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外交与国际关系内容摘要:

极化趋势 ( 20世纪 90年代以后) 20世纪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三次大的变动,指出这三次变动发生的时间及标志,结合史实说明每次变动发生后中国的国际地位是怎样的。 • 变动: 20世纪一二十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凡 — 华体系建立; 20世纪四十年代,二战后雅尔塔体系建立;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解体,多极化趋势加强 • 中国地位: ( 1) 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仍处在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下。 巴黎和会上 , 中国提出收回山东主权 , 废除“ 二十一条 ” , 遭到拒绝 , 华盛顿会议签定 《 九国公约 》 ,肯定了美国提出的 “ 门户开放 ” 政策。 ( 2) 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 , 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重大贡献 , 中国成为联合国创始国和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美国妄图在中国建立亲美政府 , 继续控制中国;新中国成立 ,极大增强了世界社会主义力量。 ( 3) 中国综合国力增强 ,国际地位提高 , 成为建立国际新秩序中的重要力量之一。 四、大国关系之中美中日中欧关系 (一) 中美关系 中美关系的几个重要阶段 ( 1) 1840年前: 和平交往时期(派船到中国进行贸易) 原因:美国摆脱英国殖民统治独立;中国还处在封建社会后期 ( 2) 18401899年 追随别国侵华时期( 《 中美望厦条约 》 、中美 《 天津条约 》 等) 原因:美国在经济、政治及军事上实力不够 3) 18991949年 独立侵华并占优势(提出“ 门户开放 ” 政策、扶持军阀及蒋介石、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扶蒋反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