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县中水技术协议最终20xx3内容摘要:
行,控制污染的空气向邻近场所扩散或渗入邻近室内。 通风系统将送入室外新风(经过过滤或未经过过滤的)或排出室内有害气体,以使夏季得到通风降温。 根据工艺设备要求设置的通风系 统满足消防要求。 4)空调系统用于保持规定的环境条件,即室内温度,湿度、空气质量及空调房间正压值,提供舒适的工作条件,保护电子装置和数据处理设备免受过高或过低气温的影响。 16 5)除尘系统保持比较清洁的工作条件,控制含尘空气向邻近场所扩散。 安全与防火要求 有害材料 1) 涉及到有可能自燃和燃油、气体、化学药品等的处置和贮存,承包商采取所有必需的措施,并相应地提供装置、设备等其它设施,以确保安全运行。 2) 尽量 不使用任何种类的有毒物质,如果有少量有害物质, 将 取得业主认可,采用放射 性仪表 也将 取得业主同意。 3) 对于设备的任何部分,不使用石棉或含石棉的材料。 防火措施 1) 除非另外指定或业主同意,以下设计原则应视为最基本的防火要求: 178。 电缆和穿墙套管应为不可燃材料。 178。 内部温度高于 180℃的所有管道或容器的布置应避免接触可燃性液体。 178。 应采取特殊措施防止在燃油或润滑油管线泄漏情况下,减少热管道保温材料渗入可燃性液体的危险。 178。 电缆管的布置应避免被燃油、润滑油或其它液体淹没的危险。 178。 装置和设备的布置不应形成难以检查和清洗的死角和坑,以防其中聚集可燃性物质。 178。 应提供 采用非可燃材料的墙面和屋面及其它土建部分的所有记录和资料。 178。 所有室外、室内建(构)筑物应布置水消防设施及 移动式灭火器。 178。 控制室、电子设备间等按有关消防规范需要采用气体灭火系统,并经业主确认。 178。 应设整个中水深度处理站区域的火灾报警系统,在中水处理站控制室设置火灾报警盘,并留有与主厂房火灾报警主盘的通讯接口。 火灾报警系统采用进口 NOTIFIRE 产品(暂定), 设备最终选型与主厂房保持一致,由业主确定。 178。 至少 以下区域(但不限于)应设火灾报警探头:控制室、电子设备间、电缆夹层、电缆竖井、电缆桥架、电缆沟道、电 气配电间等。 控制室、电子间采用 2 种不同探测原理的感烟型探测器组合探测,电缆桥架采取进口定温型感温电缆探测。 只有特殊情况和在得到业主同意后,才采用直爬梯。 施工场地条件 业主方仅提供 施工场地、施工电源和施工水源。 其余设施、工具等均由 承包商负责。 17 本技术要求是关于中水深度处理站区域内所有机械设备的设计、制造、运输(包括包装和临时防腐措施)、安装及安装计划和监督、检查、测试、调试运行等方面的要求。 在技术要求中指出的所有准则和标准是最低要求。 没有明确指出但能满足同样最低要求的其他标准,在取得业主同意后采用。 但是,这不能解除承包商在保证单个设备和全套设备作为一个完整系统正常运行功能方面的责任。 概述 承包商提供的中水深度处理装置、设施,包括所有辅助设备根据以下一般性要求进行设计,并保证安全可靠运行和便于安装、检修。 178。 采用目前成熟的新技术,造价合理 178。 最小的运行费用 178。 方便观察、监督和维修 178。 要求最少的运行人员 装置达到如下运行特征: ,并 保证出水水质不超出要求的保证值。 城市中水深度处理 站内各种 装置和辅助设备的运行和监督将在城市中水深度处理控制室中实现完全自动化控制。 启 动和停止程序通过中心控制室操作和监督。 如果某台设备出现故障(例如水泵等),备用设备自动投入运行,全套装置运行不会中断。 对整套装置运行性能有影响的所有易于损耗、磨损或易于出现故障的设备及部件。 除有备品备件外便于更换、检修和维护。 配备足够数量的人孔和检查孔。 设备布置充分考虑运行、维护、检修所需要的空间。 配备足够数量的采样和测量孔点。 选用的材料适于运行条件,有充分防腐措施。 如果工艺要求或为了防冻,设备(如箱体,管道包括仪表控制设备)有电伴热措施,提供充分的保温。 各种箱、槽、罐、泵、风机等均应室内布置;变孔隙滤池 如室外布置, 应设置轻型顶棚;工业废水处理系统的气浮池、澄清池采用室外布置;工业废水处理系统的调节池、生活污水调节池均按两格设计。 如果采用塑料管 应 有 防止机械损伤 (例如用钢套管包裹或者是用型钢(如角钢) 18 保护。 在设备的冲洗和清扫过程中产生的废水 重复利用,不 排出站外。 所有接触浆液的设施配备 足够数量的冲洗设备 ,并合理布置。 石灰浆液等化学药品的操作点安装足够数量的事故洗眼器。 石灰浆液车间 装有除尘设备。 生化处理系统 该处理系统 承包方的 承包内容 如下: A 、预留工艺、电气、热控 有关 接口。 B、 电气变压器 容量 随其它设备一同 考虑设计并 提供。 C、 提供完整的 生化处理系统 初步设计 图纸。 生化处理系统 处理能力为 3500t/h。 混凝澄清系统 设计原则 缓冲池中清水经过清水提升后供至石灰深度处理系统,来水压力为 ~ 左右,直接进入 DCH 泥渣分离接触型 澄清池 ,在 泥渣分离接触型澄清池 中实施石灰深度处理反应、絮凝澄清过程。 其石灰的投加量是根据来水的流量进行调节的。 承包商 设计的 DCH 型澄清池属于我国澄清设备的换代型产品,用于石灰澄清处理。 他是根据现代我国城市生活中水水质和电站工业用水水质情况,综合英 PWT 型、苏ЦНИИ 型、俄 ВТИ 型和我国机械加速澄清池技术特点,经试验研究和不断应用实践,提出的澄清池成套系列产品。 澄清池的具体设备内部流程反应如下: 接触 进水管在池的中部以切线方向直接进入混合室内,在高流速下与药剂迅速混合,激烈的搅拌可以使钝化层不断脱落, 混合室给予凝聚剂溶合的必要条件,微粒在此间经凝聚达到失稳效果,并碰撞聚合,反应室下部有搅拌器,帮助水流呈旋流上升状态。 聚合 水流进入反应室后继续进行凝聚反应和絮凝反应,逐渐结合为不同类型的初期絮团,絮团在此间及以后需要受到较好的保护不被粉碎,未能凝聚的残余微粒也可能被絮凝剂或絮团扑捉。 分流 水流折返向上时分流,一股向外进入澄清区,折返的离心力使已经反应变大的颗粒向下沉淀,原水得到第一次澄清。 另一股水流向内回流,被搅拌器提升再次进入反应室,与新鲜水混合,未分离颗粒再次反应并可以起核心作用。 后期反应 进入澄清区的水中带有初凝絮团和残余未凝微粒,在流速变化下悬浮滞 19 留于水层间,慢慢形成一定厚度的悬浮泥渣层。 此悬浮泥渣层具有吸附活性,初凝絮团逐渐长大,形成巨大的活性透水滤层,它可以有效吸附残余微粒和非溶胶体物,也可以继续行后期接触反应,这是提高出水质量的重要阶段。 活性泥渣由水中反应产物补充,失去活性的悬浮层在上部通过收集器排除。 澄清 澄清水最后通过清水区,它可以起到稳定和某些变化的缓冲作用。 出水 水流经环形出水槽中间的小孔溢流进入槽内,汇集至出水口。 保持四周小孔同时出水是保证澄清池效率(容积系数)的 重要标帜,环形槽的水平度是可以调节的。 排泥 — 沉降渣由底部排出,悬浮渣由上部引出。 位于池底的刮泥机为全程刮泥,防止有死泥淤积、有机物繁殖并产生气体,干扰澄清环境。 池底部的沉积泥渣被刮泥机渐次刮到池的中部泥斗中储存,斗内的浓缩泥渣因搅动不会凝固堵塞,定期通过排污口排放。 泥斗排泥和池外泥渣池构成排泥系统,自动定时排泥和清洗。 浓泥渣送至脱水机。 澄清池在在异常情况下出现的水面污物,可以通过溢流口排出。 取样 在整个流程和反应阶段都设有取样点,取样管有防堵塞措施。 泥渣分离接触型澄清池 设备技术参数及规 范 设计出力: Q=1200 t/h; 设计最大出力: Q=1330m3/h; 澄清池分离区的上升流速不大于 短时最大出力 : 1400 m3/h(满足滤池设计入口水质悬浮物 ≤15 ~ 20mg/l); 容积效率: ≥95% ; 停留时间: ~ ; 澄清池出水应保证悬浮物≤ 10mg/l,控制出水碳酸盐硬度 ≧ 2mmol/l。 胶体 SiO2残留量: 1mg/l; COD 脱除率:一般 50~ 80%(与入口含量和溶解度有关); BOD 脱除率:一般 4060%(与入口含量和溶解度有关); NH3N脱除率:一般 4050%(与入口含量和控制条件有关 ); TP 脱除率: 95%; 石灰储存计量装置 1) 概述 : 本次 提供 的 粉石灰储存计量技术 是改进的 II 型 (III 型低位设备已经投入运行 )粉石灰成套技术,它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20 在改自然混合石灰原料为高质量粉石灰的原则基础上进行系统设计。 即按照所提供设计的石灰粉质量为稳定技术参数,允许石灰粉质量偶有变化,但不宜掺有大于 的颗粒物(限制 12mm 的颗粒物); 溶解后输出乳液浓度稳定,溶解充分,保持良好颗粒活性和不降低颗粒表面积 ,能够为石灰处 理反应时较容易地控制石灰处理水质提供有利条件,可以按照需要任意调节澄清器 pH9~ 11范围运行。 系统流程密闭,尘、浆液无对外泄露污染,彻底解决环境污染,改善工作环境,为文明生产创造条件。 全系统设备和流程的储存、下料、粉输送与计量、配浆、浆计量、系统清洁等实现高度机械化自动化,做到无专门人工操作。 石灰粉计量系统应采用进口设备,应选用运行可靠、维护量小的设备,石灰乳制备及投加系统应有水冲洗设施。 承包商应推荐助凝剂种类,加药设备材质应选用衬塑(胶)材质。 系统设备全密闭运行,无盲点无死角,乳液经常处于 动态流动状态,不会产生堵塞 ,停用单台设备或单元系统自动清洗备用。 大幅度降低电耗,每单元连续工作电机容量 40KW/h。 降低设备维护工作量; 按照工程特点设计专用设备。 2) Ca(OH)2流程见下图 罐装运输 — 密封储存 — 防堵下料 — 干粉计量 — 干粉输送 — 汽粉分离 — 搅拌溶解 — 乳液输送 流程简释:粉石灰由密封罐车运输, 电动 卸灰。 气体由罐顶气粉分离后排至大气。 粉在储罐内自然储存和下落,出灰口处经防 蓬 堵设施进入给料机,定量的粉料落入输送机入口,输送机将粉料输送至溶解箱的上部,干粉在落进溶解箱的同时,与排出的水蒸汽 在粉汽分离器相遇并被分离,粉落入箱中,汽则排至箱外。 在溶解箱内粉与从另侧进入的清水强烈搅拌,充分混合和溶解成过饱和石灰乳,按需要浓度配制均匀的浆乳液由升压泵送往澄清器。 整个流程紧凑、连续、密闭 ,所用设备能实施系统过程的技术需要。 设备单元配置。 为每台澄清池用一套储存和溶解搅拌设备,输送泵 100%备用,为离心式耐磨泵。 21 母管制石灰浆液系统。 泵的入口和出口均为母管,以便简化系统和方便与澄清器入口连接。 以干粉计量为主的计量控制。 干粉计量改变乳液浓度实现计量,简单准确,容易控制,保持管道在额定流速下运行 ,克服 因 计量引起的磨损泄漏堵塞等。 全清洁浆乳系统。 浆乳系统设计考虑防止过饱和颗粒沉积,无死角,无滞留,停运流程清扫干净。 全流程自动化控制。 粉仓下料料斗按照灰质定时防堵塞震荡,下灰斗无蓬堵、无鼠洞;粉乳计量均可随需用量调试 ,按照 石 灰质量设置周期,按程序设置自动运行。 单元启停和泵启停按程序进行,每一步都把系统停用部分自动清洗干净。 有效石灰的输出量可以接受主机信号,自动调整。 全部系统和设备处于密闭状态运行,转动机械的轴端等处都采取特殊措施减轻磨损和泄漏。 与澄清器配套,装置和 设备按照水质和澄清器需要的容量计算设计,在石灰的制浆、水质、浓度、稀释、搅拌、输送等环节,提高反应前溶解效果和加入后快速反应做出合理安排。 设置专用排渣系统 ,按照程序运行 ,避免污堵和过快磨损。 根据石灰粉质量特点,在制浆过程中原则是不排渣,从根本上解决排渣污染和石灰原料渣的活性和粘性麻烦。 不排渣包含无运行排渣和无检修排渣,无运行排渣即所有渣乳均处于动态流动,无检修排渣即无渣的死角沉积。 所有系统形成的渣统一由澄清池一点排除,所排出渣为彻底钝化渣,避免废渣在输送或储存中粘结或成垢。 3) 乳液配制 按照用 量设置溶解搅拌箱 ,满足达到充分饱和溶解度和无干粉粉团,避免过度积留,连续使用连续配制 ,全程处于流动状态。 4) 石灰粉储仓 功能:石灰粉长期保质储存和提供连续使用。 规格: 6000mm,储仓总 容积 200 m3, 有效容积 150m3,满足 协议书 要求额定负荷储存量。 技术性能:立式,全密闭,耐自然和人工振动,下料通畅,进风和排风消尘的风量平衡,满足压缩空气进料时的膨胀和分离空间最低要求。 与料斗间设隔振连接器及高位抗振支撑构架。 箱体结构符合自然下落要求,锥体大于石灰粉休止角,内壁表面光洁, 22 焊缝无逆向阻塞死角和瘤疤,下锥体细粉粒不产生鼠洞和棚堵。 震动料斗: 震动料斗 起振器进口美国,制造商为: DF. 功能:石灰粉料无堵塞输出 规格:可调双活化锥摇摆式震荡, 1800/200 技术性能:立式与储仓直接,上下均设隔振器,下料侧倾角与摆动震荡相适应,抗堵技术不造成对粉料的二次污染和设备外观损伤,环境噪音低。 含震荡装置,震荡器振幅可调。 起震器和减震件为进口设备。 容积式给料机 给料机 进口美国 产品 ,制造商: PRETER 功能:石灰。邹县中水技术协议最终20xx3
相关推荐
用水的应急阀门。 应急阀门不应超过 2 个, 且应设置在易于操作的场所,并设置明显标识。 严寒和寒冷地区的现场临时消防 给水系统,应采取防冻措施。 应急照明 施工现场的下列场所应配备临时应急照明。 1 自备发电机房及变、配电房; 2 水泵房; 3 无天然采光的作业场所及疏散通道; 4 高度超过 100m 的在建工程的室内疏散通道; 5 发生火灾时仍需坚持工作的其他场所。
楼面,卧室、起 居室、客厅、卫生间、厨房有其它辅助用房可以分层布置,上下层之产的交通不通过公共楼梯,而采用户内独用小楼梯联接。 跃层式住宅的优点是每户都有较大的采光面;通风较好,户内居住面积和辅助面积较大,布局紧凑,功能明确;相互干扰较小。 在高层建筑中,由于每两层才设电梯平台,可缩小电梯公共平台面积,提高空间使用效率。 但这类住宅也有不足之处,户内楼梯要占去一定的使用面积
容易造成转向过度;前轮驱动汽车则对方向盘转动的反应较慢;四轮力被平均分配到四个轮子,而表现得比较平稳; 载有重物的汽车左右摇摆的感觉会比较强烈。 闪避是没有办法的选择,平时驾驶应与前车保持适当的安全距离,而且不要把视线过分集中在近处,要注意远处的路面情况,学会有预见性的刹车。 开车是一门学问,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实践。 过度转向、转向不足、紧急制动、闪避障碍物等这些都是驾驶中有可能遇到的情况
反馈编制处理措施方案(通风科)修改通 过填写牌板、手册 (瓦检员)汇报安全指挥中心 (瓦检员) 填写问题记录(安全指挥中心) 效果检验 (通风科)信息反馈填写记录、台帐 (瓦检员)a . 瓦检员作业流程: 2301工作面 后半部2301回风巷10 mb. 瓦检员巡回检查作业流程:主水仓通路 二采区配电点二采区轨 道尾巷二采区回风巷 掘进面2303掘进 工作面 2301回风道10 ma )
粱沙惦那秘稻雹灼骆矿糯住耀淑爱漳驯急会鲍脾陷孩杏褒种唤傅慧剑甸览书民添店毯佳缆婉极停睹 、大型游乐设施和索道在每日投入使用前,都进行试运行和例行安全检查,并对安全装置进行检查确认,将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置于易于为乘客注意的显著位置。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手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手册 4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手册二 00九年四月特种 设备安全管理手册制定的目的意义 为了加强对特种设备使用管理、安全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