32,40,50,63,80,100,125,160,200,250,400,630 安装方式: 固定式 F 插入式 P 抽出式 D 附件 设备选型 结果 断路器的选择 根据以上负荷计算,设备选型如下: 1.用户配电箱内断路器的选择 ( 1)照明回路断路器选 C65N 16A/1P。 ( 2)普通插座回路断路器选 Vigi C65N 16A 30mA。 ( 3)空调插座回路断路器选 Vigi C65N 20A 30mA。 (4)楼层 配电箱进线处断路器选 NSE 100N/3P 63A,NSE 100N/3P 40A。 (5)动力 配电箱内断路器选 择 NSE 100N/3P 50A,NSE 100N/3P 80A, NSE 100N/3P 100A, NSE 100N/3P 400A。 2. 线缆的选择 ( 1) 室内导线 :照明 BV2 插座 BV3 空调插座 BV3 ( 2) 动力配电箱到楼层配电箱 导线选 YJV5 25SC50, YJV5 35SC50。 ( 3) 动力配电箱 进线电缆选 YJV224 240SC150。 配电方式 低压配电系统的规 定,应满足计量、维护管理、供电安全及可靠性的要求。 应将照明与电力负荷分成不同的配电系统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14 对于容量较大的集中负荷或重要负荷宜从配电室以放射式配电;对配电间的配电宜采用下列方式之一 ( 1)工作电源采用分区放射式,备用电源也采用分区放射式。 ( 2)工作电源和备用电源都采用由首层到顶层垂直干线的方式。 ( 3)工作电源采用分区树干式,备用电源取自应急照明等电源干 线。 本工程配电采用分区放射式。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15 4 防雷接地系统设计 建筑物的防雷简介 防雷内容一般可分为:防直击雷,防感应雷及防高电位入侵三个内容。 就防直击雷而言,一般是在屋面易受雷击部位安装接闪器,然后通过引下线与接地电阻很小的接地装置可靠连接。 目前一般利用屋面板钢筋作为避雷网,柱主钢筋作为引下线,基础钢筋作为接地装置,这是较为实用经济的作法。 为了防止感应雷和高电位入侵的危害,可在电缆进出户处将绝缘子的铁脚支架可靠接地,同时安装避雷器或其它型式的过电压保护器。 预防雷电的方法有“抗”和“泄”两种,现阶段主要采用的方法是“泄”。 防雷系统就是由三部分组成的泄电回路,即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三部分组成。 其作用是把雷电流泄人大地,避免直接雷击造成机械破坏、电磁力破坏或热效应破坏。 对于不同防雷等级的建筑物,在进行防雷设计时,对防雷系统的三部分要求是不同的。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宜采用装设在建筑物上的避雷网 (带 )或避雷针或由这两种混合组成的接闪器。 避雷网 (带 )应沿屋角、屋脊、 屋檐等易受雷击的部位敷设,并应在整个屋面组成不大于 2020 m或 24mx16m 的网格。 平屋面的建筑物,当其宽度不大于 20m 时,可仅沿周边敷设一圈避雷带。 建筑物宜利用钢筋混凝土屋面板、梁、柱和基础的钢筋作为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利用基础内钢筋作为 接地体时,埋设在周围地面 以下距地面不小于。 本建筑物为三类防雷建筑 ,采用 φ10 镀锌圆钢作避雷带 ,利用构造柱内主筋做防雷引下线。 本次 工程分 析 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 94( 2020 年版)的相关公式进行计算 : 建筑物的长度 L = 建筑物的宽度 W = 建筑物 的高度 H = 当地的年平均雷暴日天数 Td = 天 /年 校正系数 k =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16 : 年预计雷击次数 : N = k*Ng*Ae = 其中 : 建筑物的雷击大地的年平均密度 : Ng = ^ = *^ = 等效面积 Ae 为 : H100M, Ae =[LW+2(L+W)*SQRT(H*(200H))+*H (200H)]*106 = : 根据《防雷设计规范》,该建筑 应该属于达不到三类防雷建筑。 附录 : 二类 :N 省部级办公建筑和其他重要场所、人员密集场所。 N 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三类 :=N= 省部级办公建筑和其他重要场所、人员密集场所。 =N= 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N= 一般性工业建筑。 本次设计按 三类防雷建筑设计 . 第 三 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 施 一、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防直击雷的措施,宜采用装设在建筑物上的避雷网 (带 )或避雷针或由这两种混 合组成的接闪器。 避雷网 (带 )应按建筑防雷 规范附录二的规定沿屋角、屋背、屋檐和檐角等易受雷击的部位敷设。 并应在整个屋面组成不大于 20m 20m 或 24m l6m 的网格。 平屋面的建筑物,当其宽度不大于 20m 时,可仅沿网边敷设一圈避雷带。 二、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 30Ω。 其接地装置宜与电气设备等接地装置共用。 防雷的接地装置宜与埋地金属管道相连。 当不共用、不相连时,两者间在地中的距离不应小于 2m。 在共用接地装置与埋地金属管道相连的情况下,接地装置宜围绕建筑物敷设成环形接地体。 三、 建筑物宜利用钢筋 混凝土屋面板、梁、柱和基础的钢筋作为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并应符合下列的规定: 利用基础内钢筋网作为接地体时,在周围地面以下距地面不小于 ,每根引下线所连接的钢筋表面积总和应符合下列表达式的要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