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汽贸公司行政人事管理制度汇编(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通过人才中介(猎头公司)寻找; 其他。 第八条 员工招聘应有明确的职位、岗位职责和学历、经历、技能、年龄等要求。 第九条 要求有应聘意向并符合招聘要求者填写应聘人员登记表。 第十条 员工的挑选 公司成 立招聘组负责对人员的筛选,招聘组至少由 3人构成,分别来自人事处、用人单位、公司领导或外部人力资源专家。 初选:人事处对所有应聘材料通览后,挑选初步合格者,通知面试。 面试:招聘组对面试人员进行考查,填写面试记录表。 笔试与测试:有必要时,可对参加面试者进行笔试、专业技能测定、个案研究测试、外语能力测试、计算机运用能力测试。 录用:招聘组对所有复试者作出评价,提出录用或不录用意见。 经公司领导批准后,对录用者发送录用通知;对不录用者,亦需发函通知,并致谢。 第十一条 面试注意事项 安排好 适当的时间; 安排好安静、雅洁、舒适的场所; 主持者须事先熟悉招聘要求; 与应聘者的对话须有明确的主题; 须分配充分的面试时间; 面试重要事项须随时记录; 核实应聘者填写事项的真实性。 第十二条 录用、面试须澄清的事项 待遇; 录用条件; 是否愿意调换工作岗位、工作地点; 出差问题; 报到日期; 能否接受录用答复的期限; 其他特殊工作要求。 第五章 录用 第十三条 发送录用通知时,应附注报到须知。 第十四条 被 录用者须进行健康检查,有严重疾病者,公司取消其入职资格。 第十五条 被录用者在规定时间内不能正常报到,公司将取消其入职资格;特殊情况经批准可延期报到。 第六章 报到 第十六条 新进员工携录用通知书和其他材料到人事处 注册报到,报到事项有: 签订试用合同; 签订关于遵守规章制度、保护公司秘密的保证书; 申领工作识别证和员工手册; 申领办公用品和其他用品; 填写员工登记表。 第七章 附则 第十七条 本制度由人事处解释、补充,经公司总裁班子会议通过生效。 员工考核管理制度 第 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全面了解、评估员工工作绩效、态度、素质,发现优秀人才,提高公司工作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考核目的。 通过考核全面评价员工的工作绩效,使员工了解工作表现及成绩,获得努力向上的动力。 作为员工晋升、调配岗位、调整薪酬、获得培训的依据。 第三条 考核对象的直接上级在考核中所必须遵循的原则: 考核者必须以日常工作表现及业绩作为评价依据。 考核者必须消除对考核对象的好恶感、同情心等偏见,在公正的基础上做出评价。 不对考核期外和本职工作以外的事实和行为进行评价。 考核者应该根据自己得出的结论,对考核对象进行扬长补短的指导教育。 第二章 考核的相关事项 第四条 考核类别。 定期考核。 1) 季度考核 2) 半年考核 3) 年终考核 第五条 考核内容。 第六条 考核的时间安排。 第三章 考核程序 第七条 人事处根据工作计划,发出员工考核通知, 说明考核目的、对象、方式以及考核进度安排。 第八条 绩效考核由考核对象、 考核对象的直接上级共同参与,填写考评表;人事处依据本制度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第九条 考核对象自我评价和直接上级的评价有较大差异时,双方要进行面谈,沟通双方的意见。 第十条 最终绩效考核结果由考评表的成绩汇总得出。 第十一条 人事处统计考核对象的总分。 该总分在 1—100 分之间,依此成绩将员工的绩效考核分成甲上、甲、甲下、乙上、乙共五等。 具体等级划分标准如下: 甲上(相当出色,无可挑剔): 90 分以上; 甲 (出色,不负众望): 80— 89 分; 甲下(满意,可以塑造): 70— 79 分; 乙上(称职,可以令人安心): 60— 69 分; 乙 (有问题,需要注意,有被淘汰的危险): 60 分以下。 第十二条 考核结果不予公布,但须告知考核对象。 第十三条 人事处不定期征求员工对考核的意见,并请其签写书面意见。 意见书的内容应包括: 对考核的意见与建议; 个人表现与相似岗位人员的比较。 员工对考核意见较大者,人事处应与其面谈。 第十四条 考 核结果分别留存人事处、员工档案、考核对象所在部门。 第十五条 年度绩效考核。 年度绩效考核由人事处根据考核对象本年度十二次绩效考核的得分和其年度内的奖惩记录经过计算得出成绩。 考核对象本年度十二次绩效考核的得分和其年度内的奖惩记录所占的分值分别为 80分和 20分。 年度绩效考核的总得分计算公式为: 总得分 =本年度内十二次绩效考核得分之平均分 80%+奖惩得分 奖惩情况的考核分值: 奖惩分值(最高分 20 分) =基准分( 10 分) +奖励分 —惩戒分 注:奖励分超过十分以十分计 年度绩效考核工作完成后,人事处将考核表和考核情况总结分析报公司总结分析报公司总裁。 第四章 考核结果的效力: 第十六条 年度绩效考核的结果作为决定员工职位升降的主要依据。 第十七条 月度绩效考核的结果与员工薪酬相关联。 第十八条 绩效考核的结果决定对员工的解聘。 第五章 特殊考核 第十九条 试用考核。 试用期届满的员工均需考核,以决定是否正式录用; 对试用优秀者,可推荐提前转正; 该项考核负责人为试用员工所在部门的部门经理,并会同人事处考评定案。 第二十条 后进员工考核。 对认定为 后进的员工 可因工作表现随时提出考核和改进意见,并作出考核决定; 该项考核负责人为后进员工部门经理,并会同人事处共同考核定案。 第二十一条 个案考核。 对公司工作的重大事件及时进行考核,决定对员工的奖励或处罚; 该项考核由人事处负责; 该项考核使用专案报告形式。 第二十二条 调配考核。 人事处考虑调配人员的候选资格时,该员工原所在部门提出考评意见; 人事处确认调配事项后,该部门提出该员工在三部门工作的评语供新主管参考; 该项考核负责人为员工原所在部门之经理。 第二十三 条 离职考核。 员工离职(即为离开公司的员)时,须对其在本公司的工作情况作出书面考核; 该项考核须在员工离职前完成; 该项考核由人事处主办,员工所在部门经理协办。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由人事处制定并解释,经总裁办公会批准颁行。 奖励与惩罚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提高公司员工工作的自身素质,规范员工的行为,维护公司正常经营、管理秩序,保障公司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 第二章 奖励 第三条 奖 励范围。 对有以下表现之一的员工均给予奖励: 在完成公司工作、任务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和经 济效益者; 对公司提出合理化建议积极、有实效者; 保护公司财物,使公司利益免受重大损失者; 对突发事件、事故妥善处理者; 一贯忠于职守、认真负责、廉洁奉公、事迹突出者; 年终评选的先进集体及个人。 为公司带来良好社会声誉者; 其他应给予奖励事项。 第四条 奖励种类。 公 司设立如下奖励项目: 精神奖励 ( 1) 记大功;( 2)记小功;( 3)嘉奖(奖状、奖品);( 4)授予荣誉称号。 物质奖励 ( 1)一次性奖金;( 2)加薪;( 3)晋级;( 4)其他(旅游、培训机会等)。 第五条 奖励规则。 记大功对象 ( 1)对公司有重大贡献者; ( 2)对公司业务、管理有重大革新,成效卓越者; ( 3)对危害公司事件事先举报或阻止,避免重大 损失者; ( 4) 对天灾、人祸、犯罪等现象,不顾安危,见义勇为者; ( 5)开拓公司业务,经营业绩骄人者; ( 6)获得社会重大荣誉者。 记小功对象 ( 1)对公司有较大贡献者; ( 2)对公司业务、管理有较大革新,成效优秀者; ( 3)对危害公司事件,及时制止,避免较大损失者; ( 4)见义勇为,获得好评,称赞者; ( 5)开拓公司业务,经营业绩优良者; ( 6)拾金不昧且价 值较高者; 嘉奖对象 ( 1)品行优良、技术超群、工作认真、克尽职守者; ( 2)领导有方、业务扩展有相当成效者; ( 3)参与、协助事故和突发事件中的求援工作积极者; ( 4)遵纪守法、服从领导、爱岗敬业者; ( 5)本职岗位工作表现优异者; ( 6)主动积极为公司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 减少成本开支,节约资源能源的员工; 第六条 奖励标准。 (单位:元) 奖励事项 奖金 奖加分 备注 记大功事项 5 分 公布 记小功事项 2 分 公布 嘉奖事项 荣誉奖和物资奖 1 分 公布 其他 第七条 奖励程序。 员工有符合奖励条件的,由所在各公司、各部门提出申请,报人事处审核,提交总裁办公会批准 奖励事宜记入员工档案; 第三章 处罚 第八条 处罚种类。 公司设立如下处罚项目: 精神处罚 ( 1)警告;( 2)记小过;( 3)记大过;( 4)辞退。 物质处罚 ( 1)一次性罚金;( 2)减薪;( 3)降级、撤职。 第九条 过失分类。 (一)辞退事项 记大过后仍不悔改; 盗窃财物,挪用公款; 触犯公司规章制度,严重侵犯公司权益; 连续旷工达 3天; 多次欺诈、谩骂、威胁领导; 利用职权谋私、受贿、以公司名义招摇撞骗; 有重大泄密行 为; (二)记大过事项 损坏、遗失公司重要物品和设备; 不服从领导或威胁、侮辱领导; 包庇舞弊、弄虚作假; 泄露公司机密; 品行不端,有损公司名誉; 没有及时阻止危害公司事件,任其发生; 因疏忽或督导不力导致重大事故。 旷工 1 天; (三)记小过事项 因疏忽职守或督导不力而发生损失; 未经许可擅自使用权限外之物品、设备; 工作不力,屡劝不听; 服务态度恶劣,与客户争吵,影响公司声誉; 在公司内喧哗,扰乱秩序、吵架、不服纠正; 对各级领导态度傲慢,言语粗暴; 造谣生事。 (四)警告事项 工作时间处理私人事务; 因业务疏忽发生差错; 工作时间未经许可擅自离岗; 浪费公司财物; 服装仪容经常不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