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宏立城房地产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安全管理的有效性及效率,定期评审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的实现状况,寻找差距和改进的机会,保持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d 应对本公司相关的组织结构、职责和权限、体系文件、过程、资源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做出判断,必要时采取措施进行适当的调整或更改,以保持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完整性,防止局部失效。 环境因素 a 工程部门负责组织各职能部门 /工程部门对其活 动、产品或服务中能够控制和可望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登记和评价,确定重要环境因素,及时更新这方面的信息,各职能部门 /工程部门将识别与更新的信息及时上报工程部门; b 环境因素的识别范围应覆盖本公司范围内所有活动、产品或服务以及施工全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包括相关方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c 环境因素的识别应考虑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以及正常、异常和紧急三种状态。 d 环境因素的识别应考虑下列类型 : ——向水体排放的污染物 ; ——向大气排放的污染物 ; ——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固体和流体废物的排放 ; ——对周围社区和居民生活的影响; ——水、电、煤气、油品、原材料等资源和能源的消耗; ——对土地资源的污染。 e 工程部门负责对识别出的环境因素进行综合评价,环境因素评价时应考虑其环境影响的规模、范围、发生频次、社会关注程度、法律法规的符合性以及资源消耗等。 f 工程部门针对所评价出的重要环境因素编制《重要环境因素清单》,报管理者代表批准。 g 重要环境因素应作为本公司环境目标、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的重点控制对象,也可通过制定相应的环境管理运行控制程序、作业指导文件或应急响应预案等方式加以控制。 H 工 程部门每年定期对环境因素进行综合评价。 当工程部门活动、产品或服务发生较大变化,环境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更新,新开工程项目或相关方要求时,工程部门应适时组织相关职能部门 /工程部门对环境因素进行补充识别、追加、评价和更新。 相关文件 HGEC07A01《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与控制程序 》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 a 工程部门负责组织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并实施必要的控制措施,每季定期一次综合评价。 b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应覆盖本公司整个范围内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 ,并考虑本公司自身员工、合同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及工作场所内的所有设施(包括本公司及外界提供的、使用外部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所带来的风险。 c 危险源辨识时应重点考虑下列类型 ——物体打击 ——车辆伤害 ——起重伤害 ——机械伤害 ——火灾 ——中毒和窒息 ——触电 ——烫伤 ——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的泄漏或爆炸 d 工程部门负责组织根据所承揽的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采用实用的、主动性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方法,综合考虑风险控制现状和采取新措施的可行性等因素,确定评价结果。 e 工程部门针对所评价出的重要危险源编 制《重要危险源和风险清单》,报本公司管理者代表批准。 f 针对评价结果,对风险分别按保持现行控制措施、采取新的控制措施或制定目标与管理方案等方式进行控制策划,明确控制、降低或消除风险的措施。 g 工程部门在管理者代表领导下,布置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工作,并对其实施情况和效果进行监督检查。 h 工程部门每半年组织危险源再识别,当本公司活动、产品或服务发生较大变化,设施设备更新,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和其他要求更新,新开工程项目或相关方要求时,工程部门应适时组织相关部门对危险源和风险因素进行补充识别、追 加、评价和更新。 相关文件 HGOHSC07A01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控制程序》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A 行政部负责组织各职能部门 /各建设项目对其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相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以获取、识别、评价、更新和传达适用于本部门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保证本公司所有活动、产品或服务符合现行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B 行政部确定获取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渠道和频次,负责获取适用于本公司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环境因素、危险源和风险因素的质量、环境及职业 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现行有效版本。 c 规划设计部负责确认法律法规的适用性,建立《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清单》,经本部门负责人审核,管理者代表批准后,传达到各部门,由各部门传达到本部门的适用场所和相关方。 d 本公司各职能部门 /各建设项目应在日常工作中随时关注国家、地方及各级行政主管部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变化,获取最新版 本并及时传递给工程部门。 规划设计部应跟踪法律法规动态,对《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清单》进行动态管理。 e 本公司各职能部门应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实施对各种环境和职 业健康安全管理活动的有效控制,规划设计部负责对各职能部门 /工程部门遵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价。 f 各职能部门负责及时识别与本部门、本单位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报规划设计部汇总。 相关文件 HGQEOHSC07A04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获取、确认程序》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 a 为保证本公司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和指标的实现,工程部门组织执行公司的相关的管理方案;针对其重要环境因素和风险因素制订工程部门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经管理者 代表批准后执行。 b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应涉及与实现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和指标有关的全部可能的活动、资源及其措施。 其主要内容应包括 : ——所依据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和指标; ——具体方法和技术措施,应具有可操作性和适应性; ——规定每一有关职能和层次的责任部门或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预算资金; ——明确完成时间和进度安排。 c 应定期并且在计划的时间间隔内对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进行评审,如果一个项目涉及到新的开发和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或服务,出现新的重要环境因素和职业健康安 全风险因素,或是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和指标发生变化,都应及时对管理方案进行修订和调整,以确保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与项目的新变化相适应。 相关文件 HGEC07A01《环境因素识别、评价与控制程序》 HGOHSC07A01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控制程序》 HGQEOHSC07A03《一体化管理体系方针、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控制程序》 职责、权限与沟通 本公司的最高管理者确定公司内职责、权限,详见附录 A《本公司一体化管理体系组织结构图》和附录 B《 本公司一体化管理体系职能分配表》。 涉及本公司一体化管理体系的职能部门和单位有:工程部门、销售和客服部、行政部和规划设计部。 本公司的最高管理者应确保 : a 负 责 组 织 贯 彻 GB/T1900120xx idt ISO9001:20xx 、GB/T2400120xx idt ISO24001:20xx和 GB/T2800120xx标准; b 向高、中层管理人员讲解满足顾客和相关方要求的重要性,以 及遵守法律法规、污染和事故预防及持续改进的必要性; c 组织公司执行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确保在相关职能和层次上 建立可测量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d 任命管理者代表; e 按策划的时间间隔参加管理评审; f 组织提供本公司的一体化管理体系运行,持续满足顾客要求必需的重要资源; g 引导本公司的以实现顾客和相关方满意为目标,使顾客和相关方的需求得到确定和满足; h 领导一体化管理体系策划、满足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的要求和本手册 ; I加强内部沟通,营造和谐、互助、员工心情舒畅、能充分调动积极性的优良人文环境; j 审定批准颁布质量环境安全管理手册、重要标书与合同、重要决策与规划、 计划等。 本公司与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保持关系密切的各级人员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职责和权限见附录 D(仅列于一体化有关的职能、权限)。 管理者代表 本公司的最高管理者任命 为管理者代表,并规定其职责和权限。 a 负责本公司的一体化管理体系所需过程的建立、实施和保持; b 负责本公司的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完整性及有效运行,完成一体化体系赋予的职权,确保在公司内提高满足顾客和相关方要求、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安全的意识; c 向本公司的最高管理者和管理评审会议报告一体化管理体系的业绩和 改进需求; d 负责与本公司的一体化管理体系有关的外部联络。 协商和信息沟通 为确保本公司的内部不同职能部门、单位之间以及与外部相关方之间就一体化管理体系有关信息进行及时有效地沟通,由工程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协商和信息沟通控制程序》。 ,负责对各职能部门信息交流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各职能部门负责其相应业务范围内的信息交流。 、质量、安全工作情况、顾客的意见及要求等;工程部门及时向最高管理者和 主管领导汇报。 ,由其产生的职能部门及时传递到工程部门,并记录其内容和处理结果,对于重大环境和伤亡事故应在当天上报至最高管理层。 、变动、业务状况,工程设施和设备需求、更新、技术培训及对管理部门的意见等情况; 内部信息交流主要包括: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 目标的传达、监视和测量记录、内审和管理评审报告及体系正常运行时的其他记录、非正常信息和不符合信息、异常或突发 信息、员工的建议等。 外部信息交流主要包括:顾客要求、相关方反馈信息及其投诉和抱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以及外部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执法机构的监测和检查报告。 :简报、会议讨论交流、内部局域网络、板报、通知、宣传栏、公告等。 本公司就一体化管理体系有效性进行内部沟通过程主要有: a 管理评审 b 内部审核 c 定期召开的例会 d 日常沟通等 本公司应将员工参与和协商的安排形成文件,并通报相关方。 员工应当参与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 运行控制程序的制定和评审;应参与商讨影响工作场所职业健康安全的任何变化,参与公司相关的职业健康安全事务的协商,并了解谁是职业健康安全的员工代表和指定的管理者代表。 相关文件 HGQEOHSC07A05《信息交流沟通控制程序》 各部门质量、环境安全职责 管理评审 总则 为保证本公司一体化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本公司最高管理者按规定的时间间隔参加公司管理评审会议,评价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的实施情况,并 评价一体化管理体系是否有改进的机会或有变更或改进的需要。 当发生下列情况时,本公司经理根据需要随时提议进行管理评审。 a 组织机构有重大调整; b 产品构成或市场需求发生较大变化; c 连续出现重大质量问题或影响较大的顾客和相关方投诉; d 有重大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e 社会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 评审输入 管理评审的输入应包括以下内容: a 本公司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内、外审核结果; b 顾客、相关方和内部员工的投诉、抱怨、意见和建议的处理,顾客的满意程度的测量结果及反馈的重要信息; c 体系中各 职能部门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完成情况,以及重要环境因素和风险因素的控制情况; d 产品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绩效对顾客和相关方、法律法规的符合性; e 重大质量问题、环境污染和安全事故的处理过程及产品质量趋势; f 预防和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 g 以往管理评审的跟踪措施的实施和跟踪验证情况; h 可能影响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各种变更(如外部新技术、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概念、相关法律法规的变化、内部自身产品、工艺、组织结构等可能导致体系的重大变更); i 由于各种原因而引起的有关组织的产品、过 程和体系改进的建议; j 各职能部门体系运行情况总结。 评审输出 对管理评审过程中的建议、结论和采取措施的决定,应予以记录;管理评审会议之后,管理者代表根据会议情况和公司的管理评审报告编写与本公司相关整改计划,经本公司最高管理者批准后下发各相关部门执行。 管理评审应: a 对本公司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符合性的判定; b 本公司一体化管理体系及其过程的有效性的改进方面的决定和措施; c 与顾客、相关方和内部员工要求有关的产品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的改进决定和措施; d 各种资源 需求的决定和措施; e 对一体化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的总体评价。 需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时,由责任部门按照管理评审提出的有关要求实施,工程部门负责。贵州宏立城房地产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