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别古诗鉴赏时应注意的问题内容摘要:

雄浑壮丽的景象,如王维的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又要善于体会诗人细致入微的观察、捕捉和描摹,如杜甫的 “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 二、咏物诗 咏物诗的特点在于托物言志。 古人很喜欢咏物,大自然的万物,大至山川河流,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的对象,都可以寄托诗人的感情。 鉴赏咏物诗,要注意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掌握。 1.欣赏作者对于所咏之物特点的把握和刻画,即意象分析。 古人说写咏物诗要做到 “ 不即不离 ” ,就是说既不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不滞于物),又要切合所咏之物的特点(曲尽其妙)。 古人激赏林和靖的 “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 ,就是因为作者通过月下水边的梅枝横斜的侧影,写出它凛然冰清的神态品格。 2.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 咏物诗既是托物言志,就要表达自己寄托的感情。 陶渊明咏菊,抒写自己悠然闲适、不慕富贵的心境;陆游咏梅,表明自己不媚于俗、坚守正义的气节。 有些咏物诗的感情表达比较含蓄,更需要用心体味。 由于作者的经历遭际、情趣爱好以至对事物观察的角度、认识的深浅不同,同一事物,往往会有不同的感受,表达出不同的感情来。 3.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 咏物诗托物言志,在整体构思上经常用到拟人、比喻、双关、借代等修辞手法。 于谦 《 石灰吟 》 : “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 这是一首比较浅易直白的托物言志的咏物诗,其中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