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第七单元第四、五课内容摘要:

斗争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争,是中华民族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巨大贡献。 并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日本侵华的主要事件的学习,让学生认识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是蓄谋已久的;联系当前的日本“教科书事件”“东北毒气事件”等事实,运用历史知识,驳斥侵华日军的荒谬言论,提高历史知识的运用与鉴别能力。 了解中国人民的抗战史实,进而理解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反对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 收集抗日战争中英雄人物的事迹,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引导学生感受国破家亡的苦痛与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者的不屈不挠的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情感与反抗精神,激发爱国主义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日本侵略军在侵略中国的过程中犯下了许多滔天罪行,知道血的教训应该永远记取。 了解在统一战线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和敌后抗日根据地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进而认识到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 通过历史史实的叙述,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的罪行,明确历史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 爱和平、追求和平的情感,学会以史为鉴,珍惜今天和平安定的生活。 本课的线索: 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和“全民族的抗战”两目串联起中国历史上的抗日战争历史。 有两条线索:一、日本侵略者入侵,野蛮行径是令人发指的。 二、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奋起抗战,取得最后的胜利。 反映了一个主题:抗日战争的爆发不是偶然的,是侵略者早有预谋的,同时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教材结构分析:本课以两个内容构成中国历史上的抗日战争历史,并着重体现了以下含义:抗日战争的爆发不是偶然的;侵略者的野蛮行径是令人发指的,但面对亡国灭种的 危急关头,中国人民决不会屈服;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必然属于中国人民。 教材首先分析了日本侵华的原因与过程。 亲侵华是日本一贯的对外的方针,经济危机促发了日本的侵华并逐渐升级。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中国东北,开始了对中国的局部侵略。 1937 年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的标志,拉开了中华民族全国抗战的序幕。 在侵华过程中,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的罪行。 南京大屠杀, 731 部队,血腥的“三光”政策,这些事实都有力的驳斥了日本军国主义者至今还自我标榜的日本发动战争是为了“把亚洲人民从殖民者手中解放出来”的谎言。 教材还分析了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国民政府对外政策的转变:把民族矛盾日益成为主要矛盾,中华民族危机越来越严重的时候,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始终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对日本的侵略一再退让,客观上为日本扩大侵略创造了条件。 由于全国人民的一致抗议,从一二九运动到西安事变,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迭起,迫使蒋介石政府放弃原有的政策,实行联共抗日的主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使抗日战争阶级力量的组成和群众动员的规模更加广泛,日本帝国主义从此陷入中国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这是抗 日战争最后胜利的根本保证。 教学建议: 本课要以历史史实为依据,重在引导学生感受国破家亡的苦痛与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者的不屈不挠的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情感与反抗精神,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4 的民族精神。 并从现实出发,联系当前日本右翼势力抬头的现实,进一步明确历史学习的重要性。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 在讲“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时可以让学生阅读课文和图片,掌握日本侵略者的几个主要罪行:南京大屠杀、 731部队、轰炸城市和“三光”政策,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如:曾以感 动中国(2020十大年度人物之一)的为侵华日军细菌战中国受害者打官司的原告团团长浙江老乡王选正在浙江各地深入民间,寻找当年细菌战的幸存者、见证人,她已经很累了,你能与王选他们一起收集到了 180名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