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期第二章第一节第一课时浙教版内容摘要:
( ) 磷酸 ( )烧碱 ( ) 碳酸钙 ( )氧化钠 ( ) Cl2 非金属 CaO 金属氧化物 Al2( SO4) 3 盐 Ba 金属 CO2 非金属氧化物 Ca( O H) 2 碱 H3PO4 酸 NaOH 碱 CaCO3 盐 Na2O 金属氧化物 巩固练习 作业 (课本 P52) 有甲烷( CH4)、食盐( NaCl)、氢氧化钠( NaOH)、酒精( C2H5OH)、醋酸( CH3COOH)、盐酸( HCl)等六种物质,根据其所含的元素特点,是否可以将它们分成两部分。 根据物质组成中是否含有碳元素来分: 含碳化合物: 不含碳化合物: CH4 C2H5OH CH3COOH NaCl NaOH HCl 巩固练习 作业 练习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 A、蒸馏水 B、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完全反应后试管中剩余物质。上学期第二章第一节第一课时浙教版
相关推荐
, △ ABC为等边三角形 , ∠ 1= ∠ 2= ∠ 3 • (1)求 BEC的度数 . • (2)DEF为等边三角形吗 ?为什么 ? A B C D F E 3 1 2 • 吗 ?请说明理由 . • △ ABC是等边三角形 ,D,E,F分别是各边上的一点 ,且 AD=BE=△ DEF是等边三角形 . • ,E是△ ABC中 BC上的两点 ,且BD=DE=EC=AD= ∠ B与 ∠
阳高度)。 太阳高度越大,光照强度越大、光照时间越长;太阳高度越小,光照强度越小、光照时间越短。 太阳 高度最大 、光照 时间最长 的一天叫 夏至 ;太阳 高度最小 、 光照时间最短 的一天叫 冬至。 一年中 白昼与黑夜长度相等 的两天叫 春分 和 秋分。 思考与讨论: 节气是怎样的一种计时方法。 一年中有多少个节气。 每月有几个节气。 每两个相邻的节气之间一般相隔多少天。 三、二十四节气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一种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则该物质中就含有 Cl- 思考 :检验 Cl- 时,为什么要加稀 HNO3。 Na2C03溶液 滴几滴 AgNO3溶液,再滴 稀硝酸,观察现象 演示: 检验 Cl- 时,要加几滴稀硝酸, 目的是除去 CO32—等杂质离子的干扰。 因为 CO32— 与 AgNO3溶液接触时,也有白色沉淀 Ag2CO3生成,但溶于稀硝酸。 酸 + 盐 = 新盐 + 新酸 *
Eric, he’s so tired and hungry! What did you do with the money we left? Daniel, we thought you were an adult — a person from whom we could expect good decisions… To Eric To Daniel Dad Trash all 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