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的语文思维教育观内容摘要:

学生不易领会之处,然后引导学生运用分析的功夫自己去摸索作者的思路,只在不易领会的地方给以指点和引导,这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思路教学”。 二、作文教学:作文为思考的练习,目的在养成良好的习惯 作文教学不仅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所在,正因为如此,在叶老的著作中作文教学的内容占有很大的比重。 下面我们从作文教学相关的几个主要环节上研究一下叶老的思维教育思想。 (一 )作文教学的目的:练习说话,练习思想,学会表达自 己的思想感情 作文教学,首先应该搞清楚写作的实质是什么,学生为什么要练作文。 叶老 1946年写过一篇《习作是怎么一回事》,他说:无论什么人都有意思情感。 随时都有把意思情感发表出来的需要。 发表可以用口,可以用笔,比较起来,用笔的效果更大。 因此,人人都要学习用笔发表,人人都要习作。 “习作就是练习说话,也就是练习思想,把那结果写出。 ” (文集/3/40 402)1958年在《和教师谈写作》中又解释说:“写东西是怎么一回事呢 ?无非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想一想,想清楚了,构成个有条有理的形式,用书面语言固定下来。 ” (文集/3/446)1961年在一封复信中说:“命题作文,不仅练笔,实为训练脑筋”。 (论集 /716)1962年在《作文的练习》中说:“作文为思考之练习,目的在养成良好之习惯,以应实际需要。 ” (文集 /3/453)1981年又在《从出题到批改》中说;“让学生练习作文,最主要的目的是要他们学会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技能。 ” (文集 /3/465)从叶老的这些论述可以看出:写作,就是为着把自己的思想感情用书面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是生活实际的需要。 写作,就是练习说话,练习思想。 学生练作文,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学会运用书面语言表达自 己思想感情的技能,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和思维习惯。 (二 )作文前的准备:观察、推理、判断有条有理 叶老非常重视学生作文前准备功夫的养成。 他认为,作文教学不能只考虑作文的法度、技术问题,而不去管文字的原料 —— 思想、情感的问题。 思想、情感虽然是生活里的事,但这是作文的根本。 叶老在《作文论》中就指出,作文教学必须重视学生生活的源头,在实际生活里训练思想,培养情感。 应该让学生有意地接触外界的事物,能够对外界的事物常常持一种观察的态度,以此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认识能力。 (文集 /3/302)1951年他写了一篇《拿起 笔来之前》的文章专门谈作文前的准备功夫,这种准备功夫就是要学生在实际生活里养成三种良好的习惯,即“养成精密观察跟仔细认识的习惯”“推理下判断都有条有理的习惯”和“正确的语言习惯”。 (文集 /3/40 409)叶老说,这些习惯“如果养成了,对于写文章太有用处了”。 从观察和思维来讲,如果平时心粗气浮,对于外界的事物,见如不见,闻如不闻,也就说不清所见所闻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