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工维森光电照明灯具公司质量管理手册(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管理评审频次:一般每年一次,两次评审间隔时间不超过 12个月,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应追加评审次数。 A、体系初次建立,或体系有较大变更时(文件或机构大幅度调整); 27 B、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调整时; C、顾客有严重抱怨时; D、发生质量事故或产品质量出现滑坡。 管理评审记录:应形成“管理评审报告”,按 质量记录的控制所作的规定保存。 管理评审进行前必须准备充分的资料作为评审输入,这些资料应包括: a. 审 核结果; b. 顾客反馈信息; c. 过程业绩,产品符合性; d. 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情况; e. 管理评审的跟踪措施; f. 改进的建议; g. 与质量有关的财务报告; h. 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 管理评审应确定需要持续改进的课题作为评审输出,持续改进的课题按 持续改进实施,输出资料(课题范围)应包括: a. 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的改进; b. 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的改进; c. 资源需要; d. 管理者代表对管理评审的结果记录进行整理,形成《管理评审报告》,经董事长审批后发至相关部门。 28 本章相关程序文件 信息沟通控制程序 管理评审 控制程序 29 资 源 提 供 版本 /状态 页次 A/0 3 资源提供 资源提供 结合内外部环变化,特别是顾客需求的变化,公司确定提供人力资源管理设施、工作环境、信息及财务、自然资源等满足以下要求: a. 实施保持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 b. 通过满足顾客要求,增强顾客满意。 人力资源 总则 基于适当的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人员应足够胜任的。 能力、意识和培训 公司应规定所有从事对质量有影 响工作人员所必要的能力,基于适当的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经验应是能够胜任的,每一个岗位工作人员学历、培训、技能及工作经历的具体要求,经董事长审批后,作为人员选择,安排和考评的主要依据。 需求。 综合办负责确定各类人员的基本培训需求,包括新员工、转岗人员、检验人员、采购、仓库人员、特殊工作人员、技术人员等,通 30 过对各类人员能力的考评、以培训计划形成,明确需要实施相应培训。 培训和其他措施的策划及实 施 a、每年底综合办根据各部门的培训需求及本公司发展方向,制定下年度的培训或其他措施计划,经董事长批准后,按计划执行,确保与质量体系有关的所有人员都经过相应的教育和培训,具备所从事工作必须的能力资格。 b. 每次培训后培训部门将相应试卷(考核记录),连同该员工学历资格证书等相关资料,放入员工档案内保存。 《员工培训需求申报单》的形成提出,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懂事长批准后由相关部门组织实施。 培训或其他措施的有效性评价 每次培训结束后,由综合办 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培训或其他措施有效评价,以便更好制定下年度的培训计划或采取其他措施,进一步提高员工素质。 质量管理知识和岗位技能的培训、考核、并按规定要求持证上岗。 有关人员安排及培训或其他措施的有效性评价的详细内容见《人力资源控制程序》 基础设施 公司设备并维护为实现产品符合性所必需设施包括: a. 办公、生产场所和相应设施(如水 、 暖、电的供应系统等); 31 b. 生产设施,包括计算机和配套软件; c. 支持性服务,如销售及销售后的服务、通讯 及交通等。 工作环境 公司确定和管理为实现产品的符合性所必需的工作环境,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文明生产、温湿度、清洁度等)。 有关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管理的具体内容,详见《过程控制程序》和《作业环境要求》。 信息 公司重视来自顾客与供方的质量信息,由经营部、生产供应部、质管部负责收集,并及时传递相关部门处理,产品所有质量信息应满足顾客的需要。 详见《信息沟通控制程序》。 本章相关文件 《人力资源控制程序》 32 7 产品实现 版本 /状态 页次 A/0 17 产品实现的策划 产品实现策划的内容要求: 公司应做到,产品实现的策划与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所有其他要求一致: ; 、文件和资源的需求; 、确认监视、检验活动,以及产品接收准则; d. 确定所需要的记录。 策划的实施 ,编写文件配备资源; ,填写记录,并按 规定保存记录。 当合同有要求时,公司编制《质量计划》,并征得顾客同意,向顾客提供承制产品的质量保证能力。 对复杂产品实现的各阶段,进行 风险分析和评估,并形成文件提供给顾客。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确定由经营部负责确定。 ,包括对交付及交付后活动的要求; ,但规定的用途或已知的预期用途所必须的要求,包括习惯上隐含的,无需明确要求,如服务。 ,以及顾客对产品的可靠性,对 33 自身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 ,如保修期。 针对以上要求,双方应达到共识,并在合同上加以明确,必要时签定技术协议书。 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价 进行评审,评审结果及评审所引发的措施应记录,并予以保持。 合同评审的范围和时机 对每一份合同或协议(包括研制任务书和技术协议书)在签订前进行评审。 合同的评审应确保: 、合理、明确、书面化; ,双方应协调一致,得到解决;。 合同评审后,由经营部授权人代表本公司与顾客签订合同,将相应的信息以书面形式传递到本公司相 关部门,并负责跟踪并记录合同的执行情况,根据需要及时反馈给顾客。 顾客以口头方式提出要求时,应对顾客的要求予以记录,并得到相关部门的确认。 本公司规定国标产品 10 万以上和所有军工产品合同要进行相关部门的评审确认,对于国标产品 10 万元以下的合同经营部在征 34 得相关部门的意见后,可直接由经营部长确认后签字。 对于合同条款的任何修改,都需要征得原评审部门和顾客的书面意见,以书面形式通知生产部、由生产部将更改的信息及时传递到本公司和顾客的相关单位或人员,当产品要求变更影响到顾客 的要求时, 合同的修改应征得顾客同意。 当合同的修订涉及产品要求的变更时,技术部、生产部等部门需确保相关的文件得到修改。 顾客沟通 传递产品信息(售前) 本公司不定期采用广告等形式,主动向顾客介绍本公司,提供宣传材料及相关的信息。 问询和咨询(集中) 生产部对顾客来信、电话、传真等方式的问询和咨询(包括合同的执行和修改情况)设专人解答并记录。 顾客信息反馈和投诉(售后) 各部门接收顾客反馈的有关信息或投诉,分别按《改进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对顾客要求的理解与实现 在产品实现过程中,经营部应不断的向顾客通报产品要求实现的情况,并征求顾客的意见和要求。 有关与产品有关要求的确定,评审及顾客沟通的详细内容见《与顾客有关的过程控制程序》。 35 设计和开发 设计和开发的策划 技术部在接收设计的任务后,对每项设计和开发活动策划,阐明或列出应开展的活动,并规定实施这些活动的职责,配备充分的资源和委派具备一定资格的人员去完成。 策划包括: a. 对设计和开发进行策划、编制的阶段; b. 确定适合于各阶段的评价、验证和确认活动; c. 明确 设计和开发活动中的职责和权限; d. 设计和开发过程中有效衔接和沟通; 在策划设计和开发活动中还应确保: e. 编制产品设计和开发计划,需要时,应编制预先规划产品改进的计划; f. 设计、制造和服务等专业人员共同参与设计和开发活动; g. 识别制约产品设计和开发的关键因素和薄弱环节并确定相应的措施; h. 提出并实施产品标准化要求,确定设计和开发中使用的标准和规范; i. 运用优化设计和可靠性、维修性、综合保障等专业工程技术进行产品设计和开发; j. 对复杂产品进行产品分析; k. 设计和开发中采用的新技术、新器材、应经过论证、试验和鉴定; 36 l. 按规定的要求 确定并提出产品交付时需要配置的保障资源。 设计和开发输入 公司应确定与产品有关的设计输入,其中包括: a. 顾客要求的有关评审记录; b. 产品功能和性能要求; c. 行业规范、标准、法律、法规要求; d. 以前相关设计和开发的有关信息; e. 指导设计的其他要求。 对于确定的设计和开发输入进行评审,以确保输入完整、清楚、不自相矛盾,并保持输入的记录。 设计和开发的输出 设计和开发输入中确定与产品有关的要求,在其设计和开发的输出中能 找到相对应的规定的要求,开成文件,并在放行前得到批准。 A、满足设计和开 发的输入要求; B、给出采购、生产和服务提供适当信息; C、包含或引用接收和验收准则; D、规定对产品的安全和正常使用所必需的产品特性; E、设计和开发前的施工图在执行前应予以批准; F、当合同有要求时应编制关键件、重要件项目明细表,并在文件和图样上做相应标识; G、当合同有要求时,规定产品使用必需的保障方案和保障资源 37 要求。 设计和开发评审 在适当的设计和开发阶段,应依据所策划的安排对设计和开发进行系统的评审、以便: a. 评价阶段和开发的结果满足要求的能力; b. 识别 相应问题并提出相应措施,并予以记录; c. 对评审设计和开发阶段有关的记录予以保存并形成记录; d. 需要时,应邀请顾客参加评审,找对采取的措施进行跟踪,并把评审结论和跟踪的结果向顾客通报。 设计和开发验证 设计和开发验证可采取试验、计算、对比、文件审定等方法,对设计和开发进进行验证,并对验证结果予以记录。 对于顾客要求控制的(验证)项目,应通知顾客参加设计和开发验证。 设计和开发确认 为确保产品能够满足规定的使用要求或预期效果,应依据所策划的安排对设计和开发进行确认,应在产品交付或实施之前完成,确 认结果及必要的措施应保持记录,必要时邀请顾客参加。 对需要定型(鉴定)的产品,组织应按有关规定完成定型(鉴定) 准备工作。 设计和开发更改的控制 公司应进行标识识别设计和开发的更改,并对设计和开发的更改 38 进行评审、验证和确认,并在实施前得到批准,并考虑已交付给顾客的部分设计的影响。 对重要的设计更改,组织应进行系统分析和验证,严格履行审批程序,已定型产品的更改按《生产过程控制程序》执行。 新产品试制 公司编制新产品试制过程控制文件,以保证: a. 在设计开发的适当阶段进行工艺评审; b. 在新产品试 制前进行准备状态检查; c. 在试制过程中进行首件鉴定; d. 在产品试制完成后进行产品质量评审。 需生产定型的产品,应按有关规定完成生产定型(鉴定)准备,应保存试制过程和采取任何措施的记录。 试验控制 对重要的试验项目应: A、编制试验大纲,明确要求,做好试验前的准备,并试验准备状态检查。 B、按照试验大纲组织试验。 C、按规定的程序收集、整理试验数据和原始记录、分析、评价试验结果,并将试验结果向顾客通报。 试验大纲需经顾客同意 采购 采购包括采购的产品和外包过程。 39 采购过程 A、把合格的供方作为供货来源,保证采购的产品符合要求。 B、对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采购产品供方、外协公司商、按提供产品的能力(采购产品质量、价格、交货情况以及服务等方面)进行评价和选择。 C、根据采购产品对其实现过程的影响的程度,确定对采购产品的控制方式和程度通常分为:关键物资和一般物资。 D、本公司应制定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供方的准则,采取不同的方式选择,评价供方,经评定合格的供方列入合格供方名录。 E、根据供方的业绩,定期按规定的评价要求进行重新评定(综合考虑质量,交期服务等方面因素),记录其每批供货质量状 况,实行动态管理及修订、建立供方档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