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源印染机械设备公司质量管理手册(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文件控制 4. 2. 3. 1 目的 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实施控制,确保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各场所得到和使用的文件为有效版本。 4. 2. 3. 2 范围 适用于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文件的控制 4. 2. 3. 3 控制流程 办公室 按下述控制流程对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进行控制。 4. 2. 3. 3 程序概述 a) 办公室 负责编制并组织实施《文件控制程序》; b) 受控文件的范围:见本章 条款; c) 规定文件的编号方法,确保文件易于识别; d) 文件对编制、审核、批准及发放作出规定: 质量手册由总经理授权 办公室 编制,管代审核,总经理批准后发放; 程序文件由职能部门编制,管代审核,总经理批准, 办公室 负责发放; 技术文件由技术部相关人员编制,部门负责人审批及发放; 其他管理文件由归口职能部门的相关人员编制, 部门负责人审批后发放; 所有文件发放部门必须做好文件发放登记,确保在文件使用处可获得适用的有效版本。 e) 文件归口管理部门进行文件更改标识,确保文件的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得到识别。 f) 文件发布、实施过程中对评审和作出规定: 手册和程序文件由管代组织决定评审,由 办公室 负责修订和更新; 技术文件由技术部组织评审,并确定修订或更新; 其他管理文件由职能部门负责人组织评审,确定修订和更新。 g) 外来文件包括顾客提供的图纸和技术要求、 与体系 相关的法律法规,由技术部识别其作用,确认为 可用于生产、检验的图纸和标准,识别人签署复印后发放到 计划生产部 、检验部。 外来文件由技术部统一管理并跟踪其版本的更新。 如需复印,应控制分发。 h) 对作废文件及时收回,并做好“作废”标识,以防止非预期的使用,对需保留的作 废文件应加盖“作废保留”章予以标识。 4. 2. 3. 4 支持性文件 JY/QP00401《文件控制程序》 4. 2. 4 记录控制 4. 2. 4. 1 目的 编 制 评审更 改 审批 N 版发布 收回作废废 使用 用 签收 收 发放 放 审批 首版发布 规定记录的种类、编制、修改、归档、保存期、销毁要求,以保证相关活动的可追溯 性,为相关数据分析提供依据, 为符合要求和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提供证据。 4. 2. 4. 2 范围 适用于质量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所有记录控制。 4. 2. 4. 3 控制流程 4. 2. 4. 4 程序概述 a) 办公室 负责编制并组织实施《质量记录控制程序》,确定并汇总公司所需建立并保 持的记录种类以及各种记录样本; b)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及其他质量文件、技术文件所涉及的记录编号,由编制部门在文 件中加以规定,作为记录表格的标识; c) 记录由规定使用部门负责收集、保管,并且编制目录以便于检索,按规定归档,记 录贮存应有适宜的环境,防止损坏、丢失、变质; d) 记录填写应完整、清晰、正确、真实、签名完 整; e) 对记录的保存期作出规定,超过保存期的记录,按规定手续办理和实施销毁。 4. 2. 4. 5 支持性文件 JY/QP00402《记录控制程序》 记录表式设计 与文件一起批准 记录填写控制 处置 记录的保存、保护 5 管理职责 5. 1 管理承诺 管理承诺是总经理的最高职责,通过以下活动对其建立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承诺提供证据。 5. 1. 1 通过多种方式传达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树立“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思想,在产品形成的全过程中满足顾客要求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5. 1. 2 亲自制定一个适合本公司中长期发展方向的质量方针和目标,创造使员工充分参与实现公 司质量目标的环境,确保质量方针的实施和目标的实现。 5. 1. 3 主持每年的管理评审,通过管理评审,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并提出持续改进的目标和要求。 5. 1. 4 确保质量体系策划、产品实现策划及管理评审中所确定的必要的资源的提供。 5. 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5. 2. 1 总经理应确保组织有效的识别顾客对产品的各项要求。 5. 2. 2 总经理应以增强顾客满意为目的,确保顾客的要求得到确定并予以满足。 5. 2. 3 公司 营销部 负责编制《与顾客有关的过程控制程序》,通过市场调研、与顾客的沟通等 方式来全面了解和确定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并将这些需求和期望转化为公司明确的工艺要求,从而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得到实现。 5. 3 质量方针 5. 3. 1 目的 为确保满足顾客要求,实现顾客满意,由总经理组织制订公司的质量方针。 质量方针和目标见本手册第 3 章。 5. 3. 2 程序概述 5. 3. 2. 1 质量方针是公司质量方面总的宗旨和方向,是实施和改进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推动力。 其制定已充分考虑了公司的经营宗旨,并与之相适应。 它包括了对满足要求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承诺,并为制定和评审质量目标提 供了框架。 5. 3. 2. 2 质量方针经总经理批准并正式发布,各层次管理者应通过发布文件、宣传培训、检查考核等方式确保质量方针在公司内得到沟通和理解,并坚决贯彻执行。 5. 3. 2. 3 每年管理评审时,须对质量方针的持续适宜性进行评审,必要时可进行修订以适应公司内外环境的变化,参见《管理评审程序》。 此外,各部门如对质量方针有修订意见,亦可随时将意见反馈至 办公室 ,由 办公室 决定是否有必要组织公司管理层及各部门对质量 方针的适宜性进行正式的评审,并在必要时对质量方针予以修订。 5. 3. 2. 4 质量方针为受控文件,其制定、批 准、发布、评审、修订等按《文件控制程序》的要求执行。 5. 4 策划 5. 4. 1 质量目标 5. 4. 1. 1 目的和作用 a) 质量目标是对质量方针的展开,也是公司的相关职能和各层次上所追求并加以实现 的主要工作和任务。 b) 质量目标是公司满足顾客要求,达到顾客满意的具体落实,也是评价公司质量管理 体系有效性的重要判定指标。 c) 制定公司的质量目标是总经理的职责,和质量方针一并批准发布。 并在各部门各层 次进行展开。 5. 4. 1. 2 管理要求 a) 根据质量方针,每年 1 月 10 日前,由管理者代表提出本年度《公司年度质量目标》, 并组织部门负责人根 据部门职能制定可测量的质量目标,经总经理批准后实施、考核,实施结果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之一。 b) 各部门在针对具体产品、项目或合同进行产品实现策划时必须制定该产品各相关职 能部门的质量目标。 c) 各相关职能部门应严格实施制定的质量目标,对质量目标实施情况的监视按《过程 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的要求执行。 d) 质量目标为受控文件。 其制定、批准、发布、修订等,应按执行《文件控制程序》, 具体内容参见公司《质量目标》文件。 5. 4. 2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 5. 4. 2. 1 目的和作用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是实现质量目标的保证,是 在公司总经理领导下设定质量目标,规定必要的操作过程和相关资源的活动。 5. 4. 2. 2 管理要求 公司运用过程方法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策划,策划时机: a)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时; b) 公司的质量方针和目标发生重大变化; c) 为增强顾客满意度,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通常每年年初更新上年度的质量 目标); 5. 4. 2. 3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的内容: a) 对实现质量目标所需的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包括外包过程)加以识别,并作出明 确规定和控制要求,形成文件; b) 确定为实现质量目标,支持过程运行和监视、测量所需的资源和信息; c) 对已确定的质量管 理体系过程提出改进的要求; d) 根据公司内外部条件和信息(如质量目标、组织机构、产品、过程和资源等)的变 化,对质量管理的更改作出规定,并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完整性。 5. 4. 2. 4 策划输出可用文件形式(如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或作业指导书)加以规定,策划引起文件的更改执行《文件控制程序》。 5. 4. 2. 5 管理者代表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策划,并对策划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 5. 5 职责、权限与沟通 5. 5. 1 职责和权限 公司总经理根据 ISO9001:20xx 标准要求,结合本公司产品生产的特点,设置组织机构及 各部门质量职能分配,( 见本手册 2 章), 规定公司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以 确保各部门明确相互关系的接口,以达到各职能、层次上的沟通和协调。 5. 5. 2 管理者代表 公司最高管理者在管理层中指定一名成员作为管理者代表,负责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其人员的任命和职责 (见本手册 03 章)。 5. 5. 3 内部沟通 5. 5. 3. 1 目的和作用 公司确保在不同层次和职能之间,就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包括质量要求、质量目标及完成情况,以及实施的有效性沟通,达到相互了解,信任,实现全员参与。 5. 5. 3. 2 沟通的方法 a) 管理者代 表主持定期或不定期的质量例会、交流会、布告、设置合理化建议箱等方 法进行内部沟通; b) 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可采用口头,黑板报告示、部门联系单等方法,由信息提出 部门主动与接收信息部门沟通; c) 班组与操作工之间采用班前会、黑板报告示,会议记录等方法进行沟通。 5. 5. 3. 3 内部沟通的有效性以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予以评定,管理者代表对沟通过程和实施效果进行检查。 5. 6 管理评审 5. 6. 1 目的 总经理按计划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审,以确保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5. 6.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 质量管理体系的评审 5. 6. 3 控制流程 5. 6. 4 程序概述 5. 6. 4. 1 办公室 负责编制《管理评审程序》,管理者代表和 办公室 协助总经理组织实施管理评审活动。 a) 公司总经理按规定的计划时间间隔(每年至少一次,间隔时间不超过 12 个月)组 织并主持管理评审,管理评审以会议形式进行。 b) 管理评审一般在内部质量审核后进行,如公司所处环境有重大调整或变化时(包括 组织机构、机构职能调整变化)或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时应及时进行管理评审。 5. 6. 4. 2 管理评审输入 a) 质量方针、目标的实施情况及持续适 宜性,包括变更的需要: b) 体系文件定期评审的结果; c) 审核的结果(包括第一方、第二方、第三方审核); d) 顾客反馈(包括顾客满意程度和投诉情况); e) 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业绩,即过程活动的结果达到预期结果的程度情况; 评审策划 输 入准备 管理评审会议 输出评审报告 改进及改进结果的跟踪 f) 产品的质量状况和质量趋势; g) 预防和纠正措施的状况; h) 前一次管理评审的跟踪措施的实施情况; i) 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包括因外部环境及内部条件的重大变化而能引起的 体系的变更; j) 对有关产品、过程和体系改进的建议。 5. 6. 4. 3 管理评审的输出 a) 对质量管理体系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的评价; b) 质量管理体 系及其过程有效性的改进; c) 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的改进; d) 资源需求,包括因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而导致对资源适宜性需求以及改进 所引起的资源需求。 5. 6. 4. 4 管理评审会议结束后一周内,由 办公室 负责编写管理评审报告,经总经理批准后发放至相关部门。 5. 6. 4. 5 相关部门根据管理评审所形成的改进措施决定,制定并落实部门改进措施计划, 办公室 负责对改进措施实施情况的跟踪和验证。 5. 6. 5 支持性文件 JY/QP00501《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资源的提供 6. 1. 1 目的 确定并提供所需的资 源,以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保持,改进其有效性,同时不断满足顾客要求,增强顾客满意。 6. 1.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和满足产品质量所需的资源控制。 6. 1. 3 资源管理流程 6. 1. 4 管理要求 6. 1. 4. 1 公司资源包括人员、信息、供方、基础设施、工作环境及财务资金等。 6. 1. 4. 2 人事部通过以下方面识别和确定资源需求: a) 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和产品实现的策划加以识别; b) 通过管理评 审、纠正和预防措施和改进来确定是否应增加资源; c) 通过数据分析判断是否需要配置和补充资源。 6. 1. 4. 3 总经理负责决定提供或补充资源,包。金源印染机械设备公司质量管理手册(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