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复习代数式内容摘要:
们的平方差 . (9)完全平方公式 (a+b) 2=a2 +2ab+b2。 (ab) 2=a2 2ab+b2. 两数和 (或两数差 )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上 (或减去 )它们积的 2倍 .. (10)特 二次乘法公式: (x+a)(x+b)=x2+(a+b)x+ab. ( 11)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广: (a+b+c)2=a2+ b2+c2 +2ab+2bc+2ac. (a+b)3 =a3+3a2b+3ab2+b3 . (ab)3 =a33a2b+3ab2b3 . 五、 0指数、负整数指数 ( 1) a0 = 1(a≠0). 即 任何不等于 0的数的 0次幂都等于 1. ap = (a≠0,p是正整数 ). 即任何不等于 0的数的 p次幂等于这个数的 p次幂的倒数 . pa1六、分解因式的概念 ,这种变形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 . ① .分解因式与整式乘法的关系 :是 互为逆变形 . ② 从左到右是分解因式其特点是:由 和差 形式(多项式)转 化 成整式的 积 的形式;从右到左是整式乘法其特点是:由整式 积 的形式转 化 成 和差 形式(多项式) . :① 分解的结果一定是几个整式的乘积的形式 ,若有相同的因式 ,则写成幂的形式 . ② 每一个因式要分解到不能分解为止 . 分解因式 如: a2b2 (a+b)(ab) 整式乘法 七、分解因式的方法 。中考数学复习代数式
相关推荐
形 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 定义:一组邻边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 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 两腰相等的梯形 在同一底上的两角相等的梯形 对角线相等的梯形 四、中心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的区别和联系 中心对称图形: 中心对称: 如果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 180176。 后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
些实际问题 (如利用相似测量旗杆的高度 )。 ⑥ 通过实例认识锐角三角函数 (sinA,cosA, tanA), 知道 300, 450, 600角的三角函数值;会使用计算器由已知锐角求它的三角函数值 , 由已知三角函数值求它对应的锐角。 ⑦ 运用三角函数解决与直角三角形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1)认识并能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 , 会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 、
点在圆外 点在圆上 点在圆内 d> r d= r d< r 三 、 垂径定理 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 ,并且平分弦所的两条弧 . ● O A B C D M└ ③ AM=BM, 重视: 模型 “ 垂径定理三角形 ” 若 ① CD是直径 ② CD⊥ AB 可推得 ⌒ ⌒ ④ AC=BC, ⌒ ⌒ ⑤ AD=BD. ⌒ ⌒ ④ AC=BC, ⌒ ⌒ ⑤ AD=BD. 只要具备其中两个条件
从上面看到的图 “ 三视图 ” 的原则 左视图 俯视图 ① 位置: 主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②大小: 长对正 ,高平齐 ,宽相等 . ③ 虚实 : 在画图时 ,看的见 部分的轮廓通常画成 实线 ,看不见 部分的轮廓线通常画成 虚线 . 长对正 宽相等 长 高 宽 主视图 高平齐 ①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 ,会在地面或墙壁上留下它的影子 ,这就是 投影 现象 . ②
F E D C 如: A B C D L1 L2 如: A B C D L1 L2 如: 结论: EF∥ AB∥ CD, EF= ( AB+CD) 1 2 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 则在其它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 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且平行于另一边的直线,必过。 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且平行于底边 的直线,必过。 A B C D E F 条件: AD∥ BE∥ CF, AB=BC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