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复习各种物理题型解题方法内容摘要:

、反射与折射光路图 利用平面镜成像规律作图 根据光路填光学元件 电路和电路图 有关电与磁等 1)力学作图题 一般是作力的示意图或杠杆示意图,以及滑轮组的装配。 这种作图题应当注意首先弄清题的具体要求: 若作力,要明确是物体受到的力(具体哪个力)还是对别的物体施加的力,要画准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①力的作用点必须画在受力的物体上。 ②力臂一定得过支点。 ③杠杆所受力的作用点一定要画在杠杆上。 (06无锡 )如图是正在足球场上滚动的足球,请画出足球受力示意图。 (分析球受几个力) ( 05泰州)如图中 ABO可看成杠杆, O 为支点,请在图中画出该杠杆的动力臂和所受阻力的示意图。 (注意动力的方向、阻力的作用点) (指导书 P58题 11)人用向右的水平拉力 F,拉着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图上画出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力的示意图。 (分析物体水平方向受力情况、摩擦力的作用点) (指导书 P76例 3)如图所示,曲杆 AOBO自重不计, B为支点, AO=60cm, OB=40cm,BC=30cm,要使曲杆在图示位置平衡,请在 A、O、 C三点上选出一点为动力作用点,作出最小的动力 F的示意图及其力臂 L。 (找准力的作用点和方向 ) 2)光学作图 ① 要结合成像规律(小孔成像、反射或折射规律)作图 ② 要辨明光的传播方向(光是从哪儿射向哪儿的) ③ 注意箭头不能漏画,箭头的方向不能画反。 ( 06南通)图中,一束光线斜射到水面时发生反射和折射, OB为反射光线,请作出入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方向。 (注意光线的位置及箭头的方向) ( 06镇江)如图所示,平面镜上方有一竖直挡板 P, AB和 CD是挡板左侧的发光点 S经过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上作出发光点 S.(要求留下作图痕迹 )(利用平面镜成像规律、注意虚实线) 3)连接电路 应注意结合安全用电的要求和原则(注意三孔插座、开关的位置,导线交叉相连处的点)。 ( 06桂林)如图 10所示的插座和电灯(带开关)是组成家庭电路的常用器件,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它们分别正确的接入电路中。 图 10 火线 零线 开关 插座 地线 ( 06南通)投影仪的灯泡功率很大,配有风扇进行散热,使用投影仪时,先闭合开关 S1,风扇转动,再闭合开关 S2,灯泡发光;若只闭合开关 S2,灯泡不发光,请在图丙虚线框中画出电路图。 (风扇用电动机的符号表示,在图中标明开关 S1和 S2)。 (注意照明电路设计的开关的位置) 4)电与磁 螺线管的绕制则一定要掌握和运用好安培定则,记住对磁场方向和磁感线分布规律的描述。 此外还要留心原图中现成的条件,充分利用它们以正确解答。 例:如图中,电路连接正确,通电后小磁针指向如图所示(涂黑端表示 N极)。 请在图中标出螺线管的磁极、电源的 “ +”、 “ — ”极,并画出螺线管的绕法。 (留心图中的条件) 图 12 例:将图所示的各个元件用笔画线作导线连接成完整的电路,要求:开关闭合后,小磁针在如图所示位置静止,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向右移动时电磁铁 L磁性加强。 总之,作图时要注意 : ( 1)用铅笔、直尺作图 ,力求做到规范、准确。 如:同一图中不同大小力的长短应区分;电路图中导线要横平竖直等。 ( 2)分清虚线与实线,保留作图痕迹 (辅助线)。 如:力臂和磁感线可画虚线,也可画实线;力与光线一定画带箭头的实线;辅助线(包括法线)画虚线;虚像一定画虚线。 ( 3)根据要求,既不要多画,更不要少画。 四、实验与探究题 教材中的实验主要有这样四种: ( 1)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的使用; (2)学生的探究性实验和测量性实验; (3)教师的演示实验; (4)根据生活和生产中的要求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 对于不同实验要掌握其不同的要点。 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的使用。 测量工具使用的共同点是:要求正确 “ 调、放、看、读、记 ” (测量工具中只有刻度尺的测量中需用估读) 演示实验: 弄清实验的设计、实验对象、实验的现象和相应的结论及实验的注意点。 要做到 “ 会看图说话 ” 比如,教材九上 P38奥斯特实验装置(如图) 实验现象: ; 说明:。 组装该装置时,须注意 ; 实验操作时,要求。 对学生的探究性 分组实验要求 掌握①实验的目的②实验原理③实验器材④实验步骤⑤实验现象⑥设计实验表格⑦归纳实验结论⑧作出必要的评估等。 ( 1)实验步骤与表格: 如:教材九上 P83活动 “ 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 ”。 对于类似的实验,我们复习时应要求学生写出实验的步骤,设计实验记录表格。 换上不同的灯泡,再次测量 a、 b、 c三处的电流 特别提醒学生的是 注意多次测量不等于简单的重复测量 , 要改变一定的条件 再进行相同物理量的测量。 电流 Ia Ib Ic ① ② ( 2)归纳实验结论(注意 “ 回归 ” ) 例: 为了探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 ,小明用 4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水和煤油 ,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水和煤油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根据实验记录数据 , 请你分析物体温度升高时吸热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 : 比较烧杯 1和 3, 结论是 : ; 比较烧杯 1和 2, 结论是 : ; 比较烧杯 3和 4, 结论是 :。 应注意: 表格中包含的物理知识,隐含的物理意义(并 非简单的看图说话) 结论的前提(控制变量),语言要首尾呼应。 ( 3)关注实验过程的研究与器材的选用 例 :(济宁市 2020)在做 “ 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 的实验时 1)李明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 A,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 B,对蜡烛 A和 B的要求是 ,这是为了。 2)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 (填 “ A”或 “ B”)这一侧观察。 小明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